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9 05:58:00
導語: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幾年來,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豐富多樣,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
1.時代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時展對高等教育的內在要求。把握時代的特點,最大限度地適應社會發展和高校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時代性的鮮明體現。時代性要求我們,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要積極適應我國的國情,要積極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需要,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形式,以此為出發點,來構建新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體系。
2.科學性。堅持以馬列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為指導,對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斷變化和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研究和總結,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適時變更自己的活動方式方法。在工作過程中,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講真話、講真理,尊重工作對象思想發展的客觀規律,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率和有效度。
3.主體性。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高校學生的主體意識、參與意識進一步增強。這就在客觀上要求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更要尊重他們的主體性,始終著眼于學生自我教育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確保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
4.權威性。在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權威性更加突出。學生心目中的政工干部要有較高的權威性,即要有高尚的政治品質、良好的職業道德、合理的知識結構,有很強的科學分析形勢、獲取思想信息、有效宣傳鼓動、善于個別談心、廣泛組織協調的能力,既要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專才,又要成為知識經濟條件下貫通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通才。這樣才能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崇高的威信,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5.社會性。在當今時代,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必然導致單一的社會組織體系和人際交往方式的打破,社會的橫向聯系迅速發展,與此相適應,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方法運作上,必將呈現出社會性的特點,是一個面向社會的開放式體系,而且是多渠道、多層次的,既明確分工又相互配合。高校內部黨政工團齊抓共管,高校與家庭、群體、社團、社區交互貫通,政策法規、圖書報刊、廣播電視、文學藝術等相關領域整體聯動,政工干部、專家教授和社會化教育機構的力量互相配合。這不僅有助于消除“盲區”和“空白點”,而且會形成共向合力,實現全方位的引導。
6.科技性。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先進的手段,新形勢下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方法上必將依靠科學技術發展自己。特別是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被充分利用,一方面能夠建立起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信息渠道和網絡,另一方面,可以把互聯網作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陣地,這一新的載體使大容量的、內容健康的、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工作信息迅速得到傳播,擴大積極影響,抵御消極影響,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輻射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7.務實性。新形勢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必須根據學生的思想實際,講求務實性。要從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和與他們關系最密切的問題入手,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聯系起來,循循善誘,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他們的心坎上。工作要有目標、有規劃、有措施、有檢查、有落實,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
二、探索和尋求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
1.課堂傳授的方法。即以“兩課”教育為主渠道,專業教學為滲透,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堅持通過“兩課”主渠道,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列主義、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的教育,堅持鄧小平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課教學。堅持寓教育于各科教學之中,結合專業課的教學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人文素質教育和科學道德教育。
2.黨團活動的方法。即通過學校的黨團組織在開展各種活動中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學生黨章學習小組、業余團校、學生干部培訓班、學馬列小組、學生“鄧研會”等為載體,使黨團的思想教育覆蓋比較廣的層次和群體。黨組織抓緊抓好學生黨員發展工作,把重點放在教育培養上,精心做好入黨前后的教育培養工作。
3.第二課堂活動的方法。作為高校課堂教學有益補充的第二課堂活動,既是學生進行專業技能訓練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陣地。以學生自愿組織參加的各類社團為依托,采用各類學生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方式以及舉辦藝術節、學術研討、知識講座、讀書活動、演講、影視評論等形式,既豐富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同時又增強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滲透功能。
4.社會實踐的方法。社會實踐是培養高校學生優秀思想品德的有效教育方法。即通過參加公益勞動、社會調查、社會考察、社會服務、勤工助學、軍政訓練、掛職鍛煉等各種社會實踐,使學生通過實踐對理論知識有深刻的體驗和理解,使之真正轉化為他們的認識和信念。
5.環境熏陶的方法。環境可陶冶人,環境可規范人,環境可感化人。這一方法就是要力求創設一個具有時代氣息、高雅文明的校園文化環境,如:校園的綠化、走廊文化、櫥窗畫廊、電視廣播、社區管理、校園環境衛生、生活設施和條件的改善等,以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影響力,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健康發展。
6.現代科技的方法。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新的科技手段開始不斷進入思想政治工作領域。作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同樣應當關注大眾傳播媒介、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等現代信息科學技術以及心理測驗與咨詢等現代心理科學技術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影響。積極開發這些科技手段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務,發揮其長處,提高育人實效,這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創新的一個重要方面。如就心理咨詢而言,目前已在全國很多高校中蓬勃展開,各類心理咨詢機構相繼成立,咨詢人員的隊伍也在不斷擴大,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補充、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總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創新,是時代賦予的新課題,要完成好這一課題,特別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研究新情況,把握新特點,采用新方法,必須提高自身素質,勇于實踐探索,總結新經驗,探索和尋求新方法,并將其寓于工作之中,體現在效果之上。
參考文獻:
[1]張德寧.提高職業院校德育實效性的探索[J].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04).
[2]張書欣,許振興.淺談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考評機制的創新[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04).
[3]陳紅梅.淺談高職院校“兩課”教育與專業的融合[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6,(07).
【摘要】為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本文分析了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特點,探索和尋求了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的符合規律性、富有時效性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
【關鍵詞】思想政治學生方法創新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要真正體現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充分發揮其作用,必須探索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特點,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創新上下功夫。
- 上一篇:公安教育改革分析論文
- 下一篇:地方教材研發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