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培養學生思維品質

時間:2022-03-16 11:41:51

導語: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培養學生思維品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培養學生思維品質

摘要:寫作能力是思維能力和文字表達的綜合反映,寫作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思維品質的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也有利于其寫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在高中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自由寫作法及強化背景文化知識拓展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英語邏輯思維習慣,以達到提升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思維品質

如今,英語學習越來越受到重視,書面表達不僅是英語學習的主要內容,也是英語運用能力的體現。因此,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

一、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發展現狀

書面表達是英語學習過程中最主要的內容之一,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學生書面表達能力難以迅速提高是當前英語教師面臨的重要問題[1]。要切實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教師應透徹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明確學生在書面表達方面存在的問題。一方面,學生的寫作能力受基礎語法知識積累的限制。書面表達需要學生運用英語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所以在表達過程中學生必須關注基礎詞匯的積累,正確的語法、語塊及語言的習慣表達等基礎性知識。大部分高中生在語法、語塊及英語的習慣表達方面的積累存在一定欠缺,難免會在書面表達過程中受到限制。這需要學生針對這方面的知識進行系統性學習,也需要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加強教學各環節的聯系和滲透。另一方面,學生對英語思維模式缺乏了解。用英語進行書面表達要求學生在遣詞造句時用符合英語語言習慣的語序和情感來表達,這需要學生對跨文化的背景知識有一定的了解。高中英語教學大多以高考為最終目標,在文化知識拓展上有所欠缺,造成學生在語言表達習慣上囿于英語語言規范,影響英語作文的質量。實際上,高中英語教學的這一特點也導致了學生寫作過于模板化,形式和內容都表現出思維定式,出現語言呆板、僵化等問題。為了提高學生高考英語作文的分數,一部分教師在寫作教學時會選擇以一定的模板為案例進行教學。這種符合考試評分規則的作文模板只需要學生簡單替換其中的內容和語句就能實現特定主題的寫作,導致過于依賴作文模板。這不僅使得作文形式過于相似,缺乏新意,同時也限制了學生在寫作內容和方向上的選擇,導致學生無法基于自己的真實情感進行寫作,降低了學生寫作的質量。上述問題是當前環境下影響高中生英語寫作能力提升的主要問題,這不僅反映了英語寫作教學的問題,也體現出學生在思維品質方面的欠缺。因此,教師必須給予必要的關注,解決這些問題,真正提高高中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強化學生英語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二、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途徑

(一)運用自由式寫作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從當前高中生的書面表達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存在語法錯誤,詞匯拼寫、句式選擇錯誤及語義理解和表達上的錯誤[2]。這說明語法知識是限制高中生英語寫作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學生的詞匯、語言、語法知識積累在短時間內無法得到改善,所以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就要適當忽略語法方面的問題,重點對學生的思維,尤其是對主題的發散思維進行培養。自由式寫作就是恰當的手段和方式之一。從概念上來看,自由式寫作是讓學生在完全自由的情況下寫作,不限制學生表達的主題方向,不過分關注學生語法詞匯上的錯誤,讓學生一氣呵成地完成對自身觀點和想法的表達。為了使其更適用于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將這種自由式寫作的要求和操作方法進行一定的改變。具體來說,教師可讓學生在限制主題而不考慮語法表達的情況下寫作,盡可能地忽視基礎語法知識對學生造成的障礙和限制,進而真正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這樣一來,學生面對作文主題時會刻意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主題表現和思維的拓展方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在英語寫作的過程中,學生面對確定的主題時往往無話可說,這可能會對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造成不良影響。在不考慮表達是否正確的情況下,學生的寫作速度能夠得到提高。所以教師可以在公布寫作主題后將多方面、多角度表達作為批閱標準,使學生真正實現多角度思考。在強化學生針對主題的發散思維能力的基礎上,使學生面對作文題目時有更多的思考,拓展學生的思維,進而豐富學生在作文中的表達技巧,提高學生的創新性,提高學生英語寫作的質量。(二)強調跨文化教學,培養學生的英語邏輯思維。英語寫作除了能體現學生在英語基礎知識方面的積累外,還體現了學生是否具有英語語言的思維方式。在進行表達時,中文表達習慣與英語存在很多不同。例如,在用中文寫作時,學生往往習慣于用類似的情境引入主題,然后就具體內容和觀點進行詳細的描述,最后再對核心的觀點進行總結,這體現了漢語語言迂回式的表達習慣。而英語語言則截然相反。尤其是在高中考試中常見的邀請、感謝、詢問信件等應用文題材,更強調直接邏輯和表達習慣,也就是在文章的開頭及每一段的開頭直截了當地表達這一段的核心內容,對主要觀點進行概括表述,然后再進行詳細描述。這種語言表達的不同體現了兩種不同的思維邏輯,這主要是由兩種語言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因此,教師要讓學生習慣并養成這種邏輯思維習慣,就要讓學生學習、了解跨文化的背景知識。在了解并真正沉浸于這種文化和語言氛圍環境中,學生才能逐漸習慣于這種表達,并學會這種表達方式。所以教師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必須適當地加強對相關文化知識的拓展教學。具體來說,教師在針對特定作文主題進行教學時,應適當講解相關的背景文化知識,增強學生在這方面的積累。同時,全方位的體驗也是學生接觸對應文化環境、養成英語語言思維和表達習慣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教師應借助語言背后的背景文化知識進行拓展教學,讓學生習慣英語語言的表達習慣,進而在書面表達的過程中將這種習慣表現出來,提高學生書面表達的質量,真正強化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基礎的語言格式、基礎語法知識規則固然重要,但英語表達習慣也十分重要。也就是說,教師在英語寫作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講解,也要注重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這樣才能全方位地增強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落實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進而滿足立德樹人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邱潔.如何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J].英語教師,2017(15):142-145.

[2]肖梅.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初探——以IfIWereaBoyAgain教學為例[J].英語教師,2017(17):139.

作者:李旺信 單位: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