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經濟倫理思想透析
時間:2022-05-21 04:47:00
導語:馬克思經濟倫理思想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經濟倫理的概念與歷史追索
說起經濟倫理,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這種概念或者說這種思想早已有之。自從有了人類的經濟活動,倫理道德也隨之產生。筆者試圖站在兩個不同的角度來詮釋經濟倫理的定義。第一個角度是站在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和研究倫理道德問題,那么經濟倫理可以這樣定義:經濟倫理是指研究規范經濟學對各種經濟制度和平等、競爭、效率等經濟范疇以及個人、集體消費等經濟行為的一系列綜合價值判斷問題的總和。第二個角度是站在倫理學的角度研究和分析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那么經濟倫理指的是研究經濟制度、經濟秩序、經濟活動、經濟行為是否合乎倫理道德的前提和條件。經濟倫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變得越來越具有現實研究價值,國內外好多學者也開始研究經濟倫理學這門學科的歷史源頭。其實經濟倫理學如同政治經濟學一樣是個具有雙重含義的雙面性的學科,都是有一定的歷史淵源。在國外,經濟倫理這一概念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代,那個時候就把經濟學和倫理學之間的關系聯系起來了。在倫理學巨著《尼各馬可倫理學》中,亞里士多德說過這樣一句經典的話:“因為很顯然財富不是我們所追求的善,它只是有用的東西,以他物為目的。”很明顯,亞里士多德所說的人類的財富就是經濟學的范疇,而人類的“善”才是真正的追求目標。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善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經濟活動中的行為最終都會指向這種普遍而又特殊的善。
馬克思雖然沒有對經濟倫理做一個專門的、系統的專著進行論述,但是在他其他的哲學、政治經濟學經典著作中蘊含了豐富的經濟倫理思想,對經濟倫理思想也有比較深刻的分析和研究。他的著作中所研究的所有經濟制度理論都滲透著經濟倫理思想,充滿了經濟學的人類關懷。這是有別于像李嘉圖那樣在假設資本主義制度具有永恒合理性和正確性的基礎上進行財富與價值的一種完全抽象化的研究,也不像西斯蒙第那樣完全把經濟學范疇狹隘化,過多地從倫理價值上的人類主體出發,進行理論投射研究分析。馬克思經濟倫理思想本質是他通過在當時的歷史時代背景下對資本主義以及其他社會經濟形態所有經濟現象和本質進行分析,包括對諸如剩余價值理論、勞動價值理論、產權理論、資本積累理論、資本流通理論、經濟危機理論都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后,落腳點還是以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來對資產階級經濟倫理思想基礎和理論范疇進行批判,并對無產階級經濟倫理思想進行了透徹而又科學的闡釋,對人類給予最大的人文關懷,經濟關系和倫理關系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所有的經濟制度和所有權理論都深深地打上了倫理的烙印。馬克思經濟倫理思想在《資本論》中達到了一個巔峰狀態,他在這本書中始終沒有放棄對資產階級經濟倫理關系深刻的批判和對無產階級未來倫理命運的關懷,已經從早期的簡單哲學理性發展到對全人類的關懷。通過科學而又嚴密的經濟學分析和論述,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而這種矛盾也會引起倫理關系的變化。馬克思在許多著作中,尤其是《資本論》中都表達這樣一種思想,即經濟研究必須有倫理關懷來引導,所以說從馬克思經濟倫理本質上講,馬克思的所有經濟學著作就是倫理學著作。
三、馬克思經濟倫理思想的研究意義
馬克思的經濟倫理思想隱含于他的每一部經濟學著作中,需要我們不斷挖掘。這種思想對不同社會經濟形態條件下,每個經濟主體、各種所有制形式、多種經濟范疇的倫理關系和倫理特性都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從倫理學學術研究角度講,馬克思經濟倫理思想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經濟學與倫理學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并且該思想極大地豐富了倫理學研究范疇。從現實角度講,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倫理關系和倫理秩序的建立必須以這種思想作為指導,在解決社會經濟發展所帶來的道德失范現象問題以及如何呼喚經濟發展急需的倫理精神時,馬克思的經濟倫理思想指導意義將顯得至關重要。
- 上一篇:縣長在棉花市場整治工作會講話
- 下一篇:縣長在三春生產動員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