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生態哲學下體育消費模式轉變

時間:2022-11-18 08:39:50

導語:淺談生態哲學下體育消費模式轉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生態哲學下體育消費模式轉變

一、研究結果與分析

1.消費與生態消費

消費是指通過對人類需求的滿足而不斷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因此,消費不過是人類生活手段而非目的。然而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手段變成了目的,消費欲望的不斷滿足成為做人的價值的審視范本和社會進步的評判標準。甚至消費也已經不再指向具體而實體性的物的消耗,而是演變成了一種符號。自人類社會誕生以來,所經歷的文明過程本質上是一個不斷耗竭自然資源,并持續地向生態系統排放廢物的過程。因此,人與自然界的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人類的消費行為、消費方式與對自然的開發、利用和破壞的關系。傳統的消費觀在很大程度上使消費者破壞了生態環境,導致環境危機和資源枯竭問題。而生態消費是基于人類社會在發展過程中造成的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生態平衡嚴重失調等問題的出現而提出來的一種新的消費理念,是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在消費領域之中的具體體現。建立一種符合生態規律的、生態化的消費,對生態消費進行研究也就是探尋一條從消費的角度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2.體育消費與體育消費模式

體育消費是消費者在參與體育活動與體育消費直接有關的物質產品、精神產品的消費它是現代居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我國體育產業、體育市場與經濟協調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僅對我國居民整個消費結構的改變、消費模式的轉化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已經成為社會和文明進步的標志之一,是國民生活方式現代化和消費價值觀念進步的體現。隨著收入的增多,勞動時間的縮短和物質條件的改善,國民已把體育消費作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在緊張的工作之余“花錢買健康”已成為人們追求美和釋放心理壓力的一種形式。隨著體育運動的職業化、商品化和社會化,人們的消費結構更為多樣化,體育消費需求、體育消費行為及支出的不斷增多,這預示著我國的體育產業將具有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在體育消費方面不再只限于追求物質消費,更多的是社會地位、身份、生理和精神需求的追求,體育最本質的自由性和創造性可能會逐漸消失,人們對體育價值的需求和滿足不再是與人的生存體驗相關聯。因此,“體育消費”便從一個純粹的經濟學概念變成了社會文化學甚至是生態哲學的基本范疇。隨著現代社會生產力的高速發展超過生態環境承載的閾值時,體育消費的生態哲學視域一定會受到關注的。

3.體育消費模式的變遷

原始文明時代人們在體育鍛煉方面更多的是養身,注重氣質、品格、精神的修養,人們還浸在自給自足的社會環境中,消費水平及其低下,還不能根據已有條件選擇更多體育項目。工業文明時代,生產力的提高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閑暇時間的增多,不再只追求物質享受,更多是追求精神的享受,但由于缺乏完善的體育健身場地設施,經濟收入還不能滿足體育消費價格,人們首選是購買體育產品,進行身體力行的體育鍛煉,參加體育娛樂活動的消費行為。當代社會,人們生長在一個熱衷于過度消費的文化環境里,我們驕傲的把自己定義為消費者,消費一切可能消費的東西,體育消費作為一種新型的文化消費,更是人們追求的對象。近年來我國體育消費模式的改善表現在消費水平逐步提高,消費結構不斷優化,鍛煉意識不斷加強,但是體育消費意識仍是以“線性消費”為主,消費主義等不良消費文化影響廣泛和深重。奢侈型消費的態勢和“炫耀性消費”等體育消費模式正浸蝕著人們的體育消費走向。進入新階段新世紀,中央明確提出科學發展觀,以及發展循環經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等一系列方針政策,并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和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的具體要求。要建設好生態文明,應該而且必須轉變不合理的體育消費模式,構建可持續生態化的體育消費模式。

二、現行體育消費模式的利弊

1.現行體育消費模式的優勢

體育消費領域的不斷拓寬,消費內容日益豐富,體育鍛煉不花錢的觀念、鍛煉的目的及內容都有所改變。一方面,數字化技術改變人們的體育消費方式,如人們在家通過上網可以觀看體育賽事、購買各種體育用品、進行健身咨詢等等。另一方面,高科技住在體育健身市場,技術創新將會成為健身器材和體育用品迅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信息化的體育用品將會重視環境和資源問題。現在,人們的消費能力和花錢買健康的意識得以提高,還對舒適程度的要求進一步加強,更講究質量和享受的體育消費。

2.現行體育消費模式的缺點

主要表現在體育消費水平不高、消費結構不合理、消費意識薄弱及過度消費等,如目前我國體育消費主要集中在購買體育用品、觀賞體育賽事、參與體育運功等幾個方面,不同地區、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興趣愛好的人群體育消費還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與極大的不平衡。在大眾媒體和商業機構的操縱下,連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也被商業化了,體育消費成了商品經濟的附庸。4.3生態化體育消費模式的選擇異化消費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惡化,在人類各種消費中,生態消費是人們最基本、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消費形式之一。它體現了人與自然生態環境有序協調與和諧發展的內在深層邏輯關聯。現代意義上的生態消費已不是狹義純生態學概念,而是建立在“人—自然—社會”和諧統一基礎上的一種更高層次、更符合生態文明要求的健康的現代消費模式。因此,對于體育消費者而言,要建立適度的、可持續的消費觀念,應選擇生態化的體育消費模式。

三、建議

1.建立和諧的體育消費觀,完善體育消費結構

從消費行為的價值取向看,當前的消費倫理價值觀已從傳統節儉的消費觀轉向奢侈的消費觀;從消費文化的角度看,消費倫理已從物的消費轉向符號消費。因此,建立和諧的體育消費觀,才能盡量避免體育消費異化,使體育消費真正成為幸福的手段。一個和諧的社會,其體育消費結構也應當合理。和諧的體育消費觀對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錯誤文化價值觀進行批判和揚棄,體現出市場經濟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精神。在體育消費結構的調整上,應當體現尊重生態價值、善于協調人與人以及階級與階級之間的矛盾接受人類文明的指導和約束的體育消費理念,將消費的欲望及奢侈建立在一個合理的層面,構建一個符合生態化發展的體育消費結構。

2.修建廉價、實用的健身場地,開發體育產品,營造良好的體育消費環境

由于地方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及健身場地欠缺等原因,國家有關部門及各地政府、企業應幫扶地區鄉鎮,有計劃的修建一些廉價實用的健身場地,并配備一些相應的技術指導員,改變體育健身機會不均等、權益規則不平等的問題,為大眾體育鍛煉提供支持和保障,形成全社會聯動機制,有利于提高群眾的體育鍛練意識,轉變體育消費理念并維護體育參與權利,縮小了不同階層體育消費的差距與不平衡。各級政府組織專家學者和企業經營人員做好市場調研工作提供貼近生活、優質廉價的服務。有針對的開發不同層次的體育消費產品,來滿足各層次消費者消費的需求。體育消費環境是體育消費質量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直接影響體育消費的可持續發展,應加大力度營造和建設良好的體育消費環境。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建立良好的社會輿論,引導人們轉變觀念,提高自身的生活審美情趣和促進社會的精神風貌。

四、結束語

引導人們建立理性、適度、可持續發展的體育消費理念,生態消費為我們全面深刻地把握體育消費的實質提供了科學視角。體育消費方式在生態理倫和“人-自然-社會”和諧統一的基礎上的有序運行,深刻地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本真關系。這為生態文明時代體育消費模式生態化轉型提供一個參考,也是體育消費模式生態化轉型最為基本的時代本質要求和內在價值訴求。

作者:張揚單位:邵陽學院體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