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德育實效性研究
時間:2022-05-06 08:52:38
導語:高中生德育實效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通過對積極心理學進行相關闡述,提出了高中生德育課堂中積極心理學的重要價值,從而引出了積極心理學視野下高中生德育實效性提升的策略。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高中生德育;實效性;策略研究
積極心理學是對人的積極心理進行研究的一門學科。它通過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發現人的積極人格,并幫助人們用積極的力量追求幸福。積極心理影響人的情緒和生活體驗。研究中發現,積極情緒之間存在著很強的關聯性,即一種積極情緒能引發人的其他積極情緒的出現。直白地來講,快樂與不快樂的人在認知、行為、思維方式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并且這種表現他們本人并沒有意識到,是具有自發性的。因此,積極心理學強調人在現實中保持快樂應該具備積極的主觀感受和樂觀的態度。同樣,積極的環境對人的積極心理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起著引導的作用。
一、積極心理學在高中生德育中的意義
1.引導和激發學生的積極力量。心理學家曾經證實:積極情緒能夠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高中生在學習中積極情緒的主要來源是因成功完成學習任務產生的滿足感,因受到表揚產生的喜悅等。積極情緒的產生能夠直接地影響學生的求知欲。如在學習過程中經常受到老師表揚的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這表明,積極心理能夠引導和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力量,促進自我的發展。2.幫助教師審視學生的積極品質。積極心理學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提倡人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他人。積極心理學引導下的教學工作中,教師能夠挖掘每個學生心中的積極力量,并結合學生的特點引導其積極力量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并且鼓勵學生,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積極力量。3.培養學生的積極人格。積極心理學強調注重人的積極人格和品質的形成。高中生德育的目標也正是培養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分析并解決問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心理學有助于對高中生德育工作的開展。在高中生德育過程中通過積極心理學的引導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積極人格的形成。
二、積極心理學視野下高中生德育實效性的策略
1.培養高中生積極人格。人的發展是身體成長和精神成長共同構建的。在學生的教育過程中不僅僅要重視他們知識和技能的提升,同樣也要重視他們生活態度、個人性格以及價值觀的發展。因此,高中生的德育過程應該注重學生的人格塑造,注重培養學生的積極人格。積極人格的培養能夠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信心,引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展現自己的主體地位,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增強學生的積極性。2.構筑教師積極人格。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積極品格會直接影響學生積極品格的形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自身積極情緒的培養。一方面要不斷增強自身的專業素養,豐富教學內容;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自我修養,重視自身的表現。通過自身積極人格的構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展現自身的人格魅力,能夠直觀地影響學生的積極情緒形式。3.組織積極心理建設活動。在積極心理學中,積極情緒的體驗能夠積累生活經驗促進人的成長發展。積極體驗一方面是指人的感官愉悅,在身體滿足需要解除緊張感的一種放松體驗。另一方面是指人的心理享受,是人打破自身固有的某種自我平衡時所產生的積極體驗,即個體所做的超越自身的原有狀態后所帶來的一種體驗。積極心理學重視現實生活動個人積極品質的形成的作用,追求實現高中生將德育課堂中學習到的內容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指導自身的行為。因此,在高中生德育過程中,組織積極心理建設的相關活動,增加并積累學生積極情緒的體驗,有效促進學生積極人格的形成。高中生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在高中生德育中以積極心理學構建學生的積極人格,對學生的成長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孟維杰,馬麗.積極心理學視野下高校德育模式反思與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5).
[2]韋雪.積極心理學視野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實效性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6.
作者:馬雪璐 單位:黑龍江農墾牡丹江管理局高級中學
- 上一篇:高中數學落后生學習成績提升方法
- 下一篇:學校德育工作中校長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