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等數學校本化實施策略分析

時間:2022-12-04 04:52:29

導語:高職高等數學校本化實施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高等數學校本化實施策略分析

【摘要】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的迅速增長,既是高職教育普及化的必然趨勢,更是社會對技術應用型人才需求的體現。但是伴隨著這種激增的發展現狀,各高職院校也出現了一系列亟需解決的問題。而高等數學作為高職院校學生一門重要的必修基礎課程,不僅可以應用在教育領域,同時還可以應用在工程技術類、經濟管理類等諸多的領域當中,因此很多高職院校都非常重視高等數學教育教學。與此同時,高等數學作為高職院校公共基礎類課程體系中的重要一員,在優化職業教育課程體系中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等數學作為一門公共基礎理論課程,無論是在課程的設計、教材的選取、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模式探索等許多方面一直都沒有進行相應的改變。對此必須要加以改革。目前國內對高職擴招百萬政策下,高等數學的校本化的研究較少,因此本文從多方面探討了高等數學校本化教學的實施

【關鍵詞】高等數學;高職教育;校本化

職業院校培養的是應用型高技術人才,以專業學科為主,基礎學科為輔,以就業為導向。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所以各大高校必須要對現有的高等數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進行全面的改革和創新。就目前我國各個高校的教學情況來看,絕大多數學生在畢業以后都會馬上走向工作崗位,所以學生必須要對自己學到的知識可以實現學以致用。這就要求高校在開展高等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和手段,以此學生可以將學到的知識更好地應用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中,以此為學生就業提供必要的保障和幫助。

一、立足實際選材,突出專業特點和服務性

在現階段的高等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效地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料和教材,開展相應的研究工作,進而將實際的數學問題可以引入到教材當中,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數學教學的實用性,同時還可以促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找到真實的數學應用情境,進而使學生可以清楚地認識到數學的實用性和內在價值。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開發并力求構建出以行業為背景,有專業特色的數學問題,這樣不僅可以在數學中加入更多的專業內容,同時還可以使這些問題更加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這樣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對問題進行探索和設計,使其向著專業化靠攏,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應對未來職業崗位的實際需要。總之,在開展高等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從學生的專業實際與行業發展前景出發,以服務生產和生活、國情國策等方面為背景選擇數學教材,并盡量避免在校本教材中出現現成的內容,而要在校本中融入一些能激發學生探索和思考的知識,使之體現出專業特色和行業特點,這樣才能將數學的實用性有效地凸顯出來。在教學中采取這種校本教材不僅可以有效地培養和鍛煉學生數學實用能力,同時還可以使學生離開校園后就能快速地在行業里找準方向發揮所長。高職院校專業課程改革取得了長足進展,基礎課程改革成為當前要務。課程改革首先要從教材改革做起,高等數學是高職院校學生必修的基礎課程,也是職業教育課程的重要一員,統編教材偏離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高等數學校本教材校本化研究與開發是大勢所趨。

二、整體設計教材,體現整體性和層次性

目前,絕大部分高職院校高等數學的教學仍使用統編教材,但高職院校學生與本科院校學生在生源層次及質量上存在巨大差異,導致多數同學聽不懂,學習興致比較低,教學效果不理想。目前雖有部分本科院校采用了比較先進的教學方法,如對分課堂、混合教學、翻轉課堂等,但大都對學生基礎及學習主動性要求較高,不適宜高職院校學生。教材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方法和方式,對于同一類的問題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做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這樣不僅可以方便學生的學習,同時對提高教學質量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例如,在學習到“導數應用”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逐層深入地與學生探討以下幾個問題。教師可在黑板上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教室中的這個塊黑板,離同學們多遠時才能夠看得最清楚?”解決這個問題后,教師可以對上述提出的問題進一步加強條件如:“假如教室變成一間階梯教室問題又該如何解決?”通過這種問題的設計不僅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不斷思考解決拓展問題能力。在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僅考慮了一個因素———視角,實際上還可以加入更多的因素進行分析,比如,遮擋、舒適度、光線、周圍環境等。在考慮問題的過程中必須要做到全面徹底,這樣得出來的結果才會更加科學合理。但是如果考慮問題時出現過細的話就會給做題造成一定的困難和麻煩,有時可能會出現意料之外的結果。因此在進行“假設”時,一定要冷靜分析,才能在眾多的因素中將主要的因素找出來,進而做出最佳抉擇。所以在建立模型時不但要貼合實際,而且要計算簡便。隨著問題的不斷擴展與延伸,模型就會在更廣泛的領域中被推廣了。當此模型經過不斷的推廣后,學生就可以在問題中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和意義,進而將數學知識應用在現實的生活當中,從而實現學以致用。

三、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校本化教學整體水平

針對校本化教材中的不同的內容,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可以根據內容的不同結合專業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措施。如,教師可以適當鼓勵和引導學生去做調查研究、收集各方面資料,上網或去圖書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也可以分小組開展相應的討論和交流,并邀請學生上臺分享自己的研究結果或意見見解等。但是無論從內容的設置,結論的得出,再到應用推廣,都必須要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主,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從旁觀者轉變成問題的解決者。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將課堂的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鼓勵和引導他們進行自主探究和學習,而教師只是作為一名旁觀者和引導者,從而培養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逐漸掌握將實際問題數學化的方法,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解決數學問題的快樂,進而使學生逐漸提高應用數學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的教學中教師在選擇校本化教材時必須要突出其專業特征,并以實際應用為主要內容,同時教師還要對教材進行相應的創新和改革,不斷完善高數校本教材內容,促進教學改革的基礎上保證高數學習更加具有實用性。

【參考文獻】

[1]吳寶瑩.大學先修數學課程的校本化實施研究[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5,16:26~31

[2]管恩臣.大學先修數學課程校本化實施的方法探索[D].云南師范大學,2015

作者:李粉香 單位:神木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