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畫畢業創作課程研究
時間:2022-12-05 10:31:51
導語:水彩畫畢業創作課程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藝術多元化的今天,水彩畫創作中綜合材料的運用是對傳統意義上的水彩畫藝術的拓展。高校美術學專業畢業生們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所觸及到的各種材料進行分析,意識到綜合材料對于水彩畫創作的趣味性與重要性。為了拓展水彩創作的可能性,使用了實驗法、歸納法等,親自實驗了一些材料的不同視覺效果,加以總結歸納,并根據自己的畢業創作意圖有目的的研究綜合材料與表現語言之間的關系,按照自己的個性審美傾向和能力,確定創作的結構和材質構成,培養個人風格,拓展個性化。本文主要以材料為主,研究不同材料在水彩畫創作中所產生的藝術效果,對目前高校的美術學專業水彩畫的教學能有一定的創新和改進。
關鍵詞:水彩畫創作;技法語言;綜合材料;運用
一、水彩畫概述
(一)水彩畫的概念與歐洲水彩畫起源。水彩畫是以水作為媒介,調和水性材料作畫,并通過有序的表意符碼,體現主體的審美意象,從而產生透明、清新、濕潤的獨特藝術效果。水彩畫技法有干畫法、濕畫法、浸接法、點彩法等等多種且不固定的畫法。在一幅作品中,所展現的畫面虛實、色彩濃淡的變化以及清新的視覺感染力,這種獨有的視覺藝術效果能使人感受到與其它畫種不同的韻味和別樣的審美情趣。水彩畫與其它畫種相比,算是最古老的畫種。原始社會在洞窟以及石壁上進行繪畫,就是以水調色的方法。當然,在古代也有用蛋清來調色彩的,這樣可以使顏色又光澤、保存時間長久,但在制作作品時卻有局限性,然而水是沒有這個弊端的,也更具有實用性。在水彩畫初期的表現方法是非常單一的,在素描上涂以水彩,僅僅是借助水調和水性顏料層層疊加來作畫。水彩畫真正登上藝術的殿堂是在18世紀后的英國,因為在這以前的水彩畫主要表現空間層次和透明的光感,缺乏色彩的濃淡干濕變化。在18世紀后期的英國水彩畫家大量進行研究,畫家發現水的流動性,不確定性進行繪畫,將技法升級。這以后逐漸增加其藝術上的表現效果,加強了色彩的運用,逐漸建立起一套獨特而豐富的技法。并且將不同的筆法也運用于畫面中,使其變成了多彩的水彩世界。目前,水彩畫的發展正趨向多元化,面貌和形式豐富多彩,利用水的特性加上不同的用筆技法,并運用干濕畫法使畫面更加空靈、通透、流暢。作畫方式也不再拘泥于傳統,各種不同工具制造的肌理效果慢慢被廣泛使用,能使畫面具有豐富的藝術魅力。現代的藝術家們能主動地、自覺地去不斷嘗試與綜合材料相混合取得各種不同的視覺藝術效果,變單一的視覺語言為多維的創造性視覺語言。(二)水彩畫的藝術特性。1.水色交融。水具有流動性和包容性,在畫面上留下了不同的痕跡,使畫面豐富多彩,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水彩畫的水色交融。水彩畫中的水能夠很自然地把多種色彩緊密地結合起來,而且可以在兩種色彩的交界處形成自然的調色效果,就產生了水彩畫獨有的水色交融。水彩畫中水與顏料的碰撞,可以用千變萬化的表現技法來進行創作,使畫面產生奇妙無窮的效果。可以說水色交融是水彩畫的靈魂所在,也使得水彩畫作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水彩畫的色彩愈發悅目,具有一定的藝術感染力。2.透明性。水與色的結合,正是由于水這種無色透明的液體,加上水彩顏料的半透明性,就賦予了水彩畫異于尋常的特性———透明性。正是因為這樣的特性,通過畫家對于自然物象的再創造,達到更為純凈的境界。所以水彩畫總是會給人們帶來清新明麗、通透的視覺感受。透明的水彩畫會使顏色提亮受光,加強質感。3.偶然性與肌理。水彩畫由于其材料的特殊性,所以它是變化最多且不可預估的藝術形式。水彩畫技法的表現形式非常多樣和不可預測,它不像別的畫種那樣有一套相對穩定成熟的方法來繼承和學習。從創作到隨心揮灑,看似漫不經意地下筆,其實是精心策劃的,這種掙脫了反映客觀對象和傳統技法,偶然中總會出現奇跡。任何表面都有其特定的紋理變化,一個物體上高低不平、縱橫交錯、粗糙平滑等的紋理變化,那么這個物體表面上的這些紋理就是肌理。特殊的紋理變化表現出驚人的視覺體驗,這是水彩畫藝術所追求的肌理效果。水彩畫中的肌理很多,其中包括有筆跡、水痕、畫紙露出的底色、材料的質地以及表面顆粒和局部細節等微觀效果,從而使色彩外在的表層結構發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就像木頭的表面質感。水彩畫的肌理特點不同于其它畫種,水與色的互溶、分解的過程中產生意想部到的不同的藝術效果,形成了只有水彩畫才有的抽象和寫意的肌理特點。它極大地豐富和提高了水彩畫藝術語言的表現力。
二、綜合材料在水彩畫畢業創作過程中的運用
(一)綜合材料的概念界定。綜合材料是創作中運用各類媒介材質,豐富視覺表達,包括各種性質及各式各樣的材料。它屬于一個寬泛的材料范疇。水彩畫綜合材料是能夠融合水彩語言或適合水彩畫表現的所有材料,運用不同材料表現不同風格面貌的水彩畫作品。形式與內容上有別于傳統的水彩畫。(二)綜合材料在水彩畫畢業創作中的實踐運用?,F在的水彩畫風格多種多樣,探索什么樣的材料能產生什么樣的畫面藝術效果,敢于運用各種可以表現繪畫觀念的水性材料和綜合技法手段進行外在視覺與內在精神相統一的藝術創作,將水彩畫材料與多種技法融合運用,實現創作意圖和創作形式在材料技法上的訴求和統一,這就需要在水性材料和綜合技法上大膽嘗試和靈活運用,作品中表現色彩、造型、材質自身的特性和直觀性,通過水性綜合材料的介入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體現出時代性,這極大地豐富了水彩畫的表現手段,拓展了水彩畫畢業創作的藝術語言表現形式,提高現代水彩畫的藝術表現力。在水彩畫畢業創作過程中,運用滴水,潑灑、點染、浸潤、沖洗、噴霧等常用的基本技法使畫面形成輕松活潑的情趣。學生們依托基本的技法對材質進行了收集、分析和分類,比如其與水融不融,會形成什么效果與肌理,并掌握對不同的材質進行拼、印、貼、剪、刮、擦等手法構成不同形態??紤]通過哪幾種材料的綜合運用來實現肌理的效果,達到創作主題的需要,這些都已被高年級學生們所重視。有的學生為了表現對象豐富的質感,油、刀片、食鹽、酒精、膠、丙烯、塑性膏等等材料被用于水彩畫的操作中。學生作品中有在水和顏色混合后加松節油,潑在玻璃上再對印到畫面上,水與油相滲,利用水和油互相不融的特性所產生的斑斑駁駁,表現出了一種滄桑、遠古的主題;有的用砂紙打磨,增加畫面顆粒肌理,表現沙地等;用美工刀的刀片,筆頭刮出線條,表現自然的植被;還有在濕底上噴濺,潑灑酒精,形成帥氣的筆觸和淺色的水痕。利用水可融化鹽的特性,在濕的底色上撒上鹽粒,鹽粒在融化的時候將顏色推開,形成了一片片類似雪花狀的小白點在飛舞,自然生動。這些技法都可以說是學生們年輕的繪畫生命里的突破和成長。在紙張和畫筆的選用上更加靈活,除水彩紙外,學生們還試著用宣紙在水彩紙上拼貼后進行繪畫,表現出半立體繪畫的感覺;也有的在畫面上噴灑沙粒、色粉、糖等,形成千變萬化的肌理。雖然學生們的作品有的非常成功,有的不太理想,但這些綜合材料的輔助參與都已將水彩畫帶入了一個別樣的天地,今后它所能開發出的潛力空間是廣闊的,經過材料的綜合表達的可能性與時代文化想融合,將有可能成為現代水彩畫發展的推動力,也可能成為水彩畫藝術發展的提升空間。因此,綜合材料它作為一種表現形式,在充分發揮和挖掘水彩畫的藝術特色基礎之上,進一步拓寬水彩畫的外延氛圍,以不斷豐富和完善水彩畫藝術的形式語言,積極主動將綜合材料運用在水彩畫創作中,增加藝術格調、個性化和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
[1]蔣躍.東西方繪畫的交匯———中國當代水彩畫研究[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2]袁振藻.中國水彩畫史[M].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0.
[3][美]魯道夫•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新編[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8.
[4]孫莉群.對當代中國水彩藝術的思考[J].水彩藝術,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02).
[5]何政廣.世界名畫家全集———懷斯[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孫琳 單位:集寧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 上一篇:社保檔案信息化管理路徑研究
- 下一篇: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保障機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