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對策

時間:2022-04-22 10:39:48

導語: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對策

摘要: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小學生未來學習數學的一項十分重要的能力。但是,現實中小學計算教學方式比較單一,難以調動小學生的興趣,不僅影響了小學生數學學習質量,還會對小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基于此,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努力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質量。本文針對新課改大環境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策略進行具體的研究。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計算教學

一、培養學生的計算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引導小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推動力,只有教師在教學中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地激發出來,才能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因此,教師在組織計算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培養小學生的計算興趣,不斷激發小學生練習計算的熱情,進而有效地促進小學生計算效率的提升,為小學生今后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1]。在實際的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年齡特點有充分的認識,尊重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上引入童話、游戲、比賽等形式,進而有效地激發小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教師在為學生設置練習題目的時候,還需要確保所選擇的題目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并積極創新練習方式,在充分激發小學生計算興趣的基礎上,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

二、教會學生有效的計算方法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采取的都是先為學生講解教材中的例題,幫助學生總結計算規律,在此基礎上得出數學計算的法則,之后為學生布置大量的習題,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熟悉計算法則,進而達到熟練使用的目的,促進學生計算準確率的提升[2]。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比較枯燥,使得多數的小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不利于提高計算課堂教學效率,嚴重影響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積極地創新教學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一方面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例如,數學猜想就是一種有效的策略,其主要就是借助學生已經學習過的數學知識和既定的一些事實來對題目中的未知量以及不同的未知量之間關系進行必要的判斷。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發現題目中不同數量之間的關系,進而找到探究切入點并選擇合適的探究方法,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在小學數學計算課堂中,教師可以借助數學猜想的方法,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進而有效地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三、重視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

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計算規律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探索欲和求知欲,調動其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計算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就必須要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計算規律的探索。同時,由于不同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導致他們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使用的方法、接受知識的能力之間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尊重學生之間的這種差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多個角度出發為學生講解計算方法,進而有效地激發學生參與計算練習的興趣,提升學生計算練習的有效性。此外,要想提高學生的計算質量,教師必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教師要在教學中要求學生認真審題,培養學生審題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端正學生的計算態度,進而有效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質量。此外,針對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問題,教師要讓學生認真對待,不僅要及時地進行訂正,還要幫助學生明確自己出現計算錯誤的原因,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使學生能以更加嚴謹的態度對待數學學習。

四、為學生創設有趣的計算情境

由于計算知識普遍比較枯燥,加之小學階段學生的注意時間比較短,教師如果利用一節課的時間來為小學生講解一個知識點的話,學生很有可能只注意到前半節課教師講解的知識,而對于后半節課教師講了什么一無所知,進而嚴重影響計算教學效率。要想解決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創設課堂教學情境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讓小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掌握基本計算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進行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把握好以下的兩個原則:一是創設的情境必須要貼近教材內容。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必須要緊緊圍繞課堂的教學內容[3]。一些教師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會選擇設置一些有趣但是卻與教學內容關系不大的教學情境。殊不知,這樣的教學情境雖然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注意力,但是并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在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時候抓不住重點,在學習過程中就缺少目的性,進而嚴重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時,必須要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意圖,突出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知識,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二是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必須要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對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內容比較感興趣,因此,為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學習質量,教師就可以在充分了解小學生生活的前提下,根據小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一些教學情境,一方面可以深化小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理解,一方面可以提高小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例如,在“小數乘法”教學中,由于乘法的相關知識學生在之前已經都學習過,而且大多數學生都能熟練掌握,因此教師就不需要再面面俱到地為學生講解乘法算法,而只針對整數乘法和小數乘法計算方法的不同進行講解就可以。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從以下的幾個方面出發。首先,在正式開始教學之前,也就是課前的知識導入階段,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回顧自己在之前學過的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由于這是很多學生在日常練習中經常會用到的一部分知識,學生感到很親切,在課堂討論中都能有話可說。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減少學生對計算學習的抵觸心理,使學生能以更加輕松的心情投入到知識的學習中,為接下來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在輕松愉快的知識導入環節結束之后,教師可以接著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方式分析一下,小數乘法的計算方式和之前學過整數乘法的計算方式存在哪些不同。這一環節的學習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來進行,教師只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即可,防止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思維出現偏差。在討論結束之后,由每一個小組選出一位代表進行討論成果匯報,教師針對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集中講解。最后,在學生練習環節,教師可以借助班級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一個商場購物的環境。這樣的情境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而且學生在計算商品價格的時候也經常會用到小數乘法的知識,因此會很感興趣。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也促使學生在生活中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能夠主動地應用這部分知識。且這樣的教學方式淡化了“教”的痕跡,學生幾乎是在潛移默化中就學會了小數乘法的算法,能夠有效地提高小學計算教學質量,激發小學生參與計算學習的熱情。

五、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的一切學習活動都要圍繞著教學安排開展。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雖然非常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抓住重點,但是多數學生只是被動地在接受知識,并沒有將學習當成是自己內在的需要。因此,要想使計算教學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內在發展需要,教師就必須要積極地轉變教學理念,將學生當成課堂教學的主體,將學習變成是學生內在需要的一項活動,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針對自己不懂的問題進行探索,使學生從教師的講解中獲取知識,并轉化為自己探究來獲取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對于學習過的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記憶,一方面可以使學生認識到計算學習的重要意義,這對于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六、嘗試將多媒體引入教學中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現階段,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使用已經越來越廣泛,因此,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很多教師也都認識到多媒體技術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意義。但是,一些教師在課堂上對多媒體的使用也只是浮于表面,只是將原來黑板上的板書變成了多媒體的課件,而并沒有將其與課堂教學活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要想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對于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積極作用,教師就必須要加強這方面的研究,不斷地研究一些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在計算課堂上使用多媒體的案例,同時綜合考慮本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其能夠更貼近學生的學習需要,進而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綜上所述,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小學生之后其他科目的學習。因此,為了積極響應國家對于新課改提出的要求,教師必須要對計算教學給予高度的重視,不斷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嘗試使用新的教學策略,努力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同時不斷激發學生計算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計算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小學階段能夠高效率的學習,為小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進一步促進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春香.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探析[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8(9):13.

[2]戴娟麗.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探析[J].新課程(上),2017(9):54.

[3]丁玉俊.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探析[J].才智,2016(30):27.

作者:陳海軍 單位:甘肅省隴西縣鞏昌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