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時間:2022-03-06 03:40:21
導語:淺談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素養是高等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和作用。當前加強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是高校教學的重要轉折點,只有不斷加強高等數學教學改革力度和教學實踐研究才能不斷提升我國高等數學的教學及科研水平。本文首先分析了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存在的相關問題,然后提出了相應有效的教學改革策略。
【關鍵詞】高等數學;教學改革與實踐;教學策略
筆者經過多年的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后發現當前高等數學教學內容枯燥、方式單一、目標不明確、課程定位不夠清晰,因此要想促進學生在高等數學課堂上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就要加強高等數學教學改革和實踐,最終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素養的有效提升。
1當前高等數學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缺少明晰的課程定位。當前在很多高校的課程設置中都將高等數學定位成公共基礎課程,然而在很多相應的學院中更加注重專業水平和技能的培訓,對于高等數學的基礎課程給予了較少的課時安排,因此高等數學的教學安培以及規劃都比較緊湊,很多高等數學教師只能根據教學內容的主要和次要關系來安排高等數學授課進程,并且高等數學教學與所學專業關聯性過小,因此造成了學生學習高等數學出現很大的迷茫問題,缺少學習的方向感,因此影響了高等數學的學習效果。1.2單一的高等數學教學方式。在傳統高等數學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束縛下,很多高等數學教師在高等數學課堂之上依然采用填鴨式的“學生聽、教師講”的單一教學模式,每一節課教師哦都是通過板書梳理的方式將知識架構展現給學生,這種教學方法更注重知識的灌輸而非理解與創造。每當高等數學課程結束時,學生都會根據教師布置的作業任務選擇性完成作業,學生在課上缺少師生以及生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造成了沉悶的課堂氣氛,降低了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1.3枯燥的高等數學教學內容。在當前的高校課程設置中,高等數學課程在大學生心里算作比較難學的科目,很多學生都害怕學習高等數學,對高等數學的學習產生一定的畏懼感。另外高等數學教師在授課時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過多的講授公式以及公理的推導,雖然授課教師的本質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掌握高等數學的知識以及方法,但是枯燥的教學內容更是給學生帶來了逆反心理,影響了廣大大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熱情。
2當前高等數學課程實踐與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
2.1轉變課程功能提高高等數學課程定位明確性。當前我國的高等院校正在加強自身應用型人才的建設,只有不斷加強高等數學與各院校所學專業的關聯性,才能制定出更加明確的高等數學教學目標,充分挖掘高等數學與高校各個院系專業的結合點,以不同專業的課程教學需求為依據,制定出符合不同專業教學需求的高等數學應用型課程,逐步提升高等數學教學的功能性。以高校的會計學專業教學為例,會計學專業的學生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制定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實踐方案,不斷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2.2樹立學生課堂主體地位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當前從事高等數學教學的教師水平良莠不齊,另外不同院系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思維特點和習慣,因此高等數學教師應該始終堅持“以生為本”,樹立學生高等數學課堂的主體地位,不斷豐富高等數學課堂之上的有效教學方法和模式,促進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不斷提高。目前我國的數學教學有著特殊的國情,例如很多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便對教師產生了較強的依賴,學生比較習慣順著教師的思路循規蹈矩思考問題,因此在當前高等數學的改革和實踐中,應該逐步采取開放式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啟發學生加強交流與互動,不斷提升學習靈感以及專業綜合能力。另外從事高等數學的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之上積極開展分組合作教學,在增強學生的配合、探討能力的同時發放隨堂教學問卷,用來及時掌握數學課堂產生的問題及疑惑,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質量。2.3建立健全課程評價標準和機制積極鼓勵學生完成創新實踐。只有建立健全科學的教學評價機制才能充分推動高等數學的課程改革,不斷提升實踐檢驗標準和效果。在當前高等數學改革和實踐的進程中,只有不斷完善已有的評價機制和標準,才能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實現課題創意研究設計、學習態度、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效果完成有效的評價。只有多維度、多視角的展開對學生的評價,才能積極鼓勵學生通過當前先進的智能技術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積極引導學生盡早確立研究方向,加強專業實踐和數學實踐,最終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及素養的提升。
3結語
總之,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變化,我國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策略要根據社會需求的變化而變化。高等院校主要承擔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責任,關于高等數學的課程教學改革及實踐,要勤于分析問題堅持對癥下藥,通過采取轉變課程功能,實現高等數學課程明晰定位,樹立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建立健全課程評價機制,鼓勵學生實踐創新等策略推動高等數學教學改革和實踐順利實施。作者簡介:王佳寧,1993年生,男,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數學與應用數學。
參考文獻
[1]曹海軍.《高等數學》混合式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8,5(48):62-63.
[2]靳艷紅.高校數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探索[J].智庫時代,2018(27):210-211.
[3]黃艷.獨立學院高等數學課程建設的探索[J].現代商貿工業,2018(15):162.
[4]閆佩玉.應用型本科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納稅,2018(13):244.
[5]張興龍.應用型大學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與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1):91-92.
[6]張紀強.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探微[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7(12):21.
作者:王佳寧 單位: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畢業論文寫作探析
- 下一篇:淺論新型數學觀小學數學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