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專學校英語教育論文
時間:2022-10-11 03:44:49
導語:高職高專學校英語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客觀因素對英語教學的壓力
1.學校的專業性。高職高專教育注重培養的是在技術、生產、管理、服務等領域擁有專業技能的高等應用性人才。因此很多時候,學生自身很容易就忽略對于英語水平的提高。而英語課程在非英語專業的系別中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很多學校提出“注重專業課程”從而忽略了公共課程的重要性,這也從另一方面導致英語教學在高職高專教育中面臨窘境。2.傳統的教學模式。目前在很多職業院校中,課堂教育模式仍舊是沿襲以往的照本宣科的模式。課堂互動少,在教學中,老師只是依照課本內容進行講解,并不注重知識拓展。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低下,在上課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開小差,困倦等現象。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是減弱,使得英語教學過程變得索然無味,從而大大降低了知識吸收的比例。英語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抓好側重點,對于難點疑點進行詳細分析。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則對此并無著重,因而學生即使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也很難分清知識點的側重點。3.教學硬件設施。多媒體教學在現如今的課堂教學方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學生的興趣。但是在很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中,卻忽視了多媒體在課堂中的應用。教師往往都是對著書本講解單詞以及課文,沒有創新和特殊的方式,容易使學生覺得枯燥無味,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英語教學的效率。這是教學中的一大盲點。4.課后活動的缺乏。很多高職院校除了在日常課程中安排應有的學時之外,在課外并沒有開展任何以英語為主題的校園活動,沒有很好的激發學生對于英語的熱情和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二、針對困境提出的解決路徑
1.深化教學改革。高職高專院校應該深入學習《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依據大綱規定,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僅僅只是依舊課本知識進行講解,而且從聽力、口語、書寫、寫作、翻譯等方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考慮到高職院校學生入學英語水平的差異,教學分A、B兩級。學校應依據學生的自身能力,實行分級指導。隨著水平的不斷提高,最終應使學生達到A級標準。更要在加強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重視培養學生實際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使學生成為能夠將英語學習知識應用到專業技能和生活中的實用性人才。2.提高對英語課程的重視性(1)若要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學校和教師首先應培養自身的技能。學校應做到重視英語學習在當今社會中的重要性,依據《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的規定,嚴格遵守教學要求,合理安排教學時長,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完成教學目標。(2)注重教師的培訓,為教師提供進修的機會,使其具備相應的基本知識。學校應同時注重建立健全的教師考核機制,建立外聘信息網絡,精益求精,在有限的教師資源中選取具備高水準教學能力的教師,使學生能夠在規定的教學學時中學到充足的知識。(3)教師自身也應擴展知識面,提升教育水平,增強自身的教學能力,注重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查缺補漏,確保學生學習過程中所學習的知識點都能融會貫通。3.開展多樣的課堂教學方式和課后活動(1)高職高專院校應該更注重英語教學的應用性。學校應利用網絡上豐富的資源為學生提供學習所需要的資料。使用多媒體教學,讓課堂變得生動形象。利用幻燈片等教學手段,集圖片、聲音、文字于一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本變得立體、生動。(2)摒棄以往傳統的教育模式,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重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增加趣味性和樂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采用提問的方式,使學生學會自我思考,主動思考,增加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3)開展豐富的課后活動。為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學校應利用課后時間舉行多種活動。例如英文歌曲大賽,英文詩歌朗誦大賽,英文辯論賽等等。這樣做到既不浪費學生的課余時間,又可以讓他們在活動中體會到英語學習的快樂,同時提升了自身的水平。4.培養學生自身的積極性和意識。學生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自身的意識對于學習有著能動性。學生自身應該意識到英語學習在當今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在提高自己專業技能的同時加強英語水平,這樣才能成為被國際社會所用的全面發展綜合性人才。
總之,英語學習在如今的現代生活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高職高專學校作為為社會輸送專業人才的學府,其教育者更應該注重培養高職高專學生的綜合能力。無論是學校領導班子還是教師,都要依據現行的教育體制不斷進行自身改革,為學生學習提供更好的平臺,為社會創造更多高水平的國際性專業人才。
作者:王清華單位:川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上一篇: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論文
- 下一篇:基于演繹邏輯的圖書館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