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名詞修飾語語序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06 05:02:00
導語:英漢名詞修飾語語序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英漢兩種語言在語序上具有某種程度的共性,這是我們進行英漢語序對比的基礎。英漢兩種語言在名詞修飾語順序上有共性也有相異性。這既可為人類語言類型學的研究提供左證,也為解釋人類共有的認知機制尤其是語言上所映射的人類認知選擇及先后和人的信息處理能力與機制提供了認識的窗口。
關鍵詞:修飾語;比較;文化差異
Abstract:English-Chinesetwolanguageshavegeneralityofacertainintensityonthewordorder,andthisisthefoundationforourcarryingonthecontrastonthewordorderbetweenEnglishandChinese.AboutEnglishandChinesetherearethegeneralityandthediversityonthemodifierorderofthenoun.Thiscanprovidethewindowfornotonlyofferingtheevidenceforresearchoftypologyofhumanlanguage,butexplainingthecognitivemechanismthatmankindownincommon,especiallythehumancognitivechoicesandprioritiesreflectedoninlanguageandinformationhandlingcapacityandmechanism.
Keywords:themodifier;comparison;culturaldifferences
引語
英語與漢語的對比研究建立在人類語言共性(languageuniversal)的基礎之上。而語言共性又可概括為兩大類:一為形式共性(formaluniversal),如范疇特征、語序、疑問形式、否定形式等;一為功能共性(functionaluniversal),如達意功能、語篇功能等(丁金國,1996)。從語言形態學的角度來看,語言有分析型(analytic)和綜合型(synthetic)之分。分析型語言的主要特征是語序較固定,而綜合型語言的主要特征是語序靈活。漢語是分析型語言,語序總體上較為固定,沒有曲折變化,其詞語組合成句依靠語序和虛詞;英語是綜合型為主,向分析型過渡的語言,語序既有相對固定的一面又有靈活變化的一面。因此,英語和漢語在語序上具有某種程度的共性,這是我們進行英漢語序對比的基礎。本文擬從英漢語名詞修飾語的前置和后置以及多項修飾語的排序分析兩方面對英漢名詞修飾語的語序進行對比分析,探尋其相似性和相異性并力求從不同的角度探索其成因。
1前置修飾語與后置修飾語。
按照與中心詞的位置關系可以將修飾語分為前置修飾語(premodifier)和后置修飾語(postmodifier)。前置修飾語包括一切出現在中心詞之前的修飾成分;后置修飾語包括一切出現在中心詞之后的修飾成分。英語名詞修飾語在詞組中的位置比較靈活,而漢語名詞修飾語的位置則相對比較固定,這是二者之間的重大差別之一。
1.1英語名詞修飾語既有前置修飾語又有后置修飾語,而且兩者均是非標記性的。前置修飾語主要由代詞、數詞、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名詞或名詞短語、現在分詞或過去分詞充當;后置修飾語則主要由介詞短語、非限定性關系從句,限定性關系從句,不定式、現在分詞短語、過去分詞短語以及較長的形容詞短語構成。值得注意的是現代英語出現了明顯的后置修飾語前移趨向(switch-to-the-front-positiontendency),即后置修飾語越來越多地被轉化為前置修飾語。這種轉化主要有三種方式:第一,將做后置修飾語的介詞短語轉化為復合形容詞做前置修飾語;第二,將定語從句轉化為復合形容詞做前置修飾語;第三,將整個句子直接轉化為復合形容詞做前置修飾語(張法科,1996)。此外,英語名詞修飾語與其中心詞存在被分隔的現象,即分隔修飾。例如:
1)There''''snoreporttousofanyaccident.(report及其修飾語ofanyaccident為tous間隔開。)
2)ImusttrytomakeaslogicalasurveyasIcanofthisprojectwhichIhaveundertaken.(章振邦,1999)。(asurvey及其修飾語ofthisprojectwhichIhaveundertaken為asIcan間隔開。)
1.2多數學者認為漢語名詞修飾語均是前置修飾語。如汪康、肖研(1981)認為現代漢語中凡是定語都放在被修飾的中心語前面。沈家煊(1996)就指出漢語一律是修飾語在前、中心詞在后。王武興(2003)進而提出漢語里定語的位置一般是放在名詞之前,即使幾個定語連用或使用很長的詞組作定語,也是要放在前面。盡管這是人們通常的看法,但是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簡單,漢語名詞修飾語主要是前置修飾語,后置修飾語也是存在的。漢語的定語一般置于中心語之前。在文學作品中少數句子的定語置于中心語之后,或者在中心語之后單獨成句,那多半屬于一種出于修辭需要的異位語序(熊文華,1996)。例如:
3)(雪)又在我們的玻璃上札札地繪了格式各樣的花卉和樹木,斜的,直的,彎的,倒的......(魯彥《雪》)。
又如:
4)她(祥林嫂)一手提著個竹藍,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魯迅《祝福》)。
因此,我們認為在漢語名詞修飾語和英語一樣,既有前置修飾語又有后置修飾語,所不同的是漢語名詞的后置修飾語出現較少,是標記性的。
1.3英漢名詞修飾語語序的差異可能是由以英語為母語的民族和漢民族的認知方式的差異造成的。人通過對外部世界的感知而形成的概念結構跟語言結構之間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著一種對應關系,或稱“象似性”(沈家煊1996)。外部空間是立體三維的,人的感覺系統面對的是大量的信息沖擊,但是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因此也是有選擇性的,總是集中在最突出的信息上,而把其它信息當作次要的背景信息處理。當人感知兩個物體的空間關系時,總是把一個物體作為注意的對象,把另一個物體當作其參照物。被注意的對象稱作“目標”(figure),參照物稱作“背景”(ground)。對于一個已知的場景,“目標”和“背景”的確定是自由選擇的,關鍵在于注意力集中于哪一個物體上。由于語言是一維的,在反映三維的外部空間時就有反映次序的問題在語言表達中體現出來?!澳繕恕笔潜煌怀龅奈矬w,成為焦點信息,但是焦點信息的位置只有兩個選擇項:前或后,因為人對空間的感知順序只有兩種方式:由“目標”到“背景”或者由“背景”到“目標”。這兩種感知方式在影視制作中都有所應用。劉寧生(1995)對曹禺劇本《北京人》的舞臺布景說明文字的調查研究表明:以漢語為母語的人在感知空間關系是有很強的由“背景”到“目標”的傾向。沈家煊(1996)調查研究了蕭伯納劇作Pygmalion的場景描寫,發現英語和漢語一樣具有很強的由“背景”到“目標”的感知傾向。名詞修飾語總是以中心語為“目標”,以修飾語作為“背景”,這在英語和漢語中是一致的。根據上述,英語和漢語的名詞修飾語都應當是以前置修飾語為主,這和前面我們所作的描述是有出入的,但是考慮到現代英語中出現的日益顯著的“后置修飾語前移趨向”,這樣的結論也是合理的。
2多項修飾語的語序
多項修飾語是英語名詞修飾語和漢語名詞修飾語的另一個共性。多項修飾語又可以分為單層多項和多層多項。單層多項修飾語是由屬于同一邏輯范疇的兩個以上的修飾語構成,而且各個修飾語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例如:abunchofred,white,yellowroses,又如:就長、寬、高的方面而言,每個尺寸也都符合設計要求的。根據英語的習慣,名詞單層多項修飾語各個修飾語的語序一般由詞語的長短以及其第一個字母在字母表中的順序確定。漢語名詞單層多項修飾語的語序比較靈活,只受語義邏輯和表達習慣的制約(熊文華,1996)。多層多項修飾語是由兩個以上屬于不同邏輯范疇的修飾語構成的,各個修飾語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關系,是我們討論比較的重點。
2.1英語名詞多層多項修飾語
在帶有多種修飾語的情況下,英語名詞詞組的詞序一般是:限定詞+描繪形容詞+類別詞+名詞中心詞+介詞詞組+關系分句。如:
5)aninterestingstorybookinEnglishwhichwaswrittenbyafamousChinesewriter.
英語名詞詞組修飾語的這種排列使人們對英語名詞修飾語能夠基本掌握。但是,當遇到一些比較復雜的名詞修飾語時,有時修飾語之間回出現用連詞(and,but或or),有時用逗號。
2.2漢語名詞多層多項修飾語
漢語名詞多層多項修飾語的語序是嚴格的,也是有規律的。許多學者在嘗試著從不同角度描寫這種語序規律。熊文華(1996)認為遞加式多項定語的“順序通常為:限定性(表時空、數量、屬有和范圍的)定語先于描寫性(表示形狀、特征、質料、方式和用途)的定語;帶“的”定語先于不帶“的”的定語;在帶“的”的多項定語中,表領屬詞語居先,表處所和時間的名詞次之,短語在次之,形容詞又再次之,非領屬名詞最后;在不帶“的”的多項定語之中,表領屬的詞語居先,數量詞語次之,形容詞又再次之,非領屬名詞最后”。黃伯榮與廖序東(1997:83-84)認為“多層定語的次序總是按邏輯關系來排列,跟中心語的關系越密切的定語就越靠近中心語”,并以此為出發點描寫了多層定語的一般次序是:表示領屬關系的詞語〉表示時間、處所的詞語〉指示代詞或量詞短語〉動詞性詞語和主謂短語〉形容詞性詞語〉表示性質、類別或范圍的名詞、動詞(“〉”讀作“先于”,下同)。陸丙甫(1988)從定語的語義類型角度把多項定語的順序歸納為:時間〉形體〉顏色〉質料和功能。
結語
英漢兩種語言在名詞修飾語順序上有共性也有相異性。這既可人類為語言類型學的研究提供左證,也為解釋人類共有的認知機制尤其是語言上所映射的人類認知選擇及先后和人的信息處理能力與機制提供了認識的窗口。如上文所提到的漢語前置修飾語占多數而偏長修飾語后置客觀存在語言事實和英語中后置修飾語前移趨向這就體現出的人類信息處理能力的限制(心理學家曾指出人腦的短時記憶的限度是7+/—2個語快,人在聽和讀的過程中,大腦在進行同步的“組塊”,就是把幾個相關的詞組成一個語塊以作為記憶和理解的單位而一個易于記憶的了解界的架子應該是7+/—2個語塊。(魯川:2001))。將重要修飾成分后置則反映了人在處理和表達是將未知的、欲突出的新信息放在句尾焦點位置的機制策略。故此對不同語言名詞修飾語位置和先后次序的研究和比較有一定的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1]丁金國.漢英對比研究的理論原則[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6,(3).
[2]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增訂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劉寧生.漢語偏正結構的認知基礎及其在詞序類型學上的意義[J].中國語文,1995,(2).
[4]魯川.漢語語法的意合網絡[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5]陸丙甫.語法研究與探索[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
[6]沈家煊.英漢對比語法三題[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6,(4).
[7]汪康、肖研.英漢語序的比較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1,(1).
[8]王武興.英漢語言對比與翻譯[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9]熊文華.漢英定語、狀語、賓語的位置[J].世界漢語教學,1996,(4).
[10]張法科.論現代英語的定語前移趨向[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6,(1).
- 上一篇:電視電影現狀研究論文
- 下一篇:英語委婉語交際功能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