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社區護士在崗培訓策略

時間:2022-02-21 09:29:00

導語:探索社區護士在崗培訓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索社區護士在崗培訓策略

摘要:隨著人口的老齡化、疾病譜的改變以及醫療費用的高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2006)中指出:“要深化城市醫療衛生休制改革,優化城市衛生資源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努力滿足群眾的基本衛生服務需求”,這為發展我國社區衛生服務做出了重要的決策。社區護理是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護士的素質直接影響社區衛生服務的質量。但由于歷史的原因,接受過正規教育,具備社區護士資格的護理人員目前仍在少數,因此,對從事社區工作的護理人員進行崗位培訓就成為解決這種需求矛盾的有效途徑。通過實踐及查閱文獻,筆者對社區護士在崗培訓方法進行思考,總結了三種方法: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培訓、到上級醫院進修和自學。現對這三種培訓方法進行詳敘。

一、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培訓

1.1培訓對象: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的在崗護士。

1.2培訓的組織形式:以省、市為單位采取整體性、系統化的組織管理模式,統一師資培訓、統一培訓大綱、統一教材、統一考評、統一閱卷、統一發證、分片實施。

1.3培訓教材:以衛生部科教司編寫的《社區護士崗位培訓教材》為主要參考書,同時結合本地區社區護理的需要增加所需內容作為本地區的培訓教材。

1.4培訓內容

1.4.1理論培訓:主要包括社區護理導論、社區評估、傳染病預防、健康教育、特殊人群保健、社區急救等。培訓時要強調疾病預防、家庭訪視、溝通與合作、社區急救、心理咨詢、自我防護等方面。各省市或單位根據衛生部要求,結合當地情況組織培訓內容,以滿足社區護士的需求,在培訓時根據實情設計方案,安排相應的課程。做到學以致用。

1.4.2技能培訓:社區護士護理技術操作能力的提高是崗位培訓中的重要內容。目前從事社區護理的護士大多是從醫院臨床護士崗位轉崗從事社區護理的。由于臨床護理與社區護理工作內容存在較大差別,必須對護士進行轉崗培訓。社區護士除了要將臨床護理中的基礎護理技術應用到社區外,還要學習掌握好急診科、內科、外科、婦產科、中醫科等專科護理技術操作。要特別熟練掌握社區急救、家庭搶救、外傷清創與縫合技術、洗胃、小兒頭皮靜脈穿刺、老年人吸痰等技術操作。要學會母乳喂養指導、家庭護理、臨終關懷、傷殘康復護理等,以適應社區護理服務需求。

1.5師資隊伍建設:社區護理專科師資建設是培養社區護士的關鍵。目前社區護理師資緊缺,社區護理專科師資大多有臨床護理人員承擔。因此社區護理專科師資的培養顯得尤其重要。可以通過學歷教育、在職培訓、進修、學術會議、與國外交流學習等方式培養教師,并對人員編制、職稱評定、工作量考核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盡快培養具有先進教育理念的社區護理教育師資。

1.6培訓基地: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只有建立好規范的社區護理培訓實踐基地,使學員在培訓基地得到所需技能的培訓,讓社區護士參與較為規范的社區護理實踐活動,才可以更好地解決學用脫節的問題,使護士真正地實現從醫院臨床護理模式到社區護理工作模式的根本轉變[9]。社區護士崗位培訓基地建設應包括教學基地和實踐基地兩部分,市衛生局經過考核可以掛牌和授權,教學基地和實踐基地要有效地溝通與配合,這不僅有利于社區護士崗位勝任能力的培訓,也有利于對在校護生社區護理實習計劃的落實,真正發揮培訓基地的作用。

1.7培訓方式:社區護士規范化培訓采用全脫產方式,集中面授共4周,分三部分:(1)理論課程培訓2周。學員集中授課,以衛生部頒布的《社區護士崗位培訓大綱》所規定的學習內容為基礎,制定教學內容。(2)技能操作培訓1周。學員采用分組操作演示、老師指導、學員集中進行操作訓練的方式。(3)社區臨床實踐l周。學員分成5-6人為一小組到社區服務中心(站)進行臨床實踐。

1.8培訓考核:培訓的考評一般包括理論和實踐。實行全省統一命題、統一考試時間、統一閱卷,成績合格者,由衛生廳統一核發省社區護士崗位培訓合格證書。

二、到上級醫院進修

2006年衛生部文件要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有計劃地組織社區衛生服務人員到醫院進修學習”。由此可見,建立社區與醫院之間的護理業務協作關系,提升社區護士業務能力是順應衛生發展趨勢的需要。在職社區護士應每3~5年到上級醫院的大內、大外科和急診科進修3-6個月。社區護士在進修期間應強化訓練護理新技術、急救儀器使用及操作配合、急救事件救護方法等,將獲取的規范技能與先進護理理念應用到社區醫療。

三、自學

自導學習是被認為最具有發展潛力的一種學習方式。社區衛生服務全科知識的掌握及綜合素質的培養需要長期學習及總結,統一培訓只是起到概括指導作用,要提高社區護士的綜合素質還是要靠學員的自學。

教育部門和主管部門應為社區護士設立社區護理自學考試,以便為從事社區護理工作的護士提供更多的學習和受教育的機會。社區護士可以選擇業余形式如自學、函授、遠程教學等進行繼續教育。

四、總結

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需要盡快培養出適應其發展的全科護士,從事社區的家庭醫療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社區康復護理、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導、臨終關懷等多方面社區工作,為社區人群提供多層次、多功能、全方位的護理服務,盡快實現護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六位一體”的服務宗旨。因此,社區護士是順應社會發展需求,為社區居民提供經濟,方便、快捷衛生保健服務的主力軍,社區護理質量的高低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健康。社區護士的培養影響著社區護理的發展,而社區護士崗位培訓是提高社區護士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應該積極思考、探索出一套完善的適合我國國情的社區護士培訓方法。

參考文獻:

[1]楊麗,趙秋利.社區護士崗位培訓的現狀、問題及對策.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11):71-72

[2]周艷,劉曉丹,李勤,等.社區護士崗位培訓績效分析與研究.護士進修雜志,2009,24(3):197-199

[3]郭清,陳雪萍,章冬瑛.社區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05,8(21):1767-1769

[4]吳蘭笛,韓衛麗.廣州市社區護士崗位培訓及考核成績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06,3(2):66-68

[5]李勤,孫平輝,黃衛東.社區護士在職培訓教學模式初探[J].護理研究,2006,20(5):1212-1213

[6]彭惠仙.社區護士護理技能培養的實踐與成效.護理管理雜志,2004,4(10):43-45

[7]李曉惠.社區護士資格準入標準與資格認證管理研究,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8,14(7):914-915

[8]曾華.西寧市社區護士崗位培訓內容需求的調查.現代臨床護理,2008,7(9):1-4

[9]何金愛,陳賢梓,陳偉菊,等.廣州市社區護士崗位培訓效果的層次分析.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63-65

[10]侯婕.對社區護士崗位培訓的思考.護理教育,2009,27(23):89-90

[11]饒艷華,曹梅娟.我國社區護士崗位培訓的現狀與思考.護理與康復,2010,9(2):106-108

[12]謝建芳.社區護士業務提升需求的調查分析.上海護理,2009,9(2):72-74

[13]鄧靜,周穎清.重慶市社區護理工作現狀調查研究.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08,33(6):760-764

[14]郭慶平,鄧瑞姣.培養全科護士發展社區護理[J].家庭護士,2008,6(4A):937

[15]郭全芳,張云紅,張祥英,等.社區護士工作壓力源研究[J].護理研究,2007,2l(6B):1535-1537

[16]來小彬,李鶴.社區護士對高血壓病防治知識掌握情況的調查[J].護理研究,2009,23(6A):1432-1433

[17]曹立新.對社區護士崗位培訓的思考與分析.全科護理,2009,7(11C):3089-3090

[18]趙秋利,楊麗,姜向春.社區護士崗位培訓的現狀與需求.中國護理管理,2007,7(12):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