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訓練傷原因及策略
時間:2022-08-18 11:27:00
導語:新兵訓練傷原因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軍事訓練是和平時期部隊工作的中心任務,是部隊戰斗力生成的根本途徑。新兵剛到部隊,由于身體和心理素質不夠成熟,隨著訓練強度和難度不斷增加,如不注意防護,往往容易發生訓練傷,所以,扎實做好訓練傷的傷治工作是新訓衛生工作的重點。為此,筆者對近幾年新兵軍事訓練傷發生的原因進行調查分析,調查發現,軍事訓練傷的發生固然有偶然因素,但與教育、管理、醫學監督等預防措施不到位和訓練不科學等因素密切相關。
1發生原因
1.1身體及心理素質較差:部分新兵年齡較小,骨骼發育尚不完全成熟,協調性不夠,肌肉韌帶力量薄弱,受到高速牽拉使易發生損傷;部分新兵心理和生理年齡都還不成熟;有的新兵入伍前很少或者沒有進行過體育鍛煉,短期內還不能適應部隊的高強度、緊張的軍事訓練;有的新兵思想過度緊張,甚至對訓練懷有恐懼心理,對高強度、高難度的訓練課目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導致動作難以做到位,使軍事訓練傷的危險性增加。
1.2組訓不科學:平時訓練計劃性不強,訓練時間安排不合理,隨意增加訓練強度、難度或長時間進行單調性訓練;遇到上級檢查或考核時,臨時突擊集訓,隨意超時、超強度、超負荷訓練,使部分士兵訓練時的動作協調性與準確性降低,從而導致軍事訓練傷的發生。
1.3帶傷帶病訓練:由于基層新兵連隊隊部人員少,新兵骨干為了出成績,提高政績,營造軍事訓練的“熱鬧氣氛”,經常讓輕傷小病人員以及剛出院或半休、身體虛弱人員參加訓練。這種“不科學、不合理”的安排,常常導致軍事訓練傷的發生。
1.4準備活動不充分或動作不規范:按照規定在每次軍事訓練前應先進行熱身運動。但少數指揮員忽視訓練前的準備活動。訓練時部分指揮員要求不嚴,未做到訓練項目的示范動作,未講解訓練注意事項和要求,致使參訓士兵動作不規范。另外,訓練場地不夠規范,有的訓練器械固定不牢等,這些都常常是軍事訓練傷的直接誘因。
1.5宣傳教育不到位:軍事訓練前,衛勤防護和安全教育未落實;軍事訓練中的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新兵缺乏運動醫學和運動心理學知識等,沒有開展針對性的軍事訓練傷預防知識的教育等,也是導致軍事訓練傷發生的重要原因。
1.6爭強好勝:新戰士年輕氣盛,人人都有不服輸的勁,生怕訓練成績差,讓人看不起,于是有的新戰士便不顧及、不講究方式方法,一味“硬拼”,使訓練強度超過了身體的承受負荷,再加上要領不熟悉,動作失調、變形,易導致訓練傷的發生。
2預防對策
新兵訓練初始,切忌求快求高,要科學制定訓練計劃,循序漸進,按照先易后難,先弱后強的原則,各種項目穿插進行,切忌進行超負荷訓練。在新兵出現身體不適時,應及時作出相應調整,做到勞逸結合。
2.1健全組織,適時檢查指導:衛勤部門要嚴格按照《軍事訓練健康保護規定》,對軍事訓練傷預防工作進行計劃指導,并協調軍訓、管理、宣傳等相關部門按職責開展工作,并對軍事訓練防護工作進行監督檢查。適時對新戰士的訓練傷防護知識掌握情況、訓練計劃的制定、組織實施,訓練場地達標情況,訓練傷發生等情況進行綜合檢查指導。一是檢查各級對軍事訓練健康防護工作的重視程度,指導部隊真正把預防軍事訓練傷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制定科學的軍事訓練計劃和與之相適應的軍事訓練健康防護教育計劃,并檢查組織落實和監督情況。二是檢查訓練設施情況,指導部隊不斷完善訓練設施建設,杜絕帶故障使用,及時整改訓練場地存在的不安全隱患。三是檢查保障工作是否到位,指導部隊加強對一線保障人員的培訓。
2.2加強宣傳教育,做好防護措施
2.2.1心理健康教育。注意心理疏導,根據新入伍的戰士不同的文化水平、家庭背景、性格特點等情況,搞好分類教育和個別疏導,幫助其克服對高難度訓練課目的膽怯、緊張和恐懼,調整其心態,鍛煉其意志,增強其心理素質。訓練前要講清動作要領,使新戰士消除恐懼心理,增強信心,從而減少或避免訓練傷的發生。
2.2.2防護常識教育。新兵開訓前,組織有經驗的醫務人員進行預防軍事訓練傷的知識講座,是新戰士學習有關的人體生理解剖、運動生理學等知識,了解發生訓練傷的原因和預防措施,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
2.2.3安全常識。通過黑板報、安全訓練小手冊等形式大力開展安全常識教育,教育新戰士自覺遵守訓練場紀律,訓練操作規程,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做到令行禁止。使大家在訓練的每一階段、每一環節、每一訓練場所都能自覺做好訓練傷的預防。
2.3科學組訓,循序漸進:一是訓練要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訓練大綱》的要求,針對新戰士的接受能力,身體心理素質等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訓練內容要從少到多,先易后難,螺旋式漸進,避免長時間進行單一動作訓練,不搞突擊達標訓練,嚴禁超強度訓練。二是訓練開始前,要引導新戰士做好熱身準備,熱身訓練應以身體做出汗為宜,并做好四肢及其他部位的活動,已增加關節的靈活性;訓練結束后,應積極組織新戰士進行身體放松活動,以使其體溫、心跳、呼吸恢復正常水平為宜,防止出現肌肉酸疼和其他疾病,尤其是大量運動后不能立即停止。三是要為新戰士提供良好的食宿條件,訓練期間要加強新戰士的膳食調劑,保證新戰士能夠獲得合理的膳食和充足的睡眠,以使其及時消除疲勞,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四是衛生部門應派醫務人員經常深入訓練場巡診、送醫送藥、救治傷病員。管理部門協助衛生人員及時發現和糾正訓練中的問題。
2.4加強保護:每次訓練前,都應組織對訓練器材、訓練場地進行全面細致的安全檢查。選擇質量好的路段進行越野訓練;平整好戰術訓練場地,清除場內石塊、玻璃渣等;確保所有訓練器材表面光滑,安全牢固,木馬訓練時準備好軟墊。在訓練過程中,對一些動作要領比較難掌握的課目,要反復講解,設專人保護,避免損傷。
2.5加強醫療知識培訓:新戰士掌握一定的醫療知識后,不僅預防訓練傷的發生,而且對出現的輕度訓練傷,也會正確處理,防止訓練傷加重。
- 上一篇:診治膽結石癥的幾點感悟
- 下一篇:教學設計與教案課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