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管理質量監督措施

時間:2022-03-15 10:23:22

導語:建筑施工管理質量監督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施工管理質量監督措施

【摘要】主要研究了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在對建筑工程進行概述的同時,分析了質量監督工作的內容,指出了建筑施工工程質量監督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有效解決措施,旨在提升建筑施工管理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水平。

【關鍵詞】建筑施工管理;工程質量;質量監督

1引言

隨著我國建筑事業的不斷發展進步,建筑行業的發展規模也隨之擴大。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建筑工程項目質量的規范化監管工作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內容。但是,在現階段的質量監管工作中,部分監管單位在質量監管過程中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亟待整改。基于此,針對建筑施工管理中加強工程質量監督的措施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建筑工程質量監督

2.1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概述。隨著我國城鎮住房壓力的增加,中高層建筑的數量也隨之攀升,為了滿足人們越來越高的居住需求,建筑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工作也逐漸成為社會公眾關注的核心問題。在進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監督的概念解讀時,可以將其定義為:嚴格按照國家頒布的相關法律及工程設計標準制定的一套工程監管方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針對項目質量及項目施工安全進行管控[1]。2.2建筑施工管理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內容。一般情況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工程施工項目作業程序的登記工作;(2)工程施工所有資料的匯總工作;(3)項目作業圖紙的審核工作。該類工作任務的執行均比較煩瑣,作為工程質量監理人員,必須將該部分監管工作落實到位,才能確保后續施工過程中每一作業環節的順利推進,最終提升工程竣工驗收質量。

3建筑施工管理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存在的問題

3.1工程施工標準不統一。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開展期間,部分施工內容比較復雜,為了保障工程施工質量,會對外聘請專業的施工團隊參與施工,由于部分聘請方與原本施工方之間的施工標準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2],并且在施工項目招標工作開展期間,部分企業之間的工程評價標準不統一,如果盲目將工程項目承包出去,由于部分參與施工的單位未經過招標單位審查,因此,其施工標準與實際施工標準之間存在差距,此種問題的出現很容易導致施工單位對規范化質量管控工作的不重視,從而造成工程項目質量降低。3.2項目質量監督人員自身素質有待提升。在工程施工現場中,項目質量監管人員自身的綜合素質對工程最終的竣工驗收質量具有極大的影響。在我國,部分比較小型的建筑企業開展的工程質量監管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其中,比較重要的因素是質量監管人員卻并未意識到自身的不足,造成監管中原本能夠糾正解決的問題,失去最佳解決時間,導致施工質量受到影響。另一方面,施工人員在技術應用方面存在不足之處,主要是由于缺少接受專業技能培訓的機會,致使個人的施工技術無法實現提升,此類問題也亟待解決。3.3部門溝通即時性匱乏。在具體的建筑項目現場施工中,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意見溝通工作推進對質量監管效果優化具有重要促進作用。但在實際的施工質量監管期間,多數施工項目的設計單位與作業執行單位之間缺少必要的溝通,導致工程的質量監制主體單位不明確的問題出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質量監管規范及標準不明現象產生,最終使質量監管工作推進受到限制。

4建筑施工管理中加強工程質量監督的措施分析

4.1構建完善的質量監督管理法律法規體系。在構建完善的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法律體系期間,首先,政府部門需要完善有關工程質量監管法律法規,對市場發展狀況進行實地調研,促使法律制定內容符合當地建筑市場的發展形勢。其次,地方政府應充分將全國適用施工標準法律內容進行細化,提升其在施工現場質量監管工作中的應用效率,嚴懲施工期間存在的不規范施工問題責任人,通過令行禁止達到工程質量監制目標。最后,建筑企業應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從而為工程施工項目質量監督管控工作開展提供可靠依據。4.2提升工作人員整體素質的培養力度。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經濟水平的提升,工程項目監管工作的開展質量與監管單位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有直接聯系,同時,與職業道德之間也具有重要的關聯性。據此,作為建筑施工單位的管理人員,要提高內部質量監管員的專業水平。具體的培養方法為:(1)工程項目啟動之前,應提前圍繞工程施工進行質量監管要點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確保每位參與質量監管工作的員工都具備良好的質量管理能力;(2)積極構建完善的工程核心專業班底,充分為該班底輸送更具專業化能力的人才,為質量監管工作水平提升創設基礎條件;(3)為參與施工的技術人員提供知識學習平臺,為其預留足夠的發展空間。4.3注重部門之間的信息化監管平臺建設。自“互聯網+”時代來臨后,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項目預算、造價及現場施工管理工作中均通過應用該技術提升了施工管控效果。進行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時,積極應用信息技術就成為必然發展趨勢。具體而言,信息化平臺建筑具有以下作用:(1)進行施工現場質量監管時,可以在場內安裝24h不間斷監控探頭,借以實現對施工作業狀況的實時監控,使質量監管工作能夠有效落實;(2)及時更新施工現場的各類施工設備、質量檢測設備,促使其精準地檢測問題設備,提升檢測設備的使用效率;(3)各個施工部門之間通過互聯網實時進行施工數據共享,為施工質量提升起到保障。4.4優化現有建筑安全管理質量。現場施工期間,一方面要按照工程的施工要點進行施工方案規劃。作為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方,必須提前針對作業現場的擬建位置、尺寸等原始資料進行審核確認。另一方面,施工現場中,應實行封閉式管理,工程正式啟動前設置相應的隔離圍墻,固定出入口,定期將施工現場內制造的粉塵或生活垃圾清理出現場。除此之外,還應做好工程用電監管工作,要求每位施工人員必須穿戴相應的安全防護服裝、工具,確保施工安全。

5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在城市化建設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建筑企業的發展規模隨之加大。但是在這一發展基礎上的工程管理工作存在較多的質量監管問題,此類問題的出現極大地影響了企業未來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此時,企業的管理者在構建完善的質量監督管理法律體系的同時,還必須積極就企業內部質量監督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提升進行培訓,如此真正加強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水平,最終為我國整體的建筑工程事業發展能力提升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徐世彪.建筑管理中加強工程質量監管的相關措施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15(6):116-117.

【2】楊玉琦.探究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建筑•建材•裝飾,2017,28(18):102-103.

作者:李偉 單位:通遼市科左中旗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