預制樁柔性分區施工工藝探析
時間:2022-11-17 05:05:15
導語:預制樁柔性分區施工工藝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針對城市軟土地基敏感環境條件下預制樁施工的擠土效應和成樁過程相互作用的影響問題,采用攪拌樁柔性分區的施工技術,降低預制樁施工對環境安全和施工質量的不利影響。柔性分區是以建(構)筑物如一幢樓作為分隔區塊,區塊面積50m2~100m2。根據監控量測數據,動態調整施工柔性分區面積。柔性分區所用的攪拌樁樁頂為預制樁樁頂,樁底穿過基坑底面不少于5m。
關鍵詞:柔性分區,擠土效應,蠕變,超靜孔隙水壓力,攪拌樁
1概述
在軟土地基中,已完成壓樁的預制樁對土體變形十分敏感,易受毗鄰場地壓樁引起的擠土效應、超靜孔隙水壓力所導致的土體變形的影響,產生接頭斷裂、上浮、傾斜、移位的預制樁施工質量事故。再者,在軟土地基的壓樁過程中,毗鄰場地的城市敏感環境———地鐵隧道、地下管線、城市主干道、大廈、居民樓等,對土體變形敏感,也易受壓樁引起的擠土效應、超靜孔隙水壓力所導致的土體變形的影響,產生大廈、居民樓傾斜、裂縫、城市主干道開裂、管線破裂等。基坑開挖過程中,軟土地基在上覆不均勻荷載作用下蠕變,不僅導致基坑底面下預制樁傾斜、移位的預制樁施工質量事故,而且導致毗鄰的城市敏感環境變形,產生大廈、居民樓傾斜、裂縫、城市主干道開裂、管線破裂等。在城市中心地區,建(構)筑物多且復雜,而建(構)筑物本身變形控制要求十分嚴格,擠土效應、超靜孔隙水壓力和軟土地基蠕變引起的危害性更大。因此,敏感環境條件下軟土地基中預制樁施工要點研究,顯得十分有意義。
2常規預制樁施工要點
為了控制敏感環境下軟土地基中預制樁施工質量,降低或控制預制樁施工對敏感環境的不利影響,消除擠土效應、超靜孔隙水壓力和軟土地基蠕變的常規措施:1)設計時,規定預制樁最小中心距和布樁平面系數(同一建筑物內,樁的橫截面面積之和與邊樁外緣線所包圍的場地面積之比)。2)合理安排壓樁路線,自中間向兩個方向或四周對稱壓樁,當一側毗鄰建(構)筑物時,由毗鄰建(構)筑物向另一方向施工。3)在壓樁區周圍開挖擠土溝、超靜孔隙水壓力釋放孔,為了降低釋放孔的護壁成本,用一次性竹節籠。4)采取取土壓樁工藝,取土深度一般為場地面能以下10m,以便能順利壓樁,同時減少擠土效應。5)對稱、分層開挖基坑,開挖厚度控制在2m以內。但由于設計時布樁平面系數不符合規范要求,加上工期緊,場地樁型多、樁位交錯、施工作業交叉,超靜孔隙水壓力消散時間長,超靜孔隙水壓力釋放孔塌孔而失去作為超靜孔隙水壓力釋放通道和擠土空間,基坑開挖難以做到分層、分段、對稱、均衡、適時,基坑開挖中土體高差、開挖和運輸設備重量等,不僅預制樁施工質量事故難以避免,而且影響周邊敏感環境的安全。用常規措施難以控制預制樁施工質量事故及對周邊敏感環境的不利影響。
3問題引出
某省會城市的F地塊樁基及基坑支護工程位于南京路東側(見圖1),F地塊占地面積22560.92m2,總建筑面積約75999.91m2。地上建筑物為小高層、高層、超市、幼兒園等,計容面積58657.15m2,地下面積17348.99m2。F地塊內分布10幢建筑物,建筑物基礎均采用預制樁———管樁,壓樁方式為靜壓,樁長11m~39m,樁型PHC-500(125)AB-C80(見表1),樁端進入④1層強風化砂巖1.0m(見表2)。F地塊內基坑開挖深度4.9m~7.2m,開挖面以下為②2淤泥質粉質黏土等(見表2)。在壓樁過程中,由于擠土效應、超靜孔隙水壓力可能會引起預制樁施工質量事故和對周邊敏感環境———城市主干道、大廈、居民樓等產生不利影響;基坑開挖過程中,②淤泥質粉質黏土在不均勻荷載作用下蠕變(見圖2),也可能會引起預制樁施工質量事故和對周邊敏感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4應對措施及效果
針對城市軟土地基敏感環境條件下預制樁施工的擠土效應和成樁過程相互作用的影響問題,在F地塊內施工預制管樁前采用攪拌樁分區、柔性隔離的施工技術,以降低預制樁施工對環境安全和施工質量的不利影響。用攪拌樁把預制樁場地分隔成區塊,利用攪拌樁的柔性隔離作用,把壓樁引起的擠土效應和超靜孔隙水壓力、基坑開挖過程中不均勻荷載引起的軟土地基蠕變,限制在區塊內,降低或控制擠土效應和超靜孔隙水壓力傳遞、軟土蠕變對區塊外預制樁、周邊環境的不利影響。柔性分區時,以建(構)筑物如一幢樓作為分隔區塊,區塊面積50m2~100m2,根據監控量測數據,動態調整施工柔性分區。攪拌樁樁頂為預制樁樁頂,樁底為穿過基坑底面5m~10m。分隔場地的攪拌樁:600,樁長5m,搭接10cm;樁頂標高為基坑底標高,樁底標高位于基坑底面以下5m;水泥摻量不小于12%,水灰比0.55;壓樁施工速率12根/d,并根據監測數據動態調整。壓樁期間,確保同步作業或連續作業;沒有對周邊敏感復雜環境———城市主干道、大廈、居民樓等產生不利影響;基坑開挖到底后,沒有發現預制樁接頭斷裂、樁上浮、傾斜、移位等預制樁施工質量事故,為工程按合同要求完工奠定了基礎。
5結語
1)針對城市軟土地基敏感環境條件下預制樁施工的擠土效應和成樁過程相互作用的影響問題,關鍵技術有效控制不同區塊地基擠土效應、超靜孔隙水壓力變化和軟土蠕變作用的相互影響,確保同步作業或連續作業施工條件下的效率。2)通過控制預制樁壓樁施工速率,減少預制樁擠土效應和樁間相互影響,降低軟土地基成樁過程的超靜孔隙水壓力水平,達到控制軟土地基蠕變作用對環境影響的目的。3)通過施工技術管理和監控量測技術手段,動態調控施工柔性分區和預制樁施工效應,提升預制樁施工的安全質量管控水平。4)可采用攪拌樁進行柔性分區,區塊面積50m2~100m2,并根據監控量測數據調整施工柔性分區面積;攪拌樁長度要與預制樁相匹配,樁頂為預制樁樁頂,樁底穿過基坑底面不少于5m。
參考文獻:
[1]姜昌武,洪寶寧,劉鑫.軟土層厚度差對路基差異沉降的影響數值分析[J].河南科學,2019,37(1):127-132.
[2]胡光云,徐日勇.市中心區超深超大基坑工程的變形控制技術[J].山西建筑,2009,35(19):89-90.
[3]袁明月,張福海,施海建.軟黏土次固結系數影響因素試驗研究[J].河南科學,2018,36(2):210-214.
[4]李楷,劉忠玉,張家超,等.排水距離對重塑黏性土一維壓縮特性的影響[J].河南科學,2018,36(7):1080-1085.
[5]胡光云,劉鑫泉.南京河西軟土區基坑工程設計與施工要點[J].山西建筑,2009,35(15):73-74.
[6]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S].
[7]劉艷軍,孫敦本.深基坑變形控制研究進展[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1,37(1):119-123.
[8]JGJ94—2008,建筑樁基技術規范[S].
[9]羅騏先.樁基工程檢測手冊[M].第2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10]劉建航,侯學淵.基坑工程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
[11]劉建航.軟土基坑工程中時空效應理論與實踐[J].地基處理,1999,10(4):3-14.
作者:張懷生 單位:江蘇科泰巖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高速公路施工方案造價分析與控制
- 下一篇:高支模施工工藝及施工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