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因素
時間:2022-10-11 02:36:13
導語:探析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因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體育教育不僅有助于學生體育知識及身體素質的提升,而且還能夠將體育所蘊含的特殊精神傳達給學生,包括團結協作、積極向上、堅持不懈等。基于教學過程當中的不斷感染與滲透的過程,終將使學生思想認知水平、道德素質等得以全方面發展。然而,結合現階段我校體育教學實際來看,在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力并不強,集中表現為體育教育與德育教育的融合程度不高,結合程度不夠。對此,為使德育教育進一步滲透于體育教學過程當中,促進學生專業學習與健康成長,實現體育整體教學成效的提升,就必須從德育及其滲透的視角出發,對現階段教學進行審視的同時,探究對應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體育;德育;滲透;策略
我校是一所融高等大專、高級技工以及短期培訓與就業指導等為一體得綜合性學校。系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也是省級重點職教中心。然而,結合現階段發展實際情況來看,生源相對較少、生源素質水平參差不齊等因素仍然是我校所必須面臨的現實情況。對此,在體育教學當中,有計劃、有效果地進行德育教育,是素質教育在職業學校教育當中的發展與延伸,有助于學生體育學習成績的提升,而且基于長時間的德育滲透過程,可以將體育的精神與德育教育的內容更好的融合起來最終實現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比如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意識、道德情感以及拼搏精神等,為學生今后步入社會參加工作打下扎實的認知基礎與能力基礎。為推動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深層次、有效性發展,就必須圍繞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之諸多因素進行多角度、合理性分析與探究。而這里所說的“因素”,指的正是問題、原因及對策。
一、現階段我校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力不足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與有效實施,我校體育教師緊跟新課程理念及精神,不斷更新自身教學觀念,改進自身教學方法,使體育教育水平和最終成效獲得了顯著提升,學生學習熱情亦空前高漲。當然,我們在為現階段取得的成果而欣慰雀躍之余,也需要明確認識到現階段我校的體育教學當中仍然存在某些問題,成為制約教學成效向前發展的重要阻礙。其中,體育教學當中德育滲透力不足,是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在體育教學當中,教學當中更加關注的是與體育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教學,德育教育被排除在日常體育教學之外。與此同時,學生對德育教育也表現出很大的排斥情緒,認為德育教育就是講“大道理”。
二、德育滲透力不足之原因
現階段,我校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力不足,究其原因則來源于多個方面,對構成原因的挖掘與分析,有助于我們更加清晰、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問題,認識問題,最終為問題的解決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思路。
1.認知存在偏差
從教師教學觀念上來講,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當中,雖然在素質教育理念指導下不斷地進行自身教學觀念的更新,同時也使教學實踐得以創新和發展,但是更多圍繞的是以提升學生體育知識及技能的教學,而對關乎學生長遠發展的素質培養卻存在忽視,無法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自身教學實踐活動當中。
2.家庭德育教育缺失
從職業學校學生家庭角度來講,家庭經濟基礎往往相對較為一般,同時日常工作繁忙與孩子溝通與交流甚少,另外結合學生家庭情況來看,單親家庭、離異家庭在班級所占比例高達30%以上且呈現上升趨勢。這樣一來,學生們本應從家庭教育中獲得的思想品德教育便會缺失。由此,對于職校體育教學而言,在開展德育滲透教育過程當中也會因為學生本應受到的且意義重大的家庭德育教育的缺失而難度倍增。
3.生源知識基礎與素質水平參差不齊
由于職校招生門檻較低,學生入校時分數普遍較低,知識基礎與素質水平整體偏低且表現的參差不齊。日常體育教學過程當中,雖然學生們普遍喜歡體育活動,但是對于體育課上的素質練習卻毫無興趣甚至是有強烈的抵觸情緒,同時也很難很難形成吃苦耐勞的品質,給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帶來不同程度影響。
三、增強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力之對策
1.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
現階段,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對開展德育滲透的認知與理解,其實也反映了一個大眾普遍性的認知誤差。對此,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必須帶頭轉變教學觀念,突破傳統固有教學觀念的限制,在加強對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概念及作用的充分學習與理解的基礎之上,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有效設計并逐步推進德育教育。
2.明確上體育課的目的與意義
明確學習目的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它是與思想政治教育、世界觀的培養緊密相聯系的。要使學生明確為什么要上體育課,通過教學讓學生懂得體育這門學科對科學鍛煉身體,增強身體素質的關系。培養積極健康身體素質,促進學習專業知識的熱情。幫助學生正確認識體育在培養全面發展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把認真鍛煉身體同遠大的生活目標、個人理想統一起來,認清健康體魄對自我發展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意義。
3.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策略
1)上好室內理論課,適當改換上課內容,以觸發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集體榮譽感為目標。在體育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運用廣大群眾耳熟能詳的先進人物,如姚明、郭晶晶、孫楊等典型事跡,教育和影響職校學生將會產生巨大影響力。要把這些德育內容與體育課見縫插針地結合在一起,而且要經常接受新觀念、新事物,與時俱進。
2)亦師亦友,以身立教進行德育教育。體育教學過程既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是學生接近、觀察、了解教師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是教育者,同時又是教育內容的體現者和示范者。因此,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到學生德育的發展。
3)抓住學生心理,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思想教育。職業學校的學生個性心理強,自私與自立并存,自尊與自大并存,只有堅持正面教育才能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在運用表揚與批評時,必須以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為前提,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表揚且采用公開性。
4)抓住小干部,團結小群體,增強集體感。小干部是一個班級的核心,怎樣運用小干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而運用的方式多種多樣,在不同班級有不同的情況。如小群體多的班級,可以通過干部或不是干部的“小頭頭”組織活動,在課堂比賽中運用他們的能力,加強他們的組織能力,并在活動中將他們的小群體主義擴展到集體主義。
參考文獻
[1]李彥華.重視職教體育教學中的隱形德育[J].中等職業教育.2007(17):31-32.
[2]姚杭海.淺談體育教師在職業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36):14-15.
作者:李新剛 單位:懷來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 上一篇:初中學校德育課程整合實施探究
- 下一篇: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進行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