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意識探討

時間:2022-05-09 03:58:53

導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意識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意識探討

摘要:依法治國是我黨領導人治理我國的基本戰略方針,在全國推進依法治國,構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我國的戰略目標之一。強化大學生的法治意識,提高大學生的法治信仰,是全面提升我國依法治國進度的里程碑。本文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深度探究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域下,我國大學生法治意識存在的問題,提出大學生法治意識培育路徑。

關鍵詞:依法治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法治意識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法治理念培育和踐行,是幫助我國大學生解決信仰問題和大學生法治意識薄弱的關鍵,大學生法治意識的提高,不僅有助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行,還能幫助大學生實現角色變化,提高大學生對法律的認知,維護我國法律的威嚴,讓大學生信仰法律,利用法律與犯罪行為進行斗爭,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法治意識培育非常重要。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法治意識培育的重要性

(一)法治意識的概念。“推動全社會樹立法律意識”,是我黨在第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提出的我國構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戰略目標,如果公民沒有法治意識,那么法律的權威將無人可以保衛,法治國家也只是說說,永遠無法實現。現如今,中國雖然已經有了相對健全的法律體系,可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等等現象還是時有發生,并且更糟糕的是很多大學生對遵法、用法和護法的意識都不夠強烈,對大學生進行法治意識教育已經迫在眉睫。目前,我國的法治主要依靠法律來解決一切問題,但法治與法制有著根本上的區別,法制指的是一個國家的法律制度與司法憲章等等,這是一種靜態的,而法治說的則是包括靜態的法以外還包括立法司法行政執法和守法活動等等。法治的功能非常豐富,法制能夠保障公民的權益,還能以制度形式保障社會的良好運轉。(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完善和健全是和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提高和優化在一起的,能幫助人民明確法制意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確立,是我國在長期的社會主義發展中通過不斷地完善孕育而出的,在我國第十六屆六中全會上,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被首次提出,這個宏大的戰略目標準確地提出了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來幫助中國全民族奮發圖強,成為人民提高法制意識的精神紐帶。我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曾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興國之魂,是決定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方向,一定要加強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導我國的社會潮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我們的社會共識,正是在這個基礎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和群眾的多方面分析,最終確定了提倡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關鍵詞。(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法治意識培育的重要性。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與大學生道德統一。大學生,作為我們國家未來的希望,整個中華民族的未來,作為泱泱華夏的建設者和繼承者,必須要加強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價值觀中法治的意識。法治中包含著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等等多個方面,法治不僅是規則之治,還一定要是良法之治,而這個良,不能僅僅是道德上的善良,還應該是價值上的優良,良法必須是反映我國百姓意志和利益的,符合價值追求的,符合社會規則的,能夠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是提升法治意識的重要手段。法治的重要性不僅僅是上文所述,法治依然是我國的興國之魂,但如果大學生對法治的意識不高,對法治的擁護度不夠,沒有將法治看作是信仰,那么一切都只能成為空談,因此,我們必須要讓大學生能夠注重法治,信仰法治,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便是幫助我國大學生提高法治意識的重要手段,通過我黨的不斷努力,目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熱議的重點,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非常廣泛和權威的影響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比單純的法治更容易被目前我國的大學生所熟知和接受,因此,想要提高大學生的法治意識,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權威和影響力作為幫助,能夠更好地讓我國大學生以最快速度了解法治意識,提高法治意識,推動我國未來的依法治國發展,提高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公民意識以及規則意識,幫助他們以國家主人的身份加入到國家的建設之中。

二、大學生法治意識存在的問題

法律知識是法治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隨著我國的法律被不斷完善,各項條款逐漸豐富,大學生的總體法律知識也應該得到對應的提高,但截至現在我國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都不夠理想。(一)大學生法治意識淡薄。法律知識作為法治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大學生連法治基礎知識都不能完全掌握,那么想要提高大學生的法治意識將更是難上加難,而且如此的環境也必將造成大學生法治意識淡薄的情況。法律知識作為法治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上文所言,大學生法治意識的缺乏,同樣也導致了大學生從內心對我國法律產生了一些錯誤的觀點,這些觀點也是造成大學生法治意識淡薄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這些錯誤的法律觀點主要體現在:一,權法不分家,很多大學生認為當前的中國,權大于法;二,違法與犯罪,道德與法的邊界線掌握不清,由于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淡薄,導致了很多大學生無法分辨違法與犯罪,這也是大學生法治意識淡薄的原因之一。比如,權力大的犯罪分子,總是能用權力逃脫法律的制裁,犯了相同過錯的罪犯由于家庭背景不同而判刑差異巨大。(二)法治教育課程不受重視。高校大學生經常只注重專業課程,對與專業課程無關的課程或者基礎課程忽略度極高,導致很多時候都是到了考試學生們才會臨時抱佛腳的應付了事,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們根本無法將法律基礎課學好,更不要說擁有扎實的法律基礎知識,而且不僅是大學生的問題,除了法學院,很多高校對法律基礎課也是毫不在意,甚至老師都不能夠充分掌握法律基礎知識。(三)學校法治文化建設落后。根據本人的深度對比,我國高校目前的法治文化構建非常不平均,政法等相關學科的學院在法治建設上要明顯高于普通學院,特別是在與法治相關的物質文化構建上,這一點體現得尤為突出。大部分高校的文化建設重心都在推崇學生積極進取,努力學習書本知識,主抓實踐理論二合一,精神道德方面大多忽略不計。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域下大學生法治意識培育路徑探析

(一)樹立法治信仰。信仰能夠帶領一個人前行,引導他的行為和他的習慣,是擁有信仰的人的行為指南。法治,就是一種可以成為人們心中信仰的東西,而所謂的法治信仰,就是人們對法律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再融合社會的實際情況,最終產生的一種對法治的接受、依靠和認同,并且利用法治來引導人們的行事規范以及價值觀。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上文所述中我們就已經了解到,是我黨推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鼓勵民眾積極向上,促進各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可以說是一種信仰。(二)重視法治教育課程。如果我國的大學生能夠將法治看作信仰,那么不只是大學生,我國全民的法治意識都將得到提高,而想要將法治變成大學生的信仰,則需要重視法治教育課程,從法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兩個方面入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法律為輔,依靠目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我國的強大影響力和號召力,將法治思想深入到課本之中,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課上反復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和含義,讓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法治有初步的認識和好感,最好能達到信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再依靠律法基礎課的知識普及,減少有損法律權威和公正的事件作為輔助,改變大學生對法律的錯誤觀點,從而最終讓大學生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入法治,并且信仰法治,從而提高大學生的法治意識。(三)加強法治宣傳陣地。我國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傳統的人治思想已經根深蒂固,再加上如今社會上的一些負面事件,更是讓大學生對于法治不感興趣也不抱希望,所以想要提高大學生的法治意識,應當從目前我國影響力最大,大學生信任度最高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手,通過不斷宣傳社會主義法治的優秀性,依靠社會各方的一致努力,例如媒體宣傳,地方活動,學校活動,網絡傳播等等,加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了解,從大學生身邊的生活和微小細節入手,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采用滲透和潛移默化的手法,讓大學生相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利用大學生目前較為追捧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特點,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宣傳法治,這樣不僅減少了讓大學生直接接觸法治的阻礙與難題,削弱大學生對法治的不信任性和抵抗性,還能加強大學生對法治的重視,因為目前我國大學生在為人處世上相當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我追捧你,所以我相信你,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法治,將比單純的法治更能讓大學生重視。

四、總結

法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法治的核心與靈魂,想要提高大學生的法治意識,高校應加強法治教育課程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不斷提高法律的正面性和公正性,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學生的法治意識。隨著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斷更新,為了我們的每一個重要改革有理有據,我們一定要加快推進依法治國的速度,而大學生作為祖國的棟梁與希望,作為推進法治進程的中堅力量,大學生的法治意識強弱,將直接影響我國法治建設的總體進度,因此,我認為提高大學生法治意識已經迫在眉睫。

[參考文獻]

[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郭明飛.網絡發展與我國意識形態安全[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3]謝小娼等社會主義核也價值觀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4]曲風.社會主義核也價值觀學習讀本[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4.

[5]何勤華.法治的追求:理念、路徑和模式的比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6]譚智傘法治與社會和諧[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

[7]陳俊宏.中國特色牡會主義理論體系核也觀點解讀[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1.

[8]鄭承軍.理想信念的引領與建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李麗萍 單位:順德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