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學校立德樹人教育研究
時間:2022-02-21 09:46:23
導語:新形勢下學校立德樹人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立德樹人主張的提出,為學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對學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學校在教學中必須堅持德育為先,積極探索育人之道,以實現立德樹人的偉大目標。
更新德育教學和工作理念
立德樹人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和道德教育在教育教學領域的一個重要主張。立德樹人中的“德”指德行品德,指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行與操守。立德樹人,就是以德育為先,借助正面教育激勵人,促使學生形成理想的道德人格。立德樹人工作的開展,需要建立在學校德育工作有效開展、有序進行的基礎上。在新形勢下,學校和教師要更新德育教學和工作理念,以“立德樹人”為學校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核心,重視德育課程建設,促使學校德育回歸教育初心,按社會主義的要求重塑德育教學體系,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發揮學校德育和廣大教師的作用,給予學生以指引、塑造和培育,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為每個孩子成長成才、活出精彩加油助力。構建立體化的德育工作網德育是一項重大的教學任務,也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育人工程。只有將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力量統一起來,構建系統的德育工作網,多角度、多層次開展德育,才能讓德育的內容盡可能豐富,德育效果盡可能提高。所以,關于立德樹人教育,學校要發揮主導作用,開發校本德育課程,搭建學生道德教育平臺,積極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道德素養和人文情懷教育,為學生全面發展打好基礎。與此同時,學校也要充分認識到構建德育網絡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社會力量開展德育教學,同時爭取家庭的配合,強化學校德育的效果,促使學生受到積極的熏陶和教育。
以課堂為德育教學主渠道
關于立德樹人和德育,各級學校要認真思考教育的本質是什么,明白德育要培養什么樣的人,然后根據青少年學生自身成長的規律,整合各種教學資源,構建德育課程體系,將德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中去,滲透到學生日常生活中去,在教育實踐中實現德育教育目標,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注意道德、行為管理,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教師還要根據學生需求,在課堂德育中創新德育方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讓學生提高認識,充實內心世界。開展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實踐是獲取真知、檢驗真理、提高認識的重要途徑。新形勢下的學校德育包括立德樹人教育。教師要重視實踐的作用,開展各種德育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認識,塑造積極健康的人格。因此,在扎根課堂教學的同時,學校德育部門要制訂德育教學計劃,合理分配德育課堂教學和實踐的比例,將立德樹人的思想融入活動中去,充分利用文學社、籃球協會、興趣制造小組等學生社團開展各種環保、公益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受到熏陶和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如在節假日,教師可帶領大家開展義賣活動,為孤兒院學生籌集圖書經費,帶領大家去社區開展環保宣傳活動等,促進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養成。
基于校本教材開展愛國教育
教師可借助校史感化學生。例如,教師可開展“歷史上的今天”教育活動,組織學生參與紀念活動并借此宣傳革命傳統教育,通過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活動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以及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反帝反封建的英勇奮斗史,促使學生深刻體驗和感悟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為形成心中有集體、有他人、有祖國等良好思想觀念奠定堅實基礎,使愛國教育更具有感染力。學校還可開展國旗下的講話,讓學生圍繞英雄事跡發表自己的感想,學生在特定氛圍感染下會深深被觸動,潛在的高尚情感會被激發,并深度思考紅色文化。全體學生聚集操場聆聽紅色文化宣講,傳承紅色基因以及弘揚革命精神,有利于激發其潛在的愛國情感,更能使其對紅色文化展開深入思考,從而形成正確思想觀念。綜上所述,立德樹人是當前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因此,在新形勢下,廣大教育工作者要響應黨對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牢固樹立立德樹人理念,以學校和課堂德育為主,以家校合作和德育實踐為輔,增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實現培養學生的品德素質和培養“四有新人”的偉大目標。
作者:甲宗勵
- 上一篇:中等藝術職業學校音樂表演教學模式
- 下一篇:高校財務管理的轉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