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班主任德育問題和建議

時間:2022-02-13 11:22:26

導語:中職班主任德育問題和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班主任德育問題和建議

中職教育開展教學工作的目的,并不單單只是為社會培養大批的專業人才,而是要為社會培養具有專業技能的高素質人才,強調了中職教育工作中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2014年全國職教工作會議上,提出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這是德育工作的新亮點。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是中職學校開展德育教育的直接執行人員,對學生的發展和成長有著重要作用。如何在日常的班主任教育工作中滲透德育教育,推動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成為當下中職班主任工作的重點。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深化改革,中職學校班主任德育工作也面臨著諸多新問題和新挑戰。結合實際工作,對中職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以及新形勢下中職班主任德育工作對策進行探討。

1中職學校加強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及意義

1.1塑造學生高品質、高道德,促進中職學生全面發展。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中職學生踏入社會參加工作非常重要,教育學生明辨是非,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觀是中職學校的首要責任。素質教育強調德、智、體等協調發展。實踐證明,沒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良好的文化科學素質,是不可能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的。德育工作就是在學生健康成長之路上起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因此中職教育不僅要使學生掌握技能,更要促進學生良好品格的養成,使其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1]1.2提升綜合素質,為社會培養新型技術人才。新形勢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智能機器人等接踵而來,綜合素質高的新型技術人才正成為企業和社會的熱點需求人才。綜合素質不僅僅體現在工作能力強、技術本領高,更體現在具有崇高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社會道德。中職學校作為中職學生踏入社會的最后一個學習階段,有必要為中職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加強中職學生的道德教育,為中職學生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奠定堅實的基礎。1.3符合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新時代下,強調要廣泛動員青年建功新時代,樹立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號召當代青年要努力奮斗,擔當起民族復興的大任,成為時代新人。因此,中職學校對中職學生良好道德素質的塑造以及高尚人格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這與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戰略相得益彰。

2中職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現實問題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以及有關政策的推動,例如“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工匠精神”,職業教育出現了新形勢,中職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面臨著來自學生自身、家庭、社會以及學校內部的教育和管理等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2]2.1學生自身自我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我國中職學生多數處在15歲至18歲之間,正處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過渡階段,有較強的獨立意識,但自我管理能力跟不上意識的成長,同時家庭教育的不到位,致使中職學生自身就存在各種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家庭環境方面由于我校招收了大量貴州等西部省份的學生,大多學生從小便是留守兒童,甚至單親家庭,隔代撫養存在過于溺愛,學生缺少足夠的家庭教育和父母關愛,帶來了性格、行為、習慣上的不良影響。(2)日常生活方面學生普遍缺乏組織紀律性和自我控制力,沉迷于電腦、手機,導致晚上睡得晚,白天上課無精打采。有一部分學生學會了抽煙、喝酒、混跡社會等。少數學生情竇初開,忙于與異性交往,荒誕了學業。有的學生生活中缺乏理性,遇到矛盾喜歡打架解決。(3)思想道德方面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普遍以自我為中心,不能很好地處理與同學的關系,存在集體榮譽感缺乏、班級責任感淡漠、法律意識不強等問題,在思想道德方面需要班主任的重點引導。2.2學校對德育教育重視不夠,缺乏有效的機制。中職學校普遍存在著重技輕德的現象,過多地強調學生的技能水平,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道德教育。而實際上,很多企業不僅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更要求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職業素養以及與人相處的方式與技巧等。因此,新時代的中職學校應更新教育理念,把德育當成是學生健康成長、學校長久發展的首要任務,也是學校承擔社會責任的一種體現。當前,普遍的中職學校實行的是由德育課老師開展課程教育和班主任直接管理的模式,這個模式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功利性,但是不能實現德育工作的有機結合,德育課老師對學生的平常行為習慣不了解,班主任管理事務繁雜,難有時間進行德育教育,另外學校其他層面對學生的德育工作抓得不緊,將使德育工作程序化、表面化,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3]中職學校應當從學校領導層、中層干部到德育課老師和班主任形成一條縱向的聯動機制,各級分工明確,形成自上而下的有機聯系,才能充分發揮德育工作體系的職能作用,從而保證學校德育工作能順利有效開展。2.3班主任能力不足,德育工作力不從心。中職學校的學生主要是由未成年學生構成,他們各方面都不成熟需要教育引導。班主任作為學生可長期直接接觸的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這項工作上,有著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但是有研究表明當前中職學校對班主任人員結構安排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班主任崗位大多數都是剛踏入教師崗位不久的年輕老師擔任,她們缺乏班級管理經驗,更缺乏德育教育的能力,往往在面對班級管理實務時有困難,更遑論對學生的人格、品德、價值觀等的德育教育了。中職學校一方面應適當調整班主任人員結構,做到由有經驗的班主任傳輸管理經驗,另一方面加強班主任的能力培訓,培養職業技能、業務素質以及各項綜合能力,切實提高班主任教育實踐能力。

3班主任德育工作對策建議

結合筆者作為班主任的三年中職班級管理和德育教育經歷,及工作中的經驗方法提出了如下幾點對策建議,希望對加強當前中職班主任德育工作效果有一定幫助。3.1嚴于律己,發揮班主任自身的榜樣作用。陶行知先生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班主任要發揮自身的榜樣示范作用,以豐富的學識、高尚的素養,言傳身教,通過自身人格魅力感染學生。[4]在平常的工作中,班主任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樂觀的態度,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交流互動,用正能量去感染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另一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對待工作要認真負責,要求學生遵守的紀律自己一定嚴格遵守,例如對于早讀課或集體活動等情況,班主任要比學生提前到,只有樹立良好的榜樣力量,才能讓學生找到奮斗的目標。3.2愛與責任心,與學生、家長積極溝通交流。班主任肩負著班級日常管理及學生德育管理等重要職責,要成為學生能真心接受的良師益友和學生健康成長的引導者,需要有對中職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強烈的責任心。班主任要以關愛、包容的心態在與學生的相處過程中做到真誠坦然、相互尊重,盡可能利用各種課余時間多與學生接觸、交談,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生活學習中的煩惱,傾聽他們反映的問題,關注他們在成長中的點點滴滴的變化,引導學生處理好同學關系,形成對社會各種事物的正確認識與判別能力。構建和諧師生關系,讓學生明白教師是他們的朋友而非強制的管理者,在和諧的師生關系下,學生自然而然就會聽從教師的管理,班主任也就能夠順利實現德育教育工作。同時,班主任要重視利用各種信息化的交流手段與學生、與家長建立溝通的平臺,進行及時有效地溝通。班主任應當在接受班級后,第一時間建立班級的QQ群或微信圈,以及與家長溝通的微信群等。充分利用互聯網時代的便利,利用學生喜歡的方式與之交流,學生普遍愿意打開心扉,與班主任講心里話,也容易聽進勸導。[5]筆者幾乎每天都會在班級群里與學生互動,并處理各種問題需求。另一方面,應當與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及時向家長反饋學生在校的表現,鼓勵家長做好家庭教育,對問題較多的學生,班主任要積極與其家長取得聯系,與家長共同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3.3主題班會課,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教育。班會課的目的在于班主任通過班會的形式對確定的主題或者班級存在的問題,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教育、引導學生成長。如何通過班會課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不僅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體現。主題班會作為滲透教育的一種有效手段,不失為一種德育教育的好方法。班主任可以利用主題班會有針對性地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德育課程。中職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其思想意識、行為習慣,心理需求等方面也是動態變化的,班主任應當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學生德育教育目標和實施計劃,分階段、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主題班會,確保主題班會富有針對性和足夠吸引力,能夠引起學生共鳴。[6]例如學術報告、講演比賽、辯論討論、戶外活動、思想交流、經驗介紹等形式,都是很好的教育方法。3.4寓教于樂,舉辦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每個人都需要獲得尊重與認可,需要實現自我價值。在班級建設與管理中,班主任要積極組織開展班級活動,為學生搭建自我管理和施展才華的平臺。多樣化的班級活動能夠為班級帶來不同的氛圍,也能夠培養學生不同的能力,是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一條重要途徑。[7]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理念,帶領學生積極參加校運動會、班級間聯誼晚會、實訓技能標兵、手抄報制作、合唱比賽、文藝匯演等班級內外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并擔任各項活動的主要角色。從各項活動的組織策劃、具體實施再到總結評價,教師通過關注學生情況及時給予支持、指導。筆者在班級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包餃子比賽活動、去社區慰問老年人的志愿服務活動、五四青年節全班青年集體過生日活動;還有“四個一”比賽,即每周舉辦一次“一篇小字、一幅畫、一首兒歌、一首故事”比賽,設置不同的獎品,每個成員至少參與兩個節目以上。通過開展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又提升了學生的專業課知識。同時通過豐富的班級活動實現了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培養,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和樂于求新求異的精神。可謂在活動中鍛煉學生才華,在鍛煉中完成德育教育。3.5規范班級管理,形成良好班風。實施德育激勵需要班主任規范管理,建設良好班風。班主任要在平等的基礎上開展班級管理工作,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通過建立民主化的班級管理來提高學生對班級活動的參與度和管理能力。班主任要加強對班干部的培養,發揮班干部的骨干作用,為其他同學樹立榜樣。另外可以建立“班級量化制度”,建立相應的評分標準,將學生的日常學習行為表現納入考核體系,定期公示,并采取適當的獎懲措施。此外,為了保證班級的正常運作,形成良好德育環境,班主任有必要將德育激勵工作滲透到班級工作的每個細節中。良好的班風,體現在學生樂于學習,善于管理自己,往往使得班級管理工作事半功倍,有利于順利實現德育教育工作。

4結語

中職學校是為社會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基地,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工匠精神”的倡導,社會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將越來越重視,中職學校應當對學生的德育工作加以重視,加強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中職班主任作為學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環,起著重要的作用,必須通過創新教學方法、改變教學觀念等多種方法來創新管理工作,在班級日常工作中滲透德育教育。

參考文獻

[1]許振宇.提高中職德育實效的實踐探索[D].湖南師范大學,2014.

[2]馬玲俊.呼和浩特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德育工作面臨的挑戰及解決思路[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

[3]張志琴,吳仕榮.重慶中職學校班主任隊伍現狀調查與專業化建設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4,(12):29-31.

[4]陳英.如何將德育融入中職班主任工作中[J].新課程:上.2012,(4):116-117.

[5]朱佳炎,尤艷.新媒體時代下中職學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思考[J].參花:下.2018,(3):128.

[6]付音.中職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處理[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828-829.

[7]魏燃.中職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德育激勵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6,(30):17

作者:古力文 單位:重慶市工業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