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態學原理管理住宿生初探

時間:2022-05-06 04:06:00

導語:利用生態學原理管理住宿生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利用生態學原理管理住宿生初探

論文摘要:和諧的生生關系對學生的成長影響很大,同學之間能和睦相處,關系和諧,可以促進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本人針對住校學生生生關系出現的不和諧音符,運用生態學原理,進行調適,作了初步的探索。

關鍵詞:住校生生生關系生態式管理

一、寢室中發生的故事:生生關系的不和諧音符

故事1:一個中學男生的敘述:害怕被同學誤解

我的一位同學說我偷了他的100元錢,并和另外兩名男生在寢室里偷偷地議論我,說我家里如何如何窮,經常交不起學費。其實我根本沒有偷東西,即使家里再窮,我也不會去偷別人的錢,但是對方不聽我的辯解。就這樣,我害怕同學會繼續數落我,又害怕老師也不理解我,更害怕老師和別的同學誤以為我是小偷,用異樣的眼光看我,瞧不起我,不理我,要是被學校知道,還可能處分我。我很害怕,又緊張。我不知道怎樣才能洗脫我的罪名。這是周記中我看到的一段話。

故事2:一個中學男生的敘述:因為同學的計較而爭吵

我這人平時生活很有規律,洗漱動作麻利,不會與同學因為洗漱中的矛盾而爭吵,但是我有一個壞毛病,就是晚上一睡就會大聲地打呼嚕。等到其他同學躺下,我已經開始“工作”了。吵得其他同學根本無法入睡。有一天,我感冒了,由于呼吸不暢,我睡不著,同寢室同學說:“怎么沒聽到聲音呢?”我火了,“吵什么吵,被你們吵得睡不著了”。“只許你吵我們,你天天晚上吵得我們無法入睡,你就好意思啦。”幸虧有人勸說,否則難免一場爭斗。我很苦惱,他們為什么這么恨我,向老師提出要把我換到別的寢室去。其實我很無奈,我知道同學關系不好的根本原因是我打呼嚕每天吵得同學無法入睡。

故事3:一個中學女生的敘述:因為同學關系緊張而焦慮

我現在不想住校,在寢室里,我沒有什么朋友,有時候,別的同學在一起說話聊天,故意背著我。大家好像都聯合起來對付我;看到同學之間互相說對方的壞話,有的班委跑到老師那里打小報告,我也覺得很沒意思。前不久,我因為一點小事和一個同學吵了一架。我承認自己脾氣不好,總和同學吵架,可是我覺得同學也不理解我,有時我會主動找老師說話,她們卻說我拍老師馬屁。我很孤獨,不知道怎么才能和同學好起來。

故事4:一位寢室長的敘述:熄燈、閉嘴總不能同步

每天晚上到了熄燈時間,老師就會在寢室門口巡視,檢查并督促同學們及時上床睡覺。老師走后,同學們便在熄燈后小聲講話,有時也會講到很晚。即使寢室長提醒也沒用,有時熄燈后還磨蹭著搞這搞那的,不肯及時上床睡覺,同學還會說:“老師還沒來,慢慢講,反正不會扣分的。”總要等到老師來了才肯停止。

二、住校學生生生關系的生態學分析

故事1中的男生,因為家境比較困難而被同學瞧不起,甚至是人格上受到侮辱。他在班級社會群聚性所處的生態位比較低。他由于家庭的經濟困難的原因,總是比較自卑,但是,他并不是人窮志短,他很孤傲。

故事2中的同學因為沒有向同學說聲抱歉,沒有得到同學的寬容,從而與同學發生激烈的爭吵。該同學的鼾聲對以及鼾聲影響的態度,要在其他同學所能承受范的圍之內,否則就會發生激烈的沖突。這符合生態學中的耐度定律,即,各種生物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各種生態因子都有自己適應范圍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圍內主體能很好發展,否則將走向反面。

故事3中的女生因為不合群,也就是與同學的信息交流太少,又很渴望與同學有正常的信息交流。因而總是感覺到同學關系緊張而焦慮。生態鏈中,最重要的是物質與能量的流通,生生關系中,最重要的是信息的流通。

故事4的寢室長,非常的循規蹈矩,也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是老師最喜歡的類型之一。如果再進一步的追問——學生為什么要聊天?他們聊了什么?那么,就不難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生態學的基本原理

生態學的觀點認為:生命個體的成長是和環境因素相關聯的,環境因素也可以是其他不同物種的生物。生命的生長是靠不同生物之間的共生和互生來支撐的,共生互動賦予生命機體自我生長的內在動力。有利的生態環境可以促成個體的健康成長,可持續地發展。

根據生態學的原理,用“生態智慧”,對住校學生進行生態式管理。它不同于工業化管理。工業化管理給每個人(或每個小組)規定了具體的規章和任務,等級化、封閉性是其典型的特征,這雖然提高了效率,但卻扼殺了人的生命,扼殺了人的發展的可持續性,阻礙了人與人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阻止了創生的可能性。而生態式管理,強調整體性,注重系統中個體之間的關聯,個體之間的相互影響,追求整體功效;強調個體在整體中的平等性,生態系統中生命個體都是平等的,打破等級制;打破了封閉性,注重相互作用,注重發展的可持續性、可創生性;強調組織、個體的自我自主的生長性。

因此,運用生態學的基本原理來調適住校學生生生關系,應遵循的原則是:

第一,規則不能太多,太細,要保留一定的能夠讓自己自覺選擇行為的余地。

第二,提倡自己給自己制定規則,或者規則的制定要體現民主參與的原則。譬如強調班級管理以建設班級文化為重點,強調師生的密切配合,由教師主建、師生共建,到學生自建。

第三,規則自身必須是開放的。隨著教學系統與各種外部環境的信息交換,教學制度規范也要作相應的調整和變更,這樣才能有助于實現教學的善。

第四,建立多樣的、立體的組織系統。通過多樣的組織體系,讓更多的可能性得以涌現。當然,多樣的組織體系,需要有相應的分工。但是,這種分工不是要重新搞科層制,而是要構成網絡式的溝通關系,促進相互作用,使它們通過信息的溝通而不斷交融、對話,這不僅使得創生有了可能,同時使得教學生活立體化、豐富化。

四、運用生態學原理的初步嘗試

晚上講話怎么辦?對于她們,我采用過多種方法,第一種:誰晚上講話,誰就通校一周,這樣的做法有的家長極力反對,會找出種種理由,要求不通校。第二種:誰講話誰扣分,結果是誰也不會承認自己說話,寢室長說了,就會遭到同學的反目,干脆有人說話,每次就寢室長承認自己說話,搞得同學關系很糟。第三種:一人講話,全寢室同學都扣分,采用捆綁式,這種方法,對有的寢室有效,但對于扣分多的寢室卻基本無效,反正已經扣那么多了,就隨便扣吧。

我經過了解和分析同學平時聊天的內容后,總感覺堵不如梳。我對同學們聊天的時間做適當的調整,就是提前5分鐘熄燈;對他們想聊的話題做適當的規定和限制,就是由同學自己提出想要聊的話題,提前確定好并排序;聊天時每位同學要提前做好思考和準備,充分發表陳述自己的觀點;有興趣的同學對每次聊天的場景進行記錄。

本來,就寢前的閑聊會帶來一系列的副作用——扣分、影響休息、早上遲到、上課無精打采等等。現在,“閑聊”變成了睡前的一項重要活動,變成了有組織、有主題的論壇,是鍛煉口才、交流思想、訓練思辯的場所。

寢室紀律怎么制定?學校有一系列的規范、制度來約束住校生的行為、紀律。我總是在讓學生學習的時候,充分讓學生參于、自己給自己制定規則。規則中都保留一定的能夠讓自己自覺選擇行為的余地。并不斷在使用規則時作必要的調整和修改。

附我班的寢室制度:

1、早晨按時起床,準時到班級,能夠自覺完成自己在寢室的清潔工作。

2、住校生必須在規定的寢室,床鋪就寢,未經學生處老師許可,不準私自調換寢室和床位。

3、同學之間友好相處,包容別人的小過失,正確處理同學們的摩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謙讓、爭創文明健康的生活。

4、每天按時熄燈就寢。熄燈后不講閑話、不點蠟燭、不用手電筒照明、不準大聲喧嘩。

5、禁止賭博、喝酒、吸煙、私裝用電器。

6、每天起床后要疊好、整理好床鋪,日用品要放置整齊、干凈。嚴禁向窗外亂倒臟水、亂扔臟物。

7、未經準許不能私自拿他人東西。

8、上課期間寢室應及時上好鎖,加強防盜意識。

9、不準私自留他人在寢室過夜、不準私自在校外過夜,雙休日留校必須辦好有關手續后方可留校。

10、要愛護寢室公共財物,如有損壞,照價賠償。

最后,全班住校同學在倡議書上簽名,表達自己對重塑自我的決心。

希住校同學自覺遵守,違反者將視情節給予批評或相應的紀律處分。

參考文獻

1、時蓉華《社會心理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

2、馬爾特比《生態系統管理科學與社會問題》科學出版社2003年3月

3、裴鐵璠金昌杰關德新《生態控制原理》科學出版社200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