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職校體育教育辦法
時間:2022-01-19 04:25:30
導語:研究職校體育教育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有不少學生對體育課不夠重視,少數學生經常遲到早退,甚至無故曠課。能來上課的學生,除男生外,絕大部分女生怕臟、怕累、怕動,課上看的多,動的少,課的任務往往很難得到完成。而有少數體育教師缺少事業心和責任感,對課堂上出現的問題不聞不問,得過且過,不重視教學常規的運用,不關注教學方法的研究,不加強課堂教學的組織和管理。這樣,勢必出現了惡性循環,使學生形成了“一個看一個,一個攀一個”的怪現象,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這一問題雖然抓了一陣有所好轉,但后來時有發生。前2年,我們在蘇中地區19所高職院校2650多名學生中對體育興趣問題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對體育感興趣的學生只占10.2%,無所謂的占25.1%,不感興趣的高達64.7%,其中女生就占了大半以上。這一數據使我們也大吃一驚,學生對體育如此淡漠,這是一個值得深思和警惕的重要問題。對以上出現的問題,究其原因比較復雜,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主要出現在中學階段,概括起來有以下七個方面。(1)高中課程表上的體育課往往成為“聾子的耳朵”,一學期內學生很難上到幾堂完整的體育課,經常被文化課擠掉。有的學校高(2)高三的體育課就停掉了。(2)由于受高考制度的影響,從高二開始學生的文化課學習負擔越來越重,每天晚上都要熬到深更半夜才能休息,如果白天上了體育課感覺體力不支,因此不少學生借故請假逃避體育課。(3)為了提高高考升學率,學校往往為體育差生大開方便之門,讓這些學生順利參加高考,因此學生不怕體育過不了關,上不上體育課也自然就無所謂了。(4)因高考無需加試體育(報考體育專業的除外),大部分學生家長錯誤地認為上體育課無用,而且還會影響文化課學習,所以不太支持孩子上體育課。(5)有的學校體育教學條件較差,學校領導對體育課采取睜一眼閉一眼的態度,導致體育課缺少監管,這樣教師省心,學生也高興。(6)有些體育老師擔心學生在體育課上出現傷害事故擔當不起,所以放松了教學要求,特別是對女生請假把關不嚴,在耐久跑教學中,女生逃避練習站上一大片。(7)有些身體瘦弱或肥胖的學生,大多不愿參加體育活動,生怕被別人笑話傷害自尊心而躲避運動。以上種種原因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升入大學后體育教育任務的順利完成。
二、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
1興趣法利用學生的興趣愛好而采取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學習任何知識、技能時,人們常用“興趣是成功的一半”來形容興趣的重要作用。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而興趣愛好又與心理和生理特征相關。大學生正值青春發育期,女生具有較強的愛美之心和較好的柔韌性,偏愛健美操、體育舞蹈、羽毛球、跳繩、踢毽子、武術等項目。因此教師可因勢利導,利用女生的這種興趣愛好,多多采用形體手段和基本功練習,再結合一些組合訓練來發展身體的柔韌性、協調性和力量素質。男生具有愛動和聚眾心理特點,也有一定的力量和速度基礎,對球類運動,特別是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等球類運動較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讓他們在練好基本技術的同時,再安排一些動作速度、力量、耐力和靈敏等身體素質訓練,進一步提高身體發展水平。也可以采用一些簡單的戰術配合練習,來發展他們的戰術意識和技戰術運用能力,培養團體協作精神。2差異法針對不同水平或能力的學生采取分類練習的教學方法。大學生的個體差異也客觀存在,在教學中為了照顧差異,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可將動作特點相似的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分別制定學習目標,并分別進行輔導,讓他們運用各自的理解水平和學習能力,盡快地體會動作,掌握要領,學會技術動作。3激勵法通過激發和鼓勵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自信心的教學方法。這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教學手段,很適合大學低年級學生。自信心是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的源動力,如果缺乏自信心就很難激發主動性和積極性,目標也不易實現。因此教師要把握時機,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從而使他們產生學習動力。4成功法運用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來感受成功滋味的教學方法。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不公平、不合理的現象,為了使大學生畢業后盡快適應社會,必須為他們作一些心理準備教育(或稱為職業準備教育),這也是體育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為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設計一些挫折與失敗,讓他們感受這方面的體驗。5個性法利用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而采取的一種教學方法。傳統的大班教學形式和單一的教法手段已經很難滿足學生特別是大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也無益于教師進行個別輔導,顯然也很難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為了確保對每個學生負責,包容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可根據大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個性化練習。6主體法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以往學習相同的教材內容,如籃球的運球和傳接球技術,從小學到大學幾乎采用同一種教學方法(包括組織教法和教材教法)。到大學階段,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產生厭學情緒,白白地浪費了時間。實際上,隨著學生的年齡增長,認知水平在不斷提高,知識經驗在不斷積累,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優勢,進行自我學習。7指引法指點學生克服挫折的一種教學方法。在人生道路上經常會遇到挫折,而挫折也會考驗一個人的意志。在體育教學中,有些體育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學習難度相對較大的技術動作時,往往會產生為難情緒,甚至會自暴自棄。這雖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在短期內不能振作起來,就會直接影響后面的學習。因此,教師要主動關心這些學生的學習情況,盡量采用啟發指引的方法,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地組織教學過程,幫助學生完成好每階段規定的動作練習。我們再從社會教育學角度看,上述學生的這種負面反應也是目前畸形的教育評價體系引發的后果。因此,在評價學生的體育成績時,不應僅僅局限于技術水平的高低或運動成績的優劣上,而應結合學生的基礎、平時的學習態度和參與情況進行綜合評價。例如,短跑和耐久跑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和教學手段的安排,只要學生能刻苦地完成每節課的練習要求,而且已經盡力,就可視為基本完成教學任務。體育舞蹈教學中,在老師的啟發、鼓勵下,男生能克服動作拘謹、積極參與、認真練習,只要動作無嚴重錯誤,就算基本過關。這種指引教學方法和靈活的評價方式對照顧學生的自尊、提高學習自信心均會產生積極意義。8幫扶法利用學生互幫互學而采取的教學方法。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球類、技巧、器械體操、爬越等項目較體育舞蹈、廣播體操、太極拳等項目的教學相對較難,單憑教師一人在有限的時間內教會全班幾十人難度很大。此時教師可利用大學生的知識面廣、組織指導能力強的優勢,發揮學生的助手作用。幾年來,通過以上幾種教學方法的改進和嘗試,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對體育的認識較前大有改進,學習態度認真、積極參與、刻苦鍛煉,出色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每學期體育考核的優良率均保持在85%以上。
作者:傅新宇單位:泰州學院
- 上一篇:管窺高職體育教育發展方式
- 下一篇:芻議高校體育網絡教學
精品范文
10研究性學習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