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科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探索
時間:2022-03-15 10:25:51
導語:商科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已成為當今社會對高等教育發展提出的新要求。通過分析商科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素養要求,以工商管理專業為依托,重構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并提出了完善商科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手段。
關鍵詞:商科;工商管理;創新創業
一、引言
黨的“”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以及“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的發展戰略。在2018年出版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工商管理專業國家標準中對于創新能力給出了明確要求,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要求具有較強的組織溝通能力與探索性、批判性思維能力,不斷嘗試理論和實踐創新。至此,本研究研討商科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素養以及提出構建商科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路徑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
二、商科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素養要求
商科專業一般是指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商科專業所培養的學生就業和生存的環境是錯綜復雜且隨著國際經濟形勢不斷變化的經濟管理領域。這些不僅能為商科人才提供創新的機會,同時也提出了不斷創新或再創業的要求。對企業來講,商科創新創業人才應是在充分研究現實的“人”和“企業”的基礎上,識別和發現商業機會,能夠將現有的商業機會轉化為商業模式,能夠為企業持續創新或者創業注入活力和提高效率。筆者結合商科專業人才培養和創新創業能力塑造的相關文獻,梳理商科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素養如下圖所示。
三、商科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現狀分析
1.學生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認可度低。以G校為例,根據最近兩年校外第三方機構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報告反饋:2015屆畢業生對學校提供的“五種能力”教育的成效贊譽度排序為:實踐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就業創業能力和創新能力;2016屆畢業生對學校提供的“五種能力”教育的成效贊譽度排序為:跨文化交際能力、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就業創業能力和創新能力。可見,學生對于就業創業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認可度較低。2.創新創業課程開設與管理環節尚需完善。在商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方面,創新創業類課程缺乏且與專業知識融合度不高,同時帶有學校烙印的校本創新創業課程缺失。創新創業類課程設置較少且處于零散和單干的狀態。創新創業教育不是孤立的教學內容,應與其他專業課程以及專業知識之間存在著交叉和聯系,在專業課程講授中有意識地嵌入創新創業教學,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投身創新創業實踐中去的熱情。在創新創業教育管理環節方面,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尚停留在部分課程開設與講授層面,對于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教育后的素質和能力的測評等環節尚未建立。3.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學術化傾向較為濃厚,教學手段尚需改進。以G校為例,商學院開設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師的教育背景和經歷大多是從高校到高校的過程,在企業或行業的工作經歷較少,也缺乏國外相關專業的留學經驗。受教師職稱晉升體系的影響,教師的教學與研究均較為理論化,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停留在理論層面,實踐體驗較少,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培養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尚需改進。教師課堂講授中研究式教學、案例式教學等模式開展并不深入,引導學生用研究的態度和方法進行學習和解決學習中的問題,重視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分析、討論現實中成功和失敗的創新、創業事例等方面不夠突出。
四、商科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完善
1.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一方面,以工商管理專業國家標準為藍本,結合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推進商科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合,優化課程設置,挖掘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在講授專業知識中滲透創新創業教育。面向全體商科專業學生開設創業基礎、就業創業指導、創新管理、戰略管理、投資管理、創新創業文化與倫理、商業數據分析等方面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建設由淺入深、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群。另一方面,加快創新創業教育優質課程信息化建設,推動《創業管理》等課程建成資源共享的慕課、視頻公開課等在線開放課程,打造校本化創新創業課程。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教師聯合企業人員編寫具有科學性、先進性、適用性的創新創業教育重點教材。2.強化商科專業實踐教學環節。整合校內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以創新創業大賽、模擬參賽、創業游戲、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等形式,強化實踐教學環節。結合團中央的挑戰杯、廣東省“攀登計劃”項目、廣東省創新創業計劃訓練項目、創業大賽以及學院創業技能挑戰賽等內容和要求,在教學中以專題講座、比賽觀摩、獲獎選手經驗分享等形式設立創業比賽專題和商業策劃專題,引導商科專業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和創新創業相關知識,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和加強創業能力的培養。鼓勵學院教師指導學生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通過項目建設形式,促進大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結合培養商科大學生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品質的內容,通過以應用為目的加強理論課的教學、以競賽帶動實踐教學、實踐教學與崗位技能培訓相結合、產學研合作促進教學等方式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教學體系的建設。3.整合資源,搭建“教師+”導師資源庫。整合校友和社會資源,建設一個融合社會和企業需求、投資人、創業項目、創業人才等方面的基礎數據庫,通過拜訪創業校友,專題采訪創業人物,收集報刊雜志上的創業故事,形成商科專業適用的創業案例庫,供教學和研究使用。構建“教師+”導師資源。商科專業應廣泛聯系創業校友,嚴格遴選,建立創業講座師資庫,邀請其中的創業精英開設創業講座。邀請創業專家對參加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的學生進行專題培訓,提高學生的創業技能。商科專業應積極與創業培訓專門機構合作,提升創業教育的實效性。每年舉辦創業大課堂,以“知名創業家分享、大學生創業團隊展示、創業辯論”等形式定期邀請創業企業、創業達人為學生提供創業經驗分享,向學生講授實用型創業知識,并在創業政策和創業實踐上提供創業指引與幫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趙公民,武躍麗.商科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構建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
[3]藺琛.談商科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構建[J].企業導報,2015,(20).
作者:許志超 單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上一篇:建筑施工管理質量監督措施
- 下一篇:公路工程計量支付與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