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文學發展現狀檢視
時間:2022-05-17 03:48:00
導語:微博客文學發展現狀檢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數字網絡媒體技術的不斷更新,基于新媒體平臺的文學寫作樣式也在花樣翻新,微博客文學便是其中之一。微博客(Micro-blog)的出現,給網絡文學帶來了傳播方式、創作方式和審美形態的革命性變化,也給文學本體帶來了新的變化。微博客以其精微文本和多終端特性,融博客文學和手機短信文學的優勢于一身,又有所發展形成自身的文學特性。微博客文學審美形態彰顯出“軟文學”的質素,這一全新的文學樣式一經出現,便受到網絡作者們的喜愛和熱捧,它所帶來的新媒體文學變化,使文學煥發出新的生命活力。在較短的時間里,迅即成為大眾媒體的微博客促進了全民寫作的蓬勃發展,使微博客成為時下文學創作的媒體新寵。與之同時,新興起的微博客文學創作勢態火熱,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網絡文學的發展格局,影響和促進了文學的創作和審美,這使微博客文學成為網絡新媒體文學研究領域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
一、從博客文學到微博客文學
網絡文學自產生以來,其媒體樣式便是適應網絡媒體發展不斷更新的,從平面網頁、社區BBS、個人主頁到博客(Blog)、微博客的出現,網絡文學的媒體樣式呈現了從公共平臺到自媒體發展的路線,因媒體特性功能等的不同,其文學樣式和創作審美等也會有所不同。博客和微博客作為自媒體的兩種主要形式,兩者的文學創作、審美和傳播等既有相同之處,又有諸多區別。我國博客文學的興起,普遍認為與2003年“木子美現象”的影響有關,不論事實是否如此,有一點是肯定的,即博客文學再一次更新了網絡文學的理念,并更大程度上激起了大眾網民的創作意識。這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創作方式的自主性。與以往眾聲喧嘩的公共性網絡文學創作不同,博客文學創作是一種個人化的創作。博主們在廣袤的網絡世界擁有自己的一片私人領地,在這個“零進入壁壘”空間里可以任意出入,自由發揮,想怎么寫就怎么寫,想寫什么就寫什么,篇幅的長短和內容的完整與否都由自己決定,完全沒有了在公共網頁和社區論壇(BBS)上創作時,因網頁內容屬性、后臺管理等因素所受的限制,以及來自他人的干擾,由眾聲喧嘩的“參與”式創作轉為一人獨享的“主筆”,博客文學擁有了相對的自主性。二是創作媒介更加多元化。網絡文學創作媒介的最大特征是超文本的使用,這在博客文學中更為明顯。從標題到內容,博客文學文本形式體現出一種層次性和樹狀結構,文本間的鏈接可以是博客空間內的,也可以是空間以外的自由鏈接。此外還可以利用超鏈接技術,在文字文本中任意穿插圖片、影像、聲音等多種媒介文本,使其具有了立體感,大大豐富了文本的感官意蘊。三是方式的穩定性。公共網頁與社區BBS的信息龐雜無序,更新速度極快,個人的信息往往剛一出來,就立即被海量信息所淹沒,即使是質量好的帖子能一時間引起反響,暫時激起一些水花,如果沒有被以“置頂”、“轉載”等方式保留下來,終究免不了“沉底”的命運。此外,由于各網站屬性的不同,不同內容的信息需要分開,就個人而言,信息顯得零散化。博客則很好的解決了這些難題。個人信息在博客里能集中有序(按時間倒序)發表,供博主和來訪者隨時調取閱讀,博主自己成為信息的“把關人”和“主編”,博客成了個人出版平臺。博客文學的這些方面有效滿足了博客作者的創作欲望和展示欲望,進一步激發了大眾對網絡文學的創作興趣。微博客文學除了具有上述博客文學創作特性外,根據其自身媒體特性也發展了一些與博客文學相異的地方。一是文本短小,創作更為便捷。微博客文本字數被限制在140字以內,字數少了,創作起來就較為便捷,可以是一兩句片段式的心情絮語,也可以是要素完整的小說紀事。在有限的字數中自由發揮,相對于博客文學動輒數百上千字,還需精心謀篇布局考慮完整邏輯的博文,微博客文學減輕了創作者的寫作負擔。二是更為開放和多元。微博客的信息方式與博客有明顯的區別,其信息是在個人微博客空間和所屬微博客網站主頁面同時(滾動),在個人微博空間里的信息是集中有序的,而在網站主頁面上卻如同傳統網絡論壇一樣處于龐雜的信息廣場中。值得一提的是,其他用戶還可以任意相互轉發信息廣場中的博文,同一條有影響的博文,有可能會同時引來成千上萬的轉發,這種超級方式比博客的信息更為開放和即時。此外,微博客有機結合了手機短信、QQ、MSN、skype等即時訊息(聊天)工具進行信息方式,實現了隨時隨地創作和,有效拓展了微博客文學的創作空間和傳播渠道。三是創作與審美的交互性更明顯。由于創作和發表的即時便捷,微博客作者和讀者就能像對話一樣輕松自如地交流,提高了交流的時效和密度,使得微博客文學創作審美過程更像是一場盛大的現場筆友交流盛會,增強了文學創作與審美的趣味,從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二、微博客文學的現狀檢視
微博客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化媒體,比傳統媒體更迅速地提供信息,促進了全民寫作的蓬勃發展。在今天看來,文學并沒有像希利斯•米勒預言的那樣,電子媒介時代的文學要面臨“終結”,而是通過改變自身的存在方式和形態因素,延伸其“數字化生存”的新邊界。微博客的先驅網站“Twitter”的英文原意為小鳥的嘰嘰喳喳聲,該網站首頁的核心廣告語是“Whatareyoudoing(你正在干嘛)?”網站的初衷只是用于向好友的手機發送信息,后來發展為可以通過即時信息工具和個性化Twitter網站接收和發送信息,這正是為了滿足人們的表達和分享欲求。微博客寫作以記錄當下狀態為主,個人的行為、思想、所見所聞等等,都可以隨心所欲,隨時隨地寫下來,到微博客上去。正如原本只作為信息交流工具的博客誕生后被廣泛應用于文學創作一樣,微博客的誕生,也迅即成為文學創作的媒體新寵。眾多國外作家早就傾心于微博客文學創作。美國作家馬特•斯特瓦特將自己的小說《法國大革命》發表在Twitter上,成為第一本“微博小說”,并引起了出版商的關注。日本人氣作家辻仁成的微博小說《喃喃自語的人們》在微博客連載,短短3周內“跟隨者”超過8000人。女作家角田光代等一批人氣作家爭相在微博上創作發表作品,產生廣泛影響。由日本新銳出版社DISCOVER21創辦的首屆“微博小說大獎”,應征的微博小說多達數千篇。在國外微博客文學風生水起之時,國內的微博客文學也是方興未艾,蓬勃發展。2007年較早的微博客網站如飯否網、嘰歪網等在國內出現,受到網友們的熱烈響應。微博客在經歷了一年左右的沉寂期之后于2009年開始復蘇,嘀咕網、Fexion網、9911微博客、Fol-low5等一大批微博客網站陸續上線,尤其是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等網站上線后,聚集了余光中、席慕容、莫言、張頤武、郭紅兵、阿來、于堅、麥家、慕容雪村、畢淑敏、遲子建等一大批文學名家和文學評論家,大量網絡也紛紛追隨加入微博客創作隊伍。先是“白領才女”沈詩棋在9911微博網連載微博小說《80后圍城》,后來又有作家聞華艦的微博小說《圍脖時期的愛情》在網上走紅,并于近期公開出版發行,引發了“微博文學”風潮。2009年,9911微博網率先舉辦了微博客小說大賽,接著,新浪微博、眾眾微博等微博客網站也緊鑼密鼓地舉辦了各種類型的微博文學大賽。這些活動往往能招徠大批網友參與,規模可謂不小,例如2010年新浪網微博小說大賽開賽20天內,就有超過10萬名網友參賽,榜首作品轉發率超過萬次以上。2009年,《中華文學選刊》組織召開首屆微博創作研討會,在全國文學期刊中首家開辟《微博精選》專欄,將微博文學正式納入創作范疇。一些優秀的微博作品和有關微博客文學的報道也時常見諸報刊。2010年初,國內互聯網首個“微博文學網”在北京上線,該網站推出了會員稿費制,吸引上萬名草根作者加入。諸多現象和活動充分吸引了網民的眼球,激發了大眾對微博客文學的興趣和了解,眾多網絡開始把日常隨意的微博客寫作注意力轉移到文學創作層面上來,越來越多具有一定文學性的微博作品在微博客網站上發表,使微博客文學迅速興起和發展,引起了文學界的關注。微博客文學的產生和發展,深刻地改變了文學生產和文學消費的格局。隨著我國微博客媒體的迅速發展,參與微博客寫作的人數不斷增多,微博客文學創作的興盛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根據上海交通大學輿情研究實驗室的《2011中國微博年度報告》稱,截至2011年11月底,中國微博服務的訪問用戶規模達3.2億人,微博每天和轉發信息超過1.5億條。微博用戶群體呈現多樣化趨勢,用戶覆蓋進一步擴展。[1]至2011年3月,騰訊微博網、新浪微博網先后消息稱,該網站的微博注冊用戶均已超過1億。如此人數眾多的群體,構成了龐大的信息交流圈,微博客每天產生的微博信息數量不計其數,在微博客上的一篇微博作品,短時間內引來上萬人次參與轉發和評論的現象比比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論從文學創作參與者的數量,還是作品產出的數量,以及藝術審美參與的熱情度來看,其影響和發展勢頭都遠遠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種文學樣式,甚至連網絡文學也是望塵莫及。微博客文學以其全新的姿態,成為當前文學活動中的一個無法忽視的現象存在。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作為新媒體創作現象之一,微博客文學在當前并沒有受到學界的足夠關注。以公開發表的成果為例,截至2011年12月27日,筆者以“微博客文學”、“微博客寫作”兩個關鍵詞在中國知網數據庫(CNKI)全文檢索,獲得包括期刊報紙文章、博士論文、碩士論文等類別在內,且類屬于“中國文學”學科欄的信息分別是19條和5條,這表明微博客文學研究成果還較少,隨著微博客文學的發展,可供研究的空間還很大。缺少學理批評這面鏡子,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微博客文學的健康發展。
三、微博客創作的意義與前景
相對于傳統文學的漫長歷程,以及網絡文學的日趨成熟,微博客文學尚處在稚嫩的發展時期。雖然如此,我們已經可以從微博客文學的發展中看到,網絡新媒體技術給文學帶來的種種新變化和產生的巨大沖擊。微博客平等、自由、開放的新媒體特性,賦予了文學創作重新確立民間本位文化立場的契機。文學向民間大眾自由平等地敞開話語權,重新喚起了普通大眾的自我創作意識和思想價值承擔意識,這正是文學活動期盼已久的“新民間文學”精神旨歸的實現。微博客文學的產生既是對網絡文學樣式的豐富和延伸,也是對傳統文學的一種挑戰,它給文學帶來了又一次革命性變化,其中蘊含著新的生機。正如本雅明所認為的,技術復制“具有促進藝術與科學相互滲透的傾向”,[2](P118)從而有可能促進新藝術樣式的產生。以微博客文學為代表,基于新媒體技術運用的多媒介、超媒體敘事,帶來了文學形態和文學價值觀念等的諸多改變,新媒體技術與文學的結合對于正處在文化邊緣的文學發展來說,雖然不一定是推波助瀾的,但是至少多了一個發展的契機與新生的可能。當然,針對微博客文學這一特殊的文體樣式,不論從其外部還是內部進行研究,都是具有一定的難度。從表達的碎片化、非線性、開放式等特征來考量微博客文本,它的結構的完整性是令人可疑的,其文本形態和意義呈現也具有諸多的不確定性。微博客文學所處的后現代消費文化轉型和數字化藝術轉型,賦予它多元化的表意特征,圖文聲像多媒介融合表意,直接造成其審美的泛化,從而影響了日常生活表達與文學表達的審美界限,由此帶來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微博客文學的“文學性”界限的模糊化。相應地,微博客文學思想內容上涉及的社會批判、心靈傾訴等方面顯現出來的紀實性、真實性等表征,與其他藝術形態和學科門類有著密切的聯系和相似性。這些都為微博客文學的涵義界定和藝術分析帶來一定難度,微博客文學命名與存在的合理性遭到質疑在所難免。但是,也正因為微博客文學自身存在的諸多不確定因素,使其具有了無限的可塑性,這也是微博客文學值得關注和研究的價值所在。文學作為人類主要的精神活動,其價值在于文學本身具有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量。如今,微博客進一步把文學交到大眾手中,在廣闊的民間土壤生長,這必將會使文學有更加良好的收成。縱觀文學發展歷程我們看到,每一種新的文學樣式的產生,最初都會經歷或多或少的質疑與審視。微博客文學是網絡文學衍生的又一種新文學樣式,它的文本形式簡潔精短,發表方式迅捷便利,是目前人們在對社會生活和思想情緒的書面表達中,個性化表達的最有效的文學樣式。盡管它還不夠成熟,在創作和審美形態上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但我們要正視問題的存在,而不是采取輕視或者回避的態度。
積極尋求引導微博客文學創作發展向積極健康發展的路徑和良方。幸運的是,微博客文學的創生和發展都是處在一個良好的網絡文化氛圍和文學環境當中。我國網絡文學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在作品創作和藝術審美上都日趨成熟,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文學界的認可和接受。學理方面,在國內一批網絡文學研究者的努力下,已經初步找到并形成適應網絡文學自身發展的理論體系及其建設基礎。微博客文學在自由、平等、開放的文化背景下,秉持自身的創作立場,發揮新媒體傳播優勢,將文學的種子向普通大眾作更大范圍的撒播。面對還在不斷增長的龐大的微博客寫作隊伍,文學創作及其理論研究都應該客觀地正視微博客文學的產生與興盛。試想目前數億人在微博客界面寫作,如果能盡量喚起他們的文學意識,將微博客寫作當成文學創作來進行,因而在語言表達、藝術營構、思想蘊藏等方面有所關注,從而提高全民的人文精神素養層次,這將是文學發展中的一樁幸事。
- 上一篇:校園汛期安全責任意見
- 下一篇:文學鑒賞與語文教學關聯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