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圖書館可持續閱讀工作研究

時間:2022-12-19 11:19:24

導語:高校圖書館可持續閱讀工作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圖書館可持續閱讀工作研究

摘要:隨著閱讀模式和讀者習慣的改變,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工作和素質教育工作面臨新的挑戰,但大多數高校圖書館的推廣和教育活動都比較零散獨立,沒有連貫性和系統性,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以院藝術節和書香校園建設為契機,將閱讀推廣和素質教育融入學院素質教育,持續貫穿整個學年,為高校圖書館工作提供了參考。高校圖書館應充分借助學校平臺,進行精準完善的推廣和教育,形成協同長效的機制。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持續性;閱讀推廣;素質教育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一個人閱讀能力的大小,直接影響到他的成長、職業能力和對社會的貢獻。當代大學圖書館都有著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濃厚的學習氛圍,收藏了豐富的館藏資料和海量的電子資源,并且還配備了專業的技術人才和學科服務人員。因此,圖書館不僅是圖書借還、讀者閱覽的場所,更有責任對讀者進行廣泛深入的閱讀推廣和精準實用的素質教育。通過廣泛參與、示范帶動、激勵引導,促使師生讀者擴大閱讀量,改善閱讀內容和方式,營造書香環境,促進大學生成熟健康的思想養成和人生理想的實現。高校現行的閱讀推廣工作,大多還處于零散狀態,一個活動一個推廣,推廣服務的延續性不足,覆蓋面狹窄,素質教育大多以講座為模式,雖然靈活多樣,內容豐富但相互獨立,關聯性欠缺,受眾群體沒有針對性,往往聯動不足,效果不佳。面對這些問題,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經過多年探索實踐,借助學校大平臺,通過與校園藝術節的結合、參與學校素質教育學分的實施、主導學院書香校園的建設,形成了全面系統的圖書館教育推廣體系。

一、校園文化藝術節暨讀書節

圖書館雖然是學校的信息文化中心,但作為教輔部門,它在學校的地位相對獨立,與學工和團委的聯系不是那么密切,有些活動組織起來,僅靠圖書館自身的宣傳,信息往往無法全面的傳遞到所有師生讀者,因此造成了讀者參與度低、孤掌難鳴的局面。特別是圖書館的讀書節活動,此前雖然開展多年,參與度也逐年上升,但始終是圖書館自己的活動,并不能形成較大的影響。針對這一問題,我館意識到,必須把圖書館的讀書節的活動,提升到學院層面,才能使更多的師生讀者得以了解讀書節,參與讀書節。因此,我館經過各方協調與努力,促使學院將圖書館讀書節活動與學院的校園文化藝術節相結合,打造了一個全新的校園文化品牌——“校園文化藝術節暨讀書節”,從2014年至2019年,我院“校園文化藝術節暨讀書節”活動,已經成功舉辦了6屆。以2019年“第十八屆校園文化藝術節暨第十三屆讀書節”為例,整個活動分為八個部分:“1.開幕式、2.青春校園、3.教工風采、4.書香校園、5.校友之光、6.文化后勤、7.七彩社團、8.閉幕式”,一共52個活動,其中書香校園有17個活動,是藝術節暨讀書節中,項目最多,最受矚目的一個環節。這17個活動中“信息技能大賽”“尋書比賽”“書刊漂流”“周末書影”等活動是讀書節經典活動,已經連續舉辦多次,形成了圖書館的品牌。這些活動,不需要圖書館單獨宣傳,皆由學院統一宣傳,并設置學院獎勵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了圖書館以前宣傳力度不夠,覆蓋面小等問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與積極性,使我館的館員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活動的策劃和組織上,不需要再花大量時間搞宣傳。與此同時,“信息技能大賽”“尋書比賽”等活動,除了設有個人獎項外,還設立了與院系有關的團體獎項,是藝術節院系團體總分的組成部分,因此,這些團體比賽得到院系的高度重視,除了積極配合宣傳和組織學生外,還在活動期間對學生進行專項培訓,使圖書館的教育在院系得到了延伸。通過這種和學院活動相結合的模式,讀者的信息素養水平逐年提高,使我館在閱讀推廣和信息素養教育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例如,讀書節的“信息技能大賽”我館連續舉辦了6屆,讀者有了學習的意識和文化的基礎,我館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因此在“江蘇省高職高專院校第一屆(2018)大學生文獻信息檢索技能大賽”中,我館選送的4名同學在全省150多名決賽學生中,名列第1、3、10、33名,獲一等獎3個、三等獎1個,遙遙領先于其它高職院校,使我館的閱讀推廣和素質教育得到了學院和業內的認可和好評。

二、圖書館綜合素質學分的實施

為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綜合素質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和綜合素質提高,營造重視實踐育人的良好氛圍,我院于2016年制定了《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素質教育實踐學分實施辦法(試行)》。辦法規定素質教育實踐學分分為“思想品德”“身心健康”“文化藝術實踐”“科技創新創業”“社會服務”等五個類別。每個類別均列有若干個認定項目,包括參與學時和獎勵學時兩部分。16個學時為1學分,每個項目最多積累4個學分(64個學時),總共兩年必須積累8個學分(128學時)。實踐學分認定依托大學生成長服務平臺PocketUniversity(簡稱PU平臺)實施。其中,圖書館的讀書節活動、講座實踐活動、讀者之星評選以及圖書館志愿者服務,就包含在“文化藝術實踐”和“社會服務”中,圖書館2019年的素質教育實踐學時獲取如表1。通過實踐學分的實施,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和素質教育,配以綜合素質分獲取,已經融入到了整個學院學生日常的學習活動中,圖書館舉辦任何活動,只要在PU平臺統一,全校學生就可以在手機App里看到,并進行瀏覽和報名,報名成功的同學,可以在規定時間到活動現場進行簽到,并在活動結束后簽退,一些不限制名額和不需要報名的活動,也可以使用PU平臺進行,起到廣為宣傳的作用。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以前圖書館閱讀推廣宣傳難、組織難、完成難的問題,讀者的積極性和參與率得到顯著提高。一開始讀者是為了獲得學時來參加圖書館活動,但隨著各項活動的深入開展,參與的讀者從中學到了知識、取得了收獲,開始樂于關注圖書館,參與閱讀活動,圖書館的活動也逐漸形成品牌效應,發展到后期,很多活動如“周末書影”“秋季資源信息素養培訓”等,都會發生綜合素質分獲取PU搶報名的情況。整個學院的閱讀氛圍明顯改善,讀者的綜合素質顯著提高。

三、書香校園的建設

學院為貫徹落實《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促進全民閱讀的決定》,推進書香校園建設,進一步激發師生閱讀興趣,培養師生良好閱讀習慣,自2015年開始面向全院開展師生讀者的閱讀推廣活動。學校成立了活動領導小組和閱讀推廣活動辦公室,由學院院長和書記擔任小組組長,院辦主任和圖書館館長擔任閱讀推廣辦公室主任,宣傳部、組織部、學工部、團委、圖書館以及各院系為成員單位,建立了黨政主導、部門配合、專家指導、全體參與的大學生閱讀推廣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書香校園的主要活動內容有:1.舉辦教工讀書倡議活動。2.推薦大學生閱讀書目,舉辦年度、月度好書推薦活動;開展寒暑假好書推薦活動;開設校園讀書宣傳欄、讀書演講比賽等。3.開展書刊漂流、公寓閱讀等活動,在校內設置書刊漂流站,在公寓開設閱讀角。4.加強品牌塑造,舉辦讀書節等專題活動。5.閱讀推廣常規化,每學期開展讀者之星、書香系部、書香畢業生等評選評定工作。6.加強個性服務,引導讀書會和閱讀社團開展活動。書香校園的建設,充分營造了校園閱讀的氛圍,使書香文化得以逐步滲透;通過目標化的運作方式精心設計系列活動,努力增強師生閱讀意識,形成了師生愿意讀書、主動讀書的閱讀引導機制;建立了覆蓋院系、班級、學生公寓等區域,貫穿全年度及在校三年大學生活,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校園閱讀服務體系;讓閱讀真正成為了學院師生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特質,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涵和顯著標志。

四、結語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我院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和素質教育工作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高校的閱讀推廣工作任重道遠,現代科技在飛速發展,讀者閱讀模式也在不斷變化,一兩年就會有新的閱讀方式出現,所以高校圖書館要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利用新技術新制度,不斷完善閱讀推廣的機制和方法,創新閱讀推廣模式,營造學習型校園的濃厚氛圍,讓閱讀成為時尚,使書香成為文化。

【參考文獻】

[1]趙錦輝,劉偲偲.“立體閱讀”:多元融合的閱讀推廣新模式探析——以沈陽師范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7(6):16-20.

[2]蔣一平,季亞娟,王醒宇.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創新實踐與思考——以浙江工業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14(20):84-87.

[3]周運麗.面向人文素質教育的高校圖書館經典閱讀推廣服務體系研究[J].農業情報圖書學刊,2017(11):141-144.

[4]黃運紅,于靜.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創新——校圖書館服務創新案例大賽為例[J].圖書館論壇,2018(10):124-130.

[5]陳敏.高校圖書館開展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的途徑與方式[J].中國校外教育,2018(15):158-159.

[6]許天才,楊新涯,王寧,魏群義.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多元化趨勢研究——首屆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大賽為案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6(2):82-86.

作者:韋瀟 單位: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