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基礎要跟著設計論文

時間:2022-11-18 04:50:00

導語:設計基礎要跟著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設計基礎要跟著設計論文

摘要:設計起源于人類生存的需要,它的終極目標是功能性與審美性的辯證統一。從哲學的角度講,有目的的實踐活動體現了人類所具有的主體性和能動性。“設計”作為人類的實踐活動,是人類改造自然的標志,也是人類自身進步和發展的標志。作為設計的基礎造型訓練,也要隨著設計的發展需要而改變。

關鍵詞:設計設計藝術設計素描

中國對于英文Design(設計)的理解和譯名在20世紀整整100年間做過3次改動:“圖案”——“工藝美術”——“設計藝術”。3個詞的演變,意味著認識角度的轉換,但基本內涵并沒有根本性的轉變。在商品社會里,一件產品從制造到推向市場至少需3個設計環節,“技術性設計”——“藝術性設計”——“營銷性設計”。也就是說無論是手工業、機器生產還是現代高新技術造物,總有由創意階段到制作階段這樣一個完整的過程。“圖案”側重前階段;“工藝美術”則重在后階段;而“設計藝術”是一個完整的體現,一方面重在前階段的設計,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后階段的制作,包括內外部構造、工藝及市場營銷等等。從藝術的角度來看,隨著設計藝術的深入研究和蓬勃發展,并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設計藝術已經在我國藝術研究領域確立了自己的地位,成為了與繪畫藝術、戲劇藝術、電影藝術、音樂藝術、舞蹈藝術等相并列的一個藝術門類。隨著時代對于設計的3次命名的演變,我們不難看出作為設計的造型基礎也在隨著發生改變,所以設計的造型基礎是緊跟著設計的需要走的。

一、繪畫素描與設計素描

造型藝術通常被劃分為純藝術和實用藝術兩大體系。如果說繪畫素描是為“純藝術”服務的,那么,設計素描就是為“實用美術”服務的。

繪畫素描,它是繪畫藝術的基礎課,具體表現是從靜物入手,到石膏頭像、胸像、全身像,然后是真人頭像、胸像、全身像,最后是人體課的教學。作業通常采取短期、中期、長期習作相互配合。訓練是以質感、明暗調子、空間感、虛實處理等方面為重點,研究造型的基本規律,畫面以視覺藝術效果為主要目的。這一套有效的、完備的基本功訓練,能為學生對專業方向的學習和創作打下必需的、堅實的基礎。我國20世紀80年代也把它作為工藝美術的基礎造型訓練。

設計素描則是設計藝術的基礎課,具體表現對象重點是靜物(幾何形體、瓶、罐、工業產品等),石膏和真人只是作為造型的輔助教學,更不用進行人體課訓練了。作業通常采取短期、中期為主。訓練是以比例尺度、透視規律、三維空間觀念以及形體的內部結構剖析等方面為重點,它秉承了傳統繪畫素描的藝術精華,目的是一切為了設計的造型訓練。是視覺傳達設計、工業設計、建筑環境藝術設計、動漫設計等各類設計專業的一門重點基礎課程。

二、包豪斯對現代設計基礎教學的影響

首度將設計素描的理論、形式和功能從傳統繪畫素描中劃分出來是1919年人類歷史上第一所里程碑式的設計學校德國包豪斯設計學校的創立,以及瑞士巴塞爾設計學校擬定的《設計素描基礎教學大綱》。包豪斯在培訓第一批現代設計人才時,沒有使用傳統的繪畫素描來作為他們的形象設計基礎。當時的教師伊頓、克利、康定斯基,均屬現代派畫家與造型理論家,強調嚴格的基礎訓練與理論灌輸。對自然與生活的敏感。他們的基礎課程分別是:“自然的分析研究”“造型、空間、運動和透視研究”“分析性繪畫”等等。

西方的繪畫有悠久的歷史,繪畫素描也有很多優秀的、偉大的作品。在20世紀30年代,很多發達國家建立了獨立的設計學院及設計專業,他們受到包豪斯的影響,無一例外都放棄了傳統的繪畫素描而采用包豪斯的設計基礎造型訓練方式,近一個世紀的探索和發展已形成了比較完善的設計學科和設計教育體系,并在設計思維、設計理念及設計實踐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我國,真正現代意義上的設計藝術的發展僅有20多年的歷史。藝術院校設立設計專業時間并不長,基礎教學大都沿用原來繪畫學科的教學程序和教學內容,擔任設計素描基礎的老師幾乎都是受教于藝術院校的繪畫專業,使素描教學這條與母體緊密相連的臍帶從來都不曾被真正割斷,這是目前國內設計學科基礎造型教學的一大特點。

三、設計基礎教學為何要采用設計素描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大工業化成為生活的主流,西學東漸的速率加快,無論設計觀念、方法和理論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設計基礎課的教學方法和目的也應隨之而變化。繪畫素描是通過再現對象的具象描繪來反映意識形態的創作,如果繼續沿用它來進行教學,將會發現在素描和設計之間存在難以銜接的斷裂帶,首先,繪畫素描無法完全體現設計所需的基礎訓練,而設計基礎的結構設計素描訓練能一方面表達造物的結構關系、透視關系、比例關系、空間關系等,更重要的是還能透徹地表達造物內部的構造及結構與形體之間的關系,這些訓練正是設計所需的造型基礎。其次,繪畫素描也無法表現設計所需的創造新的形態和創造性思維,而設計基礎的裝飾設計素描、表現設計素描、抽象設計素描、意向設計素描訓練卻可根據一定形式美感法則來表現對象,更能創造并無“對象”可供再現的不存在的“新”的形態或抽象形態,同時也能訓練培養一種創新思維。再次,從教學內容來看,繪畫素描訓練是從靜物到人體,而設計素描是從設計所需的造型基礎來制定教學內容,重點放在靜物(幾何形體、瓶、罐、工業產品等)上,對于對設計無多大實用的真人全身或人體課程就沒訓練的必要了。最后,傳統的繪畫素描體系是對造型能力的培養、對自然規律的研究,但對材質媒介的使用是有限的。在設計基礎的材質媒介綜合性設計素描訓練中,發揮眾多材質媒介自身的物理特性和審美價值,有創造性地發現、選擇、運用不同的材質媒介去設計、構架不同題材內容的畫面,這又是設計所需的創作實踐的另一個重要的環節。

結語

盡人皆知,建平房與建100層樓的基礎絕對不同,地下基礎跟著地上建筑需要走,誰也不會為建平房而去修建100層樓的地基。沒有誰為了設計廣告、包裝、室內設計而花費時間去訓練國畫、油畫,或者去畫幾年人物素描和人體素描。藝術設計的基礎訓練離不開扎實的素描功底,這是無可非議的,但以純藝術的繪畫性素描觀念指導設計專業的基礎訓練是不科學的。采用什么方式進行基礎訓練卻是需要討論研究的,設計基礎素描的教學必須考慮設計專業的特殊性并與其他專業訓練想結合,才能取得切實的效果。設計的造型基礎要跟著設計的需要走,設計變了,設計的造型基礎也要隨之而變,設計的造型基礎教學也得隨之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