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高效課堂與實踐研究
時間:2022-10-29 10:08:13
導語:信息化高效課堂與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直升機發動機結構與故障分析作為機電一體化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基礎和應用特點。在“互聯網+”教育時代背景下,依托智慧職教云平臺和微信公眾號開展該課程的混合式教學可打破傳統教學的弊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專業技能與素養,為高職教學改革與創新提供一定借鑒意義。
【關鍵詞】智慧職教;微信公眾號;混合式教學
隨著科技互聯網時代的興起,微信這個即時通信軟件已經成為每個智能手機用戶必須安裝的應用程序,它融合多平臺、多媒體視聽于一體,支持語音信息、視頻、圖片和文字快速傳送。微信公眾號作為微信的重要功能模塊,同樣具備網絡快速傳送與社交功能,通過定時信息,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及任何方式實現學習任何內容。“智慧職教”云平臺作為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項目建設成果,它面向全社會開放共享,并集人才信息采集與、教學資源集成與共享、教改成果推廣與利用、教學資源個性化定制等功能為一體,滿足各個教育行業的信息化需求。因此,智慧職教云平臺對直升機發動機結構與故障分析課程展開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滿足個性化教育的需求。
1基于智慧職教云平臺的直升機發動機結構與故障分析課程構建
直升機發動機結構與故障分析是湖南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該專業為陸航部隊培養定向士官,由于該專業的重要性與特殊性,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以智慧職教平臺開展直升機發動機結構與故障分析課程教學能夠培養高技能、高素質的士官,更好地服務學生與改善教學質量。對于智慧職教平臺的直升機發動機結構與故障分析混合式教學課程,應該分為“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總結”三個部分,主要圍繞以學生為中心,以線上線下、課內課外的立體課程模式展開[1]。課前預習環節,教師創建課程,將文檔、課件、圖片、短視頻等教學素材上傳云平臺,建立網絡班級并及時課程,并將學習內容、重難點、學習方法在云平臺的“課前要求”告知學生,學生通過討論、問卷調查、投票、測驗等活動形式激發學生積極預習并及時掌握預習反饋信息;課中學習環節,教師利用職教云平臺對課堂實施有效管理,開啟簽到活動,針對不同類型的教學內容,采取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法、項目教學法、頭腦風暴法等靈活高效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激起學生對課程的興趣;課后總結環節,教師通過平臺課程作業,根據云平臺后臺數據分析學生的課程學習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不足,歸類整理,調整課堂教學設計。同時,學生可通過總結功能模塊,進行學習反思和星級自評[2]。
2微信公眾號在教學中的輔助應用
微信公眾平臺是騰訊公司在微信的基礎上新增的功能模塊,學生不用專門下載學習App,直接應用微信就可搜索添加微信公眾號[3]。文字、圖片、語音和視頻的全方位溝通與互動等功能均可通過該平臺實現,微信公眾號作為一個網絡資源的傳播平臺,雖然它無法改善和優化學習資源,但它通過龐大的用戶群體,方便的傳播平臺,良好的使用體驗,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方式與交流方法。
2.1挖掘育人元素,融入課程思政
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2017年高校思政工作研討會、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2019年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等均指出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要求在全國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課程思政融入高校教學已成為大勢所趨,新媒體教學是活化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4]。作為教育工作者之一的專業課教師,更應該重視學生的價值觀培養,主動把專業課的“價值體系、知識體系、能力體系”有機融合。通過微信公眾號新增“思政元素”模塊,挖掘通用的育人元素,如科學精神、奮斗精神、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歷史文化、卡脖子技術、厲害了我的國等;挖掘特色的育人元素,如本校歷史、學科特色、課程背景等,讓專業課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傳授正確的思想價值觀,承擔立德樹人使命,厚植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2.2利用社交優勢,增強師生互動
微信發展至今,已成為大學生中影響力最大的社交工具,可充分利用微信的社交優勢,增強師生互動,改善師生缺乏溝通的弊病。通過微信公眾號添加即時聊天、客服等功能實現在線互動;通過學生的留言信息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通過投票調查可以得到學生學情與需求;通過建立抽獎小游戲提高學習參與度。微信公眾號的應用將真正踐行“以學生為中心”,將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學習狀態牢牢把握,使學生獲得優質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2.3拓展知識結構,打造多彩課堂
面對新時代的高職教育,學校教學絕不能僅限于教室,依靠傳統的課桌教室進行授課已滿足不了教學的需求。21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知識化時代,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拓展教室課堂的空間,豐富知識結構,打造多彩課堂。互聯網遵循“內容為王”,因此微信公眾號的內容挑選尤為重要,教師應當更加關注學生自身的學習需求,切合學生普遍面臨的現實困惑,發揮微信公眾號在課堂中的輔助補償功能。通過微信公眾號向學生推送往屆畢業生寄語、軍工科技前沿、技能競賽分享、行業標準、行業信息、職業生涯規劃等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結構;內容設置盡量短小精悍,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激發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欲望,調動學生的參與度[5]。
3打造“智慧職教+微信公眾號”信息化高效課堂
智慧職教云平臺在該課程整個授課過程中起主要教學作用。根據信息化教學要求,結合學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課程建設方案及課程教學實施方案,完成教學素材的制作并上傳智慧職教云平臺,開展直升機發動機結構與故障分析課程教學,并針對授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完善。微信公眾號在授課過程中起輔助教學作用,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必要補充,所以,微信公眾平臺的設計應以“輔助在線學習”為原則,不僅要考慮其基于移動終端的實現模式,還要考慮其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作用與地位。討論反饋、學習檢測、軍工前沿、評價反饋、學習提醒等任務均需在微信公眾平臺上完成。智慧職教云平臺主要是適合學生在學習的時間段里,登錄平臺學習知識內容,一般主要是學生在課堂中或有大量的集中時間,同時,相關學習資源、活動安排、活動組織、學習筆記、資料歸檔等都通過該平臺實現;而微信公眾號主要適合學生在零散的時間片段里進行碎片化學習[7]。
【參考文獻】
[1]田治坤,劉偉,黃偉.信息化背景下“直升機發動機結構與故障分析”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科教導刊,2019,4(41):89-90.
[2]屈娜.基于智慧職教平臺的智慧課堂構建與實踐研究[J].職業技術,2020,19(8):62-63.
[3]張敏,康壯壯,李青青.《電視攝像實訓》課程基于微信公眾號的教學設計與探索研究課題研究報告[J].科技風,2021(5):83-84.
[4]李琳娜,黃瓊丹,陳怡君.基于微信公眾號的課程思政新媒體教學:以數字信號處理課程為例[J].陜西教育(高教),2019(11):8-9.
[5]夏穎越,梁林梅,王瑞濤.微信公眾平臺輔助中小學生在線學習的設計研究:以“探索職業:航空”網絡課程為例[J].數字教育,2015(6):73-78.
[6]李寶.微信公眾平臺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微型電腦應用,2020,36(7):42-45.
作者:劉偉 田治坤 單位:湖南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材料類專業本科生畢業設計對策
- 下一篇:酒店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