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女性文學創作

時間:2022-07-18 03:01:15

導語:黑人女性文學創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黑人女性文學創作

一、美國黑人女性作家的生存以及文學創作環境

在美國,尤其是在20世紀以前,黑人女性的社會地位十分低下。同樣,在美國文壇上黑人女作家是不被承認的,黑人女作家長期處在文學創作的邊緣。甚至有人認為在這一時期黑人女性文學是不存在的。而白人女作家是被文壇以及社會所接受的,比如斯托夫人、瑪格麗特?富勒是家喻戶曉的名字。一些黑人女性作家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文學創作,但是她們認為自己只是在寫作,卻從來沒有把自己當作作家。這種非職業化的寫作,也對她們的文學作品被認可造成了阻礙。作為一名黑人女作家,社會上存在的性別歧視也是她們文學創作要面臨的一個巨大的障礙。在美國文壇評論界一些評論家對黑人女作家以及她們的作品存在著根深蒂固的偏見,并且在這些評論家中不僅包括白人同行,也包括一些黑人男性評論家。但是黑人女作家的作品不如同為黑人的男性作家的作品受重視。原因有兩個:第一,在美國文壇有兩種文學批評主流:一是白人文學批評(包括以白人男性為主流的文學批評和以白人上層社會女性為主的女性文學批評)為主導。這些批評家無法擺脫自身的局限性,比如:身份、種族。他們也就無法正確客觀的討論分析黑人女作家的作品,更有甚者他們連討論黑人女作家文學作品的意愿和企圖都沒有。二是黑人女作家的作品更傾向于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強調女性主體意識,他們不愿屈服于現實生活中的大男子主義,而文壇的批評又大部分以男性為主流,評論家對她們文學作品的評價自然也不是很高。三是黑人女權運動發展的緩慢,同樣制約了黑人女性文學的發展。美國黑人女作家由于自己的黑人身份與女性身份,深受社會各種不平等待遇。社會上的一些出版商,對黑人女作家態度很不友好。種族歧視制度限制了黑人女性受教育和實現自我的機會。黑人女作家在艱難的條件下進行文學創作,很難擺脫自身所處的社會和文學環境的影響。黑人女性文學要想有所發展,就必須提高黑人女性的社會地位。20世紀末期婦女解放運動和民權運動的發展,使美國黑人婦女地位有所提高。社會上為黑人婦女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和用文學作品表達自己思想的機會。從某種意義上說,它促進了美國黑人女性文學發展。

二、黑人女性文學的產生和發展狀況

20世紀70年代開始,隨著種族運動的興起,黑人的人權意識得到蘇醒,他們積極地為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作斗爭,人們也從一些黑人文學作品中加深了對有色人種的種族意識。這是一個黑人文學的繁榮發展時期。黑人女性也用文學創作的方式,也就是職業化的寫作來表達她們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看法。這時候黑人女性創作群體在這一時期也出現了,也標志著黑人女性文學正式地產生了。同時期黑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流派出現了,這一流派的出現,預示著黑人女性文學得到快速的發展。這一時期也出現了一些成就突出的女作家,比如:黑人女劇作家洛蘭?漢斯貝里就創作了著名的《陽光下的葡萄干》,她因為這部作品被稱作“現代非裔美國戲劇鼻祖”。這些黑人女作家擺脫了傳統的文學抗議方式,從弘揚生命的高度上來表達對自己種族的關心、對黑人女性的關切、對黑人女性主體精神的發掘。

三、黑人女性作家文學作品的內容

黑人女作家創作的文學作品涉及內容范圍廣。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記錄作家青春成長經歷的自傳體。第二,在60年代民權運動和黑人民族運動的背景下發掘非裔美國文學的作品。第三,注重對黑人女性主體精神的發掘、闡釋和表現的文學作品。第四,強調種族平等、政治平等、性別平等、階級平等的文學作品。第五,關于注重挖掘黑人文化傳統、糾正黑人群體內部存在的黑人自輕自賤的思想和黑人種族分歧的思想的文學作品。第六,關于家庭宗教價值觀的文學作品。黑人女性文學作品內容更多的是關注種族文化歷史傳統的開拓,這些女作家從自身的生活經歷,將受到社會種族歧視和性別身份歧視的黑人女性命運表現到極致,把自己追求女性個性解放的思想與本民族追求平等自由的愿望有機地結合起來,強調黑人女性主體精神的蘇醒與強化。盡管一些男作家也刻畫了許多黑人女性的形象,他們卻無法擺脫自身身份的束縛性,男作家們(包括黑人男作家)無法更加客觀地從黑人女性的角度進行創作。因此,作品不能很好地表達黑人女性的思想與要求。而黑人女作家的文學作品用女性獨有的細膩的筆觸以及她們獨特觀察事物的切入點,一種同質的女性身份很好地幫助她們更好的了解黑人女性的精神需求。她們也力圖擺脫美國文壇上的男性文學傳統的束縛,注重尋找與挖掘女性自身特有的聲音。

四、黑人女性文學發展的意義

美國黑人女性作家進行文學創作,并開始被美國文壇接受,這標志著美國黑人女性地位的提高。同時黑人女性文學主義批評的出現,使黑人女性文學正由邊緣走向文學的視野中心。黑人女性文學批評以性別和種族身份為原則來對作品進行文學批評。這些黑人女性文學批評家采用與傳統男性文學不同的批評方法,強調作品中的大無畏精神,強調發揚黑人女性的獨立人格,強調反對種族、性別歧視和男性本位主義神話。女性文學主義批評的建立,從一定程度上,使人們更加關注黑人女性文學作品,從而促進了黑人女性文學作品的創作與發展。黑人女作家進行文學創作,她們筆下描繪的黑人女性生活更加具有真實性。首先是因為她們的身份,既是女性又是黑人,她們也深受雙重壓迫。這些切身的感受使她們能夠深刻地了解和體會黑人婦女所承受的痛苦。這些黑人女作家用自己黑人女性的獨特感悟,不以白人作家的思維方式去理解黑人婦女的困境,能夠更好地表達黑人女性的需求,也擺脫了男性作家與白人女作家的創作束縛。美國黑人女作家的作品反映了現實生活中黑人女性真實的生活與情感經歷,它的發展使人們能夠更好的了解黑人女性的所關心的問題,挖掘被壓抑的黑人女性的歷史與聲音促使人們正視黑人女性種族與性別雙重平等的要求。黑人女性文學作品的發展,有利于黑人女性文化的自主性意識加強。20世紀中后期,美國黑人女性文學才真正登上文學研究的歷史舞臺。黑人女性文學開始被文壇承認與接受,從某個側面來說,也標志著黑人婦女地位的逐漸提高。黑人女性文學批評是屬于黑人文學與黑人文化的兩大語境范圍中的。

在美國黑人女作家的作品中,更多的是探討性別與種族,這是這些黑人女作家所關心的兩大問題。黑人女作家不僅對和其他作品一樣對種族歧視進行批判,也對黑人內部性別歧視進行批判,這就為黑人文學開辟了一個新的切入點。美國黑人女性文學作品更加強調挖掘黑人女性被淹沒的聲音,注重強調黑人女性主題精神與意識。美國黑人女性文學批判主義的出現,為美國文壇批判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新時期民權運動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黑人女性社會地位有所提高,為黑人女性文學帶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