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功能性義齒的修復方法透析
時間:2022-05-04 03:47:00
導語:生物功能性義齒的修復方法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義齒生物功能修復系統(biofunctionalprostheticsystem,BPS),是由列支敦士登公國的義獲嘉(Ivoclar-Vivdent)公司聯合牙醫專家共同開發的義齒修復系統。它遵循生物功能原則,義齒修復的諸過程——印模、頜位記錄、蠟型試戴等,均由患者行施肌肉功能性運動取得。排牙則參照生物測量方法獲得的數值,兼顧美觀和功能進行排牙。
1.初印模根據牙槽嵴大小和形狀選擇合適的托盤,用藻酸鹽印模材料取模。印模必須包含整個上頜結節及磨牙后墊全部。
2.正中記錄——初步領位記錄印模根據吞咽可引導下頜至肌力閉合道終點的原理,應用正中托盤(centrictray)記錄正中咬合狀態下的頜關系。正中托盤上下兩面都放置印模材料,同時取上下頜印模,在正中頜位時取得的上下頜關系印模,稱正中記錄印模或初步頜位記錄印模。將上下頜初模型固定于正中記錄印模內,可初步確定頜位關系。故正中托盤也稱牙合確定托盤(occlusallocalizingtray)。
3.功能性印模。頜位記錄功能性印模和頜位記錄兩項操作均通過同一牙合托在一次就診時完成。由于初步頜位記錄已經獲得患者的個體上下頜關系并已用牙合架固定,此時制作的牙合托精確性大大提高,有時甚至不需費時調整。
4.工作模上牙合架在BPS中,工作模上牙合架,可以患者的個體參數為準,由面弓轉移的方法進行;也可根據正常人的平均值為參數做模型牙合架定位。
5.模型分析天然牙牙合型分類:根據Strack分類法,天然牙牙合型有三類。
(1)正常牙合:前牙淺覆牙合1~2mm;要求Warpage曲線的舌牙槽嵴點(alveolingualpoint)位于第一前磨牙處。
(2)切刃牙合或稱前伸牙合:前牙區切刃牙合或反牙合;因下前牙前伸咬合,下后牙為同前牙協調,通常需向舌側傾斜。
(3)深覆抬或深覆蓋(遠中牙合):前牙區深覆牙合;Warpage曲線比較陡峭、傾斜,其舌牙槽嵴點位于第二磨牙處。
6.人工牙排牙
(1)前牙選擇。參照患者的面形、膚色、牙弓形態、人體外形等選擇前牙外形及顏色,BPS提供功能型五層色樹脂牙和解剖型五層色樹脂牙。可用比色板直接在口內比較、選擇。建議觀看患者最近的天然牙列照片,這在形態和排列上最具參考價值。
(2)前牙排列。上中切牙:位中線兩側;唇舌向位置參照切牙乳突,唇面距RPT線7mm;側面觀呈弓型,切端正對下頜唇溝,它的唇面曲線與其垂直的前牙區牙弓非常協調;覆牙合的大小因牙合型而異,正常牙合切端低于頜堤平面2mm,切刃牙合低于頜堤平面0.5~1mm,深覆牙合低于頜堤平面3~3.5mm。
考慮到美觀和發音,特殊病例在試牙時可作適當調整。上尖牙:參照RPT及第一對腭皺排列。關于美觀和功能,尖牙的位置是決定性的,尖牙以對稱為目的,它是上頜最突出的牙齒,否則患者表情會不自然。側切牙:可個性排列。因其對前牙列的外形影響不大。
(3)后牙排列
后牙選擇:如前所述,可根據前牙牙合型來選擇配套的后牙。正常牙合選P型;切刃牙合選K型;深覆牙合選T型。
7.雕刻成形應選用高熔點的硬蠟排牙,在人工牙和基托間用硬蠟方便雕刻,其他部分可用較軟的蠟。需雕刻的基托外形有:
(1)齦乳頭。正常齦乳頭覆蓋牙遠中1/3。
(2)根形。模擬自然的方式雕塑牙根外形;表面避免小孔形成,否則基托不易清潔。
(3)在系帶處形成切跡。
(4)基托光滑面呈凹面形。
(5)前牙舌側基托設計凹狀,有利舌體幫助義齒穩定。
(6)確保第二磨牙與基托末端留有一小塊外形良好的基托,因為咬肌通常需要足夠的空間,否則會使義齒抬起。
8.義齒蠟型試戴義齒成形后應讓患者在口內蠟型試戴。若發現問題即可修改或返工。檢查內容有:(1)檢查基托邊緣的伸展,必要時作適當調整;(2)檢查頜位關系,包括正中關系和垂直距離;(3)假如蠟型已符合美觀要求,接著檢查發音、固位和咬合情況;(4)檢查牙合平面與舌的關系,在舌休息位時,舌的邊緣位下牙合平面下方一點,而舌背高于下牙合平面;(5)最后檢查義齒的穩定性,將棉卷置于后牙區,囑患者咬合,觀察義齒是否翹動。如出現問題,尋找固位、美觀和功能間的折衷方案。
無論醫師或技師,試牙后都不能進行任何實質性的修改。實踐顯示,穩定的塑料基托便于蠟型試戴;為防止人工牙移位,甚至上下頜間關系的改變,應選用強度好、熔點高的硬蠟排牙。
9.完成蠟型試戴后,應再次上牙合架檢查一遍排牙,然后封蠟,準備裝盒。
裝盒要求:①不改變外形雕刻和尺寸;②勿用有溶解力的液體和單體清潔人工牙,以免樹脂色彩改變。
10.義齒初戴義齒初戴需檢查所有牙齒的牙合接觸、美觀、固位、功能和發音。初戴時可輕微調整。咬合關系選磨則在患者適應性戴用2~6周后進行。
參考文獻
[1]王貽寧林映荷.無牙頜牙槽嵴吸收的研究進展[A].徐君伍.口腔修復理論與臨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173-174.
[2]郭天文.全口義齒的固位[A].徐君伍.口腔修復理論與臨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210.
[3]馮海蘭.全口義齒[A].徐君伍.口腔修復學[M]:第4版[C].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62.
[4]蘇劍生韓杰等.He平衡對全口義齒咀嚼效能影響的研究[J].口腔醫學,2001,21(4):193-194.
- 上一篇:社會學視角下的網絡流行語淺析
- 下一篇:詮釋臺灣節日文化變遷與未來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