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型醫院教師師德教育建設探討

時間:2022-12-04 05:12:12

導語:學院型醫院教師師德教育建設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院型醫院教師師德教育建設探討

摘要:學院醫院在承擔著臨床科目教學及后期臨床教學的重要任務,是醫學高等教育的主體力量,師德教育路徑建設的成效直接關系著醫學高等教育師資力量建設、人才培養質量和學生道德素養。結合學院型醫院具體特點,探討適合其發展方向的教師師德教育建設路徑,從而達到有效提高學院型醫院教師師德水平,并進一步服務醫學高等教育。

關鍵詞:學院型醫院;師德教育;路徑

師德是指教師道德,是一種職業道德,包含教師道德認識、教師道德情感、教師道德意志、教師道德信念、教師道德行為、教師道德習慣,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應該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是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是中華民族注重的美德之一,是全社會道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1]。具有高尚情操、淵博學識和人格魅力的教師,會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

1學院型醫院建立教師師德教育建設路徑的必要性

1.1學院型醫院特征及核心力。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醫院職能的進一步延伸,為區別以臨床診療為主導的臨床型醫院和以科學研究為主導的科研型醫院,更進一步提出了學院型醫院的概念[2]。學院型醫院強調醫療、科研和教學三位一體,協同均衡發展,更注重與醫學高等院校的聯系,注重教育教學工作、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3]。作為醫學高等附屬醫院,學院型醫院身兼醫院和學校2項功能,強調教學發展,具備人才培養的制度和環境,是高等醫學教育功能的延伸和體現,培養高端醫學人才是其的重要任務,其骨干醫務工作者也身兼醫生和教師2種任務[4]。學院型醫院的核心價值是人才培養質量,學院型醫院的建設必須深化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培養機制,基于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的核心,依托學科特色,突出學科優勢,規劃不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把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納入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支撐體系,規范教學管理和教學監督,使學院型醫院真正成為培養具有較高社會價值的高素質醫學人才的搖籃。1.2加強師德教育在學院型醫院建設中的重要性。學院型醫院是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醫學人才的場所,師德建設是學院型醫院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人才培養中教師具有決定作用,教師在具備淵博知識的基礎上,更應該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從而對人才培養規格產生直接的、正面的影響。學院型醫院的教師,是醫學高等院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又區別于一般的教師,其身兼教學、科研和臨床多項任務,除臨床專業課程教學任務之外,還承擔著臨床實踐教學工作,與學生直接接觸時間明顯多于高校教師。但由于學院型醫院的教師多數時間在醫院,所處環境與高等院校的教學氛圍存在差異,所以多數以完成教學任務為主要教學目標,教師職能身份認同感相對較低,師德意識薄弱;而且,學院型醫院多教學考評重視度不足,更缺乏相應的師德建設規范,僅依靠教師自覺性與奉獻精神顯然是不夠的;其次,市場經濟發展的沖擊也導致部分教師名利思想和價值觀出現偏移,過多追求個人利益,教師的師德素養逐漸弱化[5]。如何有效提升師德教育,是當前學院型醫院行風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高等醫學院校人才培養質量和規格的至關條件。

2構建學院型醫院教師師德教育建設路徑

2.1完善準入制度健全崗前培訓。教師準入制度是成為教師的基本條件,規范了入職人員的學歷、學位、專業方向及職稱等業務能力,更規范了他們的政治素養、道德品質、創新能力及心理素質等思想道德素質標準,這也是教師的必備條件。但是,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教師準入過程中對于過多倚重于業務能力的考察,忽視了思想道德素質的準入標準,不利于教師的師德教育建設。故而,在學院型醫院教師準入環節中,務必突出思想道德素質的準入規范,嚴格考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受過思想道德方面表彰的人員,保證教師隊伍的純潔性和正確的政治方向。崗前培訓更是對新進教師的強化培訓方式,在其正式成為教師職前,加強師德師風的培養,對于其學術水平和道德修養并重的發展意識有著直接的引導作用。學院型醫院應在崗前培訓過程中使用專門教材,聘請專家講授,融入政治方向、職業道德、品質修養等師德師風內容,幫助新進教師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和育人觀念,強化理想培養,鞏固師德師風建設,為其將來的從教之路奠定基礎;再者,探尋靈活多樣的師德師風培訓方式,用專題報告和座談討論等形式代替現有刻板的培訓模式,潛移默化的增強新進教師的師德師風提升興趣;此外,建立師德師風培養個人檔案,使教師參加的師德師風相關培養成為教師聘用和評先的考核依據,增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責任心和自主性。2.2推進持續教育落實激勵機制。師德教育建設不能單一依靠新進教師的崗前培訓,這是一個持續的、長期的、系統的工程。學院型醫院是臨床教師進行師德實踐的主要場所,也是培養臨床教師高尚師德的沃土,醫院應當基于師德建設的內涵,對已經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持續推進師德教育,使師德教育貫穿于教師的日常培養中,嚴格持續教育和培養管理,持續強化教師師德意識,使教師把師德教育自覺地、主動地轉化為師德素質;而且,還可以立足宣傳樹立優秀師德典型模范,發揮模范的導向和激勵作用,對教師的師德教育起到傳、幫、帶的作用,醫院型醫院可以師范教育為基礎,組織經驗交流、模范報告、展板展示等方式,充分利用身邊典型與教師們進行探討和分享,使培訓運行于細微之處。生動形象地感染教師們;此外,還可以將師德師風培養教育工作與臨床工作、文體活動相結合,使師德的樹立融入教師們日常的工作與生活中,通過多種形式,形成師德培養的良好氛圍。要讓每一位教師自己都能真正體會到師德的魅力和榮耀,自覺地實踐師德師風修養,不能僅僅依靠單一的培養或文件,更重要的是讓教師產生主動意識,自覺、自主地投入到師德教育建設中。這樣才能不斷地開拓創新。針對學院型醫院師德教育建設而言,沒有利益的獎懲,職業道德準則的長久遵守也無法得到保障,因此,使用工作、物質和精神和等多管齊下的強化激勵功能是師德教育建設的重要保障手段。挖掘和宣揚身邊師德高尚模范,評選并加以獎勵,營造師德教育建設的生態環境,對于引領師德教育建設具有直接效果;再者,將教師師德教育培養情況與教師的職稱評審、聘任、年終先進評定等直接掛鉤,同等條件下,師德師風評定優秀者,可予以優先推薦;此外,還可以將師德師風建設情況細化分值,納入績效考核方案,在績效工資發放中實施獎勵,對師德教育建設表現突出者有所體現。2.3建立評估體系完善監督管理。師德教育建設是需要多方面因素合力作用的結果,既依靠于教師的自覺性、主動性,也需要眾多外部環境因素的制約,因此,學院型醫院師德教育建設必須依托適合的評估和監督體系。建立評估體系,完善監督管理使師德教育建設的重要管理方案,也是完整師德教育建設體系至關重要的環節,直接關系到師德教育建設體系的監督、評估、反饋,為師德教育建設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意見和建議,更關系到建設體系的成敗。鑒于學院型醫院中教學工作并不作為主要本職工作,教師的師德教育評估和監督機制相對欠缺,在高等醫學院校教學崗位教師師德教育考核評估體系基礎上,依照學院型醫院與高等醫學院校實際差異性做出側重,建立多維多元,全方位立體化,自我評價、學生評價和督導評價相結合的臨床教師師德教育評價監督體系。評價監督體系不僅要具備可操作性,做到公平、合理地評價教師,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還應當堅持科學發展的原則,有可持續改進和提高的活動性指標。首先,建立教師師德教育檔案,涵蓋教師政治方向、立場觀點、道德品質、誠信價值、敬業奉獻及人際關系等。只要從事教學,該檔案必將作為重要依據;其次,將醫德與師德評價相結合,將民主評議形式引入師德教育評價中,自我評定、同行評定與組織評定三位一體,評定考核結果將與績效考核、職稱晉升、職稱聘任和進修學習等掛鉤,增加師德教育評價監督體系的含金量;實施適時評價,由熱愛教學并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理論教育教學水平的教學專家組成師德教育督導團,通過觀摩教師課堂授課和臨床帶教,及時發現并記錄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教學態度和師德師風等問題,全面評議其師德師風教育建設情況;基于換位思考,建立網絡評教系統,不定期發放師德師風相關問卷調查或召開相關座談會,通過學生評價,對教師的言行舉止進行監督和評價;此外,要建立監督和整改環節,嚴格查處違反師德的行為,對于教學態度不端正、思政方向缺失和師德修養欠缺的教師給予批評和整改,嚴重者可暫緩授課,納入進一步培訓考核。

3結語

學院型醫院在醫學高等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其同時肩負著醫療與教學的雙重職責,教師的素質與能力等關乎高等院校人才培養質量和規格。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我國對師德建設高度重視的形勢下,學院型醫院更應該適時更新觀念,創新體系,加強師德醫風建設,強化教師師德教育管理,實現師德教育的良性發展,為教育教學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研究基礎。

參考文獻

[1]余珊珊.高校教師師德問題反思與建設工作淺談[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6,37(2):137-138.

[2]韓德民.大型公立醫院應向“學院型醫院”轉型[N].健康報,2010-02-08(5).

[3]楊志安,沈燕英,黃愛萍,等.構建學院型醫院的實踐[J].中國醫院,2009,13(3):25-27.

[4]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改革建設發展中“學院型醫院”的機遇與挑戰[EB/OL].(2013-10-11)

[5]楊萬義.當前高校師德建設的主要問題與解決路徑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2(7):76-76.

作者:琚保軍 霍勤 牛琳琳 李俊濤 單位: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