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在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訓練的作用
時間:2022-10-12 09:32:36
導語:微課在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訓練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前言
數學是比較典型的邏輯思維課程,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可促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智力水平得到提升,推動學生的數學學習。微課作為一種現代教育科技產物,現下被廣泛地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借助微課對學生進行數學邏輯思維訓練是一種可行的方式,可為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2微課與數學邏輯思維相關概念界定微課概念與特點
微課即微縮型課程,是時長控制在10分鐘以內的教學視頻短片,可反映某個具體的知識點或教學環節。最早提出微課這一概念的是美國的戴維•彭羅斯教授,2011年后微課被引入我國。作為信息技術產物,微課具有兩大突出特點。1)時間“微”。微課一般最長不會超過10分鐘,因此相對于傳統40~45分鐘的教學課程來說,具有時間微短的特點,可高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1]。2)內容“微”。相對于傳統寬泛的課堂,微課重點聚集、主題突出,集中反映某個具體的知識點,因此,內容更加微少、精簡,利用微課對學生進行數學邏輯思維訓練是一種可行的方式。數學邏輯思維概念邏輯思維又稱理論思維,是人體大腦中有根據、有條理的一種思維,由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兩部分組成,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在邏輯思維下,人們可以將感知認識所得的材料轉化為一種信息概念,并對這一概念的得出做出主觀判斷,再按照既定的邏輯關系去進行推理,由此而得到全新的認識,最終揭露事物內在的真實屬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擁有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生往往可以將數學問題看得更加透徹,并發揮自身的創造性來學習理解,而這就將為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并推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發展之路走得更加長遠。因此,從這一角度分析,對小學生進行數學邏輯思維訓練具有重要意義。
3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訓練中微課的設計與制作微課的設
計在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訓練中,微課的設計應該從主體性、時間性、完整性、針對性幾個方面入手,要有統一清晰的導航,便于學生快速掌握課程的框架;要確保設計的邏輯思維微課,每個知識點之間有前導和后續的關系、重點知識和一般知識的關系,學生只需要通過微課觀看,就可以了解課程學習的主線,這是整個邏輯思維課程微課設計的重點內容[2]。以“找規律”這節課程教學為例,教師的微課設計應該包括課程介紹、學習指南、交流互動、聯系我們四個模塊,將所有的課程內容展示出來,使學生在快樂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具體的邏輯思維課程結構資源設計如圖1所示。微課的制作在明確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訓練的微課設計后,就進入微課的實際制作環節。筆者結合自身實踐教學經驗,對具體的微課制作方法進行闡述。1)媒體素材的采集。教師在進行微課制作時,能夠收集到恰當合理、突出表現教學內容的微課素材十分重要。一般常見的素材獲取方式有以下幾種:①文字素材,可利用Photoshop、Flash等圖像處理軟件進行文字功能添加;②例題習題素材,可從相關的教學網站搜索下載,然后通過美工工具處理使用;③復雜視頻素材,可從相關網站下載原始模型,利用Flash軟件逐幀畫出,這樣就可以得到所需的圖像;④聲音素材,可通過麥克風自己錄制。2)頁面構建。一個微課由不同的頁面構成,因此,具體的制作方式也有不同,常見的頁面制作方式有以下幾種。①歡迎頁面。在使用微課對學生進行數學邏輯思維能力訓練時,微課打開的首頁就是歡迎頁面,一般通過Dream-weaver完成。圖2為筆者在制作“找規律”這節課程微課時制作的歡迎頁面。②主頁面。點擊歡迎頁面后就進入主頁面,如圖3所示。該頁面的制作設計也是采用Dreamweaver完成,以圖片背景為主,但是可以動態地顯示標題,而下面的主表格則是微課資源的組成,只需要點擊相應的文字標題,就可以接入相應的視頻頁面。③知識學習頁面,微課的知識學習頁面一般包括教學目標的呈現、小故事導入、例題講解、課程知識拓展、課堂總結。教學目標的呈現是知識頁面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著掌舵的作用。如在“找規律”這節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三個方面出發,通過視頻播放的方式展開出來。小故事導入,在講解清楚課程教學目標后,就可以通過一個具體的故事導入本節課程所要學習的內容。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帶著濃厚的興趣展開學習,從而實現事半功倍的邏輯思維能力訓練效果。例題講解是知識學習頁面的重中之重。教師例題設計得好壞,關系到學生的知識理解情況,因此在微課制作時必須要認真對待。利用拓展頁面,學生在完成例題訓練后需要對教學知識進行全面梳理,打破原有的知識認識結構,將新舊知識有效地聯結在一起,從而使習得的知識真正變成自己的知識,做到融會貫通、得心應手。所有的練習結束后,課堂也進入了尾聲,在下課之前,教師應該通過制作的微課對課堂教學進行全面總結,同時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如圖4所示。
4微課在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訓練中的應用方法
借助微課夯實基礎知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應該從基礎知識夯實訓練做起,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現邏輯思維能力的螺旋式提升。顯然,微課是教師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的有效工具,可為后期的邏輯思維訓練活動開展鋪墊基礎。如在進行“多邊形的面積”教學時,學生若是對多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掌握不牢,那么遇見不規則的多邊形圖形時,就很難做出正確的邏輯分割,從而高效解題。為此,在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前,教師先借助微課工具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夯實訓練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將幾種常見的多邊形如平行四邊形、梯形、三角形等面積公式、計算方法及公式原理錄制成視頻短片微課,并通過概念圖的方式,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多邊形的面積1)平行四邊形:S=底×高2)三角形:S=底×高/23)梯形:S=(上底+下底)×高/24)不規則圖形:對不規則的圖形進行分割,從而將其分割成幾個可用面積計算公式計算的規則圖形,最終通過面積相加,得出不規則圖形的面積。通過上述的微課展示可以發現,借助微課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示不同多邊形面積公式的差異及關系,而學生可以通過橫縱對比,建立邏輯思維聯系,從而加深對多邊形圖形面積公式計算的理解和記憶,在夯實基礎的同時,為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奠定基礎。借助微課進行例題講解在整個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中,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點較多,而對于這些知識點的認識理解,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顯然是行不通的。唯有通過例題講解,尤其是經典例題的講解,并配合相關的題型訓練,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清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并促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微課是教師可利用的最佳工具[3]。分數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的第一種有別于整數的數字,與整數的直接計算相比,分數計算要從分子和分母兩方面入手,其中同分母的分數可以直接相加,而不同分母的分數還需通過通分,才能進一步進行計算。“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是學生分數學習的基礎,幫助學生認識分數的概念,并了解分數的表示含義,是本節課程的教學重點。在進行“分數的初步認識”這節課教學時,為了能夠促使學生得到更好的思維能力訓練,筆者借助微課,以經典例題講解的方式展開教學,例題講解可通過微課短片動畫的方式展示。例如:一個蘋果被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可如何用分數表現取出的蘋果?A.1/4B.2/4C.3/4D.4/4通過這樣的典型例題講解訓練,將抽象的數學知識概念形象化,并促使學生通過生活的結合和思維轉化,從而體會分數的含義,對分數知識形成初步認識和掌握。這就是借助微課進行例題講解,從而訓練學生邏輯思維的一種方法。借助微課實現舉一反三數學邏輯思維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如靈活的知識運用、基礎知識儲備調動,都是數學邏輯思維具備的一種表現,其中舉一反三的能力最能反映出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高低。因此,在借助微課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能力訓練的教學中,幫助學生實現舉一反三是訓練的重點和關鍵。“找規律”是一節低年級小學數學課程,部分學生會感到知識學習的抽象性,不知道如何發現題目中的內在規律。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借助微課,從邏輯思維能力訓練角度出發,著重向學生講解如何辨別題目中的規律,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舉一反三的能力。具體而言,教師可以用微課進行圖片展示,如通過微課為學生展示圖5所示圖片,并向學生提問該橫線上應該畫上何種圖像?或者通過微課,為學生出示一組數字“1、3、5、7、9、__、13、15”,讓學生填寫__上數字。通過這樣的微課進行練習訓練,讓學生明白“找規律”或者是從顏色入手,或者是從數量入手,或者是從外形入手,幫助學生體會規律性。這樣的微課邏輯思維訓練,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規律的認識,并使學生獲得舉一反三的邏輯思維能力。
5結語
在小學階段,數學是一門難教、難學的學科,這主要是因為與其他學科相比,數學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學生只有學會邏輯分析和邏輯推理,才能真正地學好數學。微課具有短小凝練、微而“不微”的特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借助微課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為學生日后進行深層次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劉丹暉.借助微課促進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訓練[J].當代教研論叢,2018(9):90-91.
[2]劉永勝.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訓練研究[J].學周刊,2018(14):137-138.
[3]程智敏.微課在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訓練中的應用[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7(S2):88.
作者:劉金鳳 單位:沂源縣悅莊鎮埠村幼兒園
- 上一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優化策略解析
- 下一篇:小學數學教學具開發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