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教育督導的作用研究論文
時間:2022-06-10 11:05:00
導語:獨家原創:教育督導的作用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育督導工作如何能以科學發展觀思想為指導,堅持督政與督學相結合,堅持評估與督導相結合,全面推進教育改革與學校發展各項目標的實現,是一個新的理論課題和重要的實踐問題。
關鍵詞:教育督導科學發展觀實踐
一進一步深化對教育督導工作內涵的認識
1.教育督導的內涵
教育督導是現代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育行政監督機制。教育督導即是行使國家權力,從事國家管理的活動,是代表政府對教育工作實行國家監督。其任務是對下級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工作進行監督、檢查、評估、指導,并向同級或上級人民政府反饋信息。教育督導是一種政府行為。國家教委頒布的《教育督導暫行規定》指出,“教育督導的任務是:對下級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工作進行監督、檢查、評估、指導,保證國家有關教育的方針、政策、法規的貫徹執行和教育目標的實現。”縱觀世界各國教育督導制度,只有我國明確規定督導下級政府教育工作是教育督導重要職能之一,這是我國教育教育督導制度的一個創舉。
教育督導的權威性主要來源于國家權力,通過國家權力的威懾力表現出來。但它的權威性并不是單一的,還要受到許多其他方面權威的影響。因為教育督導也具有一定的專業性,關于教育督導方面的理論研究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體系,對于教育督導的發展也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也形成了一定的權威性。
2.合理界定教育督導機構的地位與性質
督導是一種監督檢查機制,也是一種導向機制,一流的督導體系"至少應該做到兩點。其一是監督檢查有力,即"要有權威"有公信力"有影響力。其二是"評價準確"導向正確。要做到監督檢查有力"督導機構必須盡可能做到客觀"不受或少受其他因素干擾,因此"督導機構要相對獨立,要做到評價準確、導向正確,督導就要盡可能專業化,所以,一流的督導體系要求把督導機構界定為一種%相對獨立的專業化的機構。
3.要堅持以督學為本
從本質和長遠來看,教育督導必須以督學為基本職能,教育督導部門擔負著保障素質教育順利實施的使命。各級教育督導部門必須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加強對中等及中等以下各類學校的督導評估,推動學校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必須進一步完善中小學督導制度,全面扎實地推進素質教育。教育督導機構在開展督導評估時,不能僅僅是監督檢查,還有更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加強指導。并且這種指導應該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既有貫徹方針政策方面的指導,也有工作方式方法和管理水平的指導。要使被督導單位通過評估,真正認識到自己工作的不足,并追本溯源,找出差距,然后認真加以改正,接受監督,使其工作質量有所提高,從而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穩步地向前發展。
二以科學發展觀的思路發揮教育督導的職能作用
1.創新督導導向功能,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是教育督導的重要工作。長期以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困擾,一些學校出現了違背教育規律和法規的辦學行為,這就要求我們在督政的同時始終關注對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督導評估,堅持正確導向,發揮好創新的評估機制和科學的評估體系的功能,開展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重點內容的中小學辦學水平和綜合質量評估工作,以對每個學生全面負責的態度,為學生主動發展創建最佳條件和環境,使所有的學生都走向成功。
2、創新教育督導制度,加強督導隊伍建設
創新督導制度,加強教育督導部門自身建設,直接關系到督導工作的水平和效益。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為推進教育政策的落實、加強教育發展、提高辦學水平、保證教學質量和人才質量,就必須建立一支既熟悉教育規律又能勝任工作的督導隊伍。要加強督導人員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培訓,各級教育督導人員要努力增加服務意識,要為教育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為學校辦學引路護航、提供優質服務。
3.督導與課改并駕齊驅前行
新一輪課程改革是黨和國家作出的重要戰略決策。《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強調:“加快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通過課程改革,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素質。保證黨和國家有關教育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和教育目標的實現,是教育督導部門的重要職責。對于課程改革這一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戰略決策,教育督導部門不能不給予“關注”。
新一輪課程改革,是一場反映時代精神的教育觀念上的革命性改革。秉持開放、民主、創新的理念,是課程改革的靈魂。所有參與課程改革的領導和教師必須明確和樹立上述理念,并用于指導課程改革實驗工作,是這次課程改革成功的前提。因此,對課程改革實施情況的督導首先要看是否樹立了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通過督導促進教育觀、課程觀、教學觀、評價觀的轉變。
4.建立督導雙方的伙伴關系
對學校來說,則應把督導評估當成學校發展的契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督導工作中去。要做到在督導全過程中,學校、督導者雙方互動,共建“合作伙伴”關系。英國的經驗也表明,“形成性教育評價制度的成敗取決于學校和教師在評價過程中的坦誠和參與程度。”
實質上,形成性評價是在鑒定性評價基礎上的一種發展。鑒定性評價重在建立規范,發展性評價重在超越規范、創建特色。合乎標準是對于所有學校的基本要求,而個性化發展則是在達標的基礎上的更高的目標追求。形成性評估不是不要規范,而是“從心所欲不逾矩”,標準和規范已經內化在學校的發展之中。
5.建立教育督導公報制度,改善行政管理
教育督導部門是教育行政工作中一個重要的行政監督部門,依法開展貫徹執行教育法規和方針政策的行政監督,賦予了它特有的權威,但這一權威還必須建立在督導評估結果的科學性、客觀性、公正性上。對督導評估對象的督察不僅要排除權力和感情因素的干擾,而且要敢于把客觀的情況反映出來。為此,督導評估的結果,除了作為獎懲依據外,還要定期地向社會公布。近年來,一些地方不斷地將各種專項督導評估結果及時發表督導公報或通過地方報刊予以公布,以其客觀公正性贏得了社會廣泛的認同,既有力地推動了工作,也樹立了督導工作自身的權威。因此,各地都應該建立督導公報制度,定期公布各種督導結果。這既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理念,也有利于為政府決策和教育行政部門加強管理提供意見、建議,而且還有利于使督導結果透明化,便于社會監督。
參考文獻:
- 上一篇:油脂的化學教案
- 下一篇:市場經濟法制研究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