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更加呼喚創新教育

時間:2022-02-19 09:44:00

導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更加呼喚創新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更加呼喚創新教育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更加呼喚創新教育

[文章作者]陳志強

[文章來源]常州市武進區湟里中心小學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向社會各個領域的滲透,計算機工具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信息技術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中小學開展信息技術教育是時展的必然要求,信息技術課成為中小學學生的必修課,那么,信息技術課該怎么做,要使學生掌握什么知識,培養什么能力?有人認為教一些基本操作,也有的認為有什么軟件就教什么軟件,反正軟件學得越多越好……對此,我認為: 首先,信息技術課不同其它學科,它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計算機的操作是建立在各種軟件的基礎上的,從這一點上講,計算機教學其實就是在教學生如何使用軟件,而現在各種軟件涵蓋了各個方面,同時新軟件更以驚人的速度層出不窮,因此在教育過程中,不可能使學生掌握每一種軟件的使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更應當培養學生的舉一反三、不斷探索,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的能力。

一、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基礎也是激發創新的源動力。

信息技術課主要學習的工具就是計算機,在利用計算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重視挖掘和體現信息技術課程的趣味性,教學軟件的選擇要注意操作難度,所教內容要適當,而且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娛樂性。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通過教師可通過生動的寓教于樂的學習軟件將教材中有關內容生動地展示給學生,使學生產生興趣,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形象活潑。

例如,在教學完第4課《初識windows98》后,在學生初步掌握鼠標五種操作方法后,就可以利用windows98自帶的掃雷、紙牌等游戲讓學生迅速掌握鼠標的左右單擊、雙擊、拖動等操作。學生在游戲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鼠標的使用,而且在不斷的思考、總結游戲中的規則中,提高游戲成績,這對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思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不僅能夠讓學生迅速入門,還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訓練其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以致用,培養實踐能力。

在信息技術課的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體驗到成就感,讓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去操作,去創造,實現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師應想方設法創造條件,讓學生學到的知識能派上用場,這也是培養學生觀察想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與別人合作等能力的有效途徑,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a、組織比賽活動,如教學完畫圖后,組織學生進行計算機繪畫比賽,進行“校園小報”比賽,讓學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激發學生的創造愿望,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喚起他們對信息技術的愛好。b、與其他學科融合,如教學指法時,如果一味讓學生練習打漢字,比較枯燥,可選一些游戲軟件,如《開口就說》的英語學習軟件作為學習內容,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強化對英語單詞的記憶,這樣既能打破單一授課模式,也助于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的整合。

三、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培養創新思維。

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學生的自主獨立學習將成為可能。在傳統的“授”課教學中,教師的“教”未必能引起學生的“學”和主動參與,而在信息技術課中,無論是自主學習還是協作學習都要求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否則教學活動或學習活動無法進行。

在教學中,可以把學習所需要的資料預先裝入教師主機上,上課時可以通過網絡很方便地傳送到學生的計算機上,學生使用自己的計算機根據老師提出的學習目標在網絡中尋找相關資料來完成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提供的傳輸功能相互討論,取長補短;也可以向老師詢問以解決學習的難點,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利用網絡反復學習,較好的學生則可以進行深層次的練習,來自網上、老師同學的大量資源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課堂,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如教學完第45課瀏覽中國兒童網后,教師可提供一些網址(金色少年、中小學教育網、中國百科知識網)讓學生用所學的方法進行瀏覽。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和學習資源進行學習,從而受到啟發,對所學知識加以整理和延伸,形成自己特有的東西。

另外還需補充一點說明的是在發揮信息技術優勢的同時,還需注意該課自身的特點。該課只能以學生“做”為主,注意“精講多練”、“因材施教”的原則。教師的角色是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明確一個單元、一節課的目標要求,創設情境。簡明敘述,大量時間要交給學生。“精講”指學生看得懂,理解的內容,教師要少講,甚至不講;對于一些理論概念(目錄、路徑等)要有針對性地講解,突出重點,言簡意賅,讓學生掌握知識要領。“多練”是指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參加實踐操作,以掌握計算機操作的技能技巧。在學生操作時,教師要加強巡回指導,及時發現錯誤,反對讓學生放任自流,無目的實踐,干與課堂無關的事,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發現和掌握知識。

實踐證明,讓學生聽得懂,樂意學,用得上,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調動;有利于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和素養;有利于發揮學生創造能力,從而真正體現教育以人為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