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辦出五年制高職特色
時間:2022-05-25 11:50:00
導語: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辦出五年制高職特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幾年來,在教育發展的大好形勢下,五年制高等職業學校緊緊抓住發展機遇,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績。
一、專業設置多元、靈活
1994年,13所五年制高職共開設45個專業,絕大多數是工業類專業,并且都是各校的特長專業,如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采礦技術、礦山機電、礦山測量專業,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的電力機車、鐵道供電專業,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的飛機電子設備、航管雷達、發動機維修專業,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海洋船舶駕駛、輪機管理、公路與橋梁專業等。1997年新增的8所五年制高職所開設的專業依然承襲了這一特點,如湖北省輕工業學校的啤酒釀造專業,山東省輕工業經濟管理學校的皮革制品設計與制造專業,成都水利發電學校的水電站機電運行專業等。
經過幾年的發展,五年制高職的專業有了很大變化。據2000年不完全統計,各地五年制高職專業在類別上更趨多元化,除工業類外,還增加了藝術類、植物生產類、環境生態類、醫藥護理類和復合型專業,如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的蘇繡設計與制作、雕塑設計與制作專業,鹽城衛生學校開設的藥劑專業,重慶萬洲農業學校開設的植物保護、特種作物栽培專業,蘇州農校開設的現代園藝、現代農藝專業等;復合型專業如鹽城衛校開設的社區醫學、影像診斷學專業,淮陰電子工業學校開設的電子元器件工藝及設備專業,常州化工學校開設的環境保護與檢測專業,重慶民政學校開設的社區服務與管理專業,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開設的高層建筑電氣工程專業等。
有的學校還開發了一批面向社會的專業,如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汽車運用、機電技術專業,株洲職業技術學院的工業與民用建筑、電氣自動化專業,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信息管理工程專業,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的機電一體化、電子工程專業等。
二、課程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
在公共課改革方面,根據《課程基本要求》、《課程教學大綱》及《關于編寫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規劃教材的指導意見》,六門公共課教材的第一冊已全部如期出版,2000級新生已開始使用新教材,這一套教材從形式編排到課程內容體系均有較大突破,突出了應用性和實踐性。學生反映這套教材給了學生充裕的選擇空間,內容也比較新,提高了學習興趣。
專門課的課程改革,已落實了10個大類高職專業課教學開發的任務,制定了《機械制圖》、《機械基礎》、《現代工業企業管理》、《建筑結構》、《土建力學》、《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電工電子技術》、《數控機床與編程》、《塑料模設計及制造》、《冷沖模設計及制造》等10門課程的基本要求。各校還通過教學錄像、CAI課件等先進教學手段,展示了互動式教學、生產現場教學、模擬實踐教學等教學方法,將教學改革從教材建設向教學方法推進了一步。
德育課方面,《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一書,已經出版。
三、實踐基地建設趨向多功能,并逐漸向企業拓展
五年制高等職業學校都將實踐基地建設作為辦好高職的基本條件,1997年,共投資1.5億元添置實踐教學及訓練用設備,建成一批高質量的實踐基地。近兩年,繼續穩定地投入資金,加強實踐基地建設,如南通航運學校購置了萬噸遠洋教學實習船;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教學設備價值1900萬元,學校自建江灣實習電站和飛來峽大型實訓基地;鹽城衛生學校投資200萬元引進日本東芝B超、電子顯微鏡、500毫安X光機等先進教學儀器設備;徐州師范大學技術教育學院平均每年投入300萬元用于高職實訓設施建設,建成自動控制、單片機與PLC、數控加工等實驗室;蘇州農業學校積極爭取資金,擴建校園藝中心和農藝中心實習基地,建成60個蔬菜花卉生產大棚、12個無土栽培蔬菜大棚、3個鮮花生產連棟雙膜大棚和1個電腦全自動控制鋁合金玻璃溫室。為加強實踐能力,他們采用分班承包、分組掛牌、責任到人的方法,讓園藝專業的學生承包校園藝中心的大棚。學生依據所學理論知識和技能,直接參與制定生產計劃、播種育苗、栽培等整個生產周期的管理及產品銷售、售后養護等活動,使他們在實踐中消化理論,豐富知識,增長才干。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已基本形成,單一的“先理論后實習”的做法已被邊實踐邊授課、講練一體化、生產與實訓相結合等多樣化的做法代替,實踐基地建設逐步向產教結合方向發展,并向校外企業拓展。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設有由江蘇省教委與法國巴黎教育局聯合創辦,以法國巴黎時裝學院、法國力克系統公司為后援的“江蘇中法時裝培訓中心”;常州工業學校所屬華麗豐實業總公司,成立了紡織廠、服裝廠和賓館,也是學校服裝設計與管理、產品設計與加工工藝、紡織品整理與測試、裝潢設計等專業的學生進行實踐教學的重要基地;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校辦產業現有廠房1萬多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000多萬元,有實習車間15個,能容納25個班、1200名學生同時實習,工廠開發出機車門鎖、機車齒輪罩、電力機車配件等拳頭產品,僅機車輪緣噴油器就創匯23萬美元;蘇州農業學校的園藝中心還承擔了省級新品種、更新工程的重點課題,其唐菖蒲種球繁殖和切花栽培技術,基本解決了世界四大切花在長江下游就地繁殖、反季節切花栽培和防止退化等技術問題,并取得顯著經濟效益;防災技術高等專科學校采用仿真形式建立數字地震臺網實訓基地,設有數字地震觀測、數字地震信號處理、地震數據傳輸模擬網及數字地震信號傳輸等幾部分,兼備了數字地震臺站、數字地震臺網中心及數據傳輸部分的功能;南通航運學校從英國引進目前世界先進水平的180°三維視景操作模擬器,并充分挖掘教師的科研力量,與國內有關科研院所合作,研制出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大型輪機模擬器等13種模擬器,可以再現真實環境中不易出現的船舶碰撞、擱淺等危險場景,突出了崗位技能訓練的針對性、實用性、可操作性和訓練結果的可評價性;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CAI工作室以制做多媒體軟件為主要業務,開發出DF7機車柴油機結構及原理、客車整車發電車工作系統、機械原理與機械零件等80余套多媒體教學軟件,銷往三門峽、洛陽、西安等現場站段;廣東機電學校與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廣州五羊本田摩托車有限公司等建立了穩定的實訓基地。(公務員之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