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通訊技術在現代醫學教育中的運用
時間:2022-02-15 02:48:04
導語:快速通訊技術在現代醫學教育中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快速通訊技術的日益發達,其在現代醫學教育領域的應用研究較為匱乏,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學生均通過手機、電腦等媒介進行醫學APP下載、觀看教學視頻、登錄醫學社交網站及微信平臺等進行交流、學習,其中通過微信和QQ的方式進行醫學知識的學習和鞏固、交流者占100%。該文結合國內外現狀對其應用利弊進行分析,就其對教學的影響進行了初步的探討。教育工作者應在教學工作中積極地進行探索和總結其獨特的優異性,揚長避短,將其優勢與傳統教育方式結合,使其真正從萌芽走向繁榮、從無序走向規范、從低層次徘徊走向高水平發展,真正地在現代醫學教育中擔負起劃時代的現代教育改革重任。
【關鍵詞】教育,醫學;計算機通信網絡;課堂教學;快速通訊技術
隨著快速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在線教科書和社交網站等虛擬技術對醫學教育和學習產生著巨大的影響。醫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在線的方式獲取和鞏固知識,如通過手機APP下載相關專業教科書,隨時進行醫學知識的預習、鞏固及記憶。還可通過網絡下載專業視頻,對人體構造、生理或病理過程、疾病的檢查(特別是影像學圖像)、各類外科手術等獲取更加直觀和形象的印象。此外教師和學生還可通過一些網絡資源如微信平臺進行交流和討論,共享專業資源。作者在攻讀碩、博士研究生期間即開始參與教學工作,通過教學實踐及和學生交流發現快速通訊技術在醫學生中的普及越來越廣泛,但目前對這種學習途徑的討論和分析甚少。因此,作者結合調查研究、國內外現狀及思索,探討其對現代醫學教育正負兩方面造成的影響。
1醫學生快速通訊技術應用情況調查
1.1調查方式
調查共納入重慶醫科大學在校醫學生120名,采用隨機現場問卷的方式進行。問卷包括:調查對象的年齡、性別及學歷、是否利用快速通訊技術進行醫學知識學習、利用何種方式及其頻率和感受。
1.2分析方式結合
調查結果和國內外文獻進行分析總結。
2快速通訊技術在醫學生中應用廣泛
發出調查表120份,實際收回120份。120名調查對象為在讀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年齡主要集中于20~25歲,絕大多數均通過手機、電腦等媒介下載醫學APP、觀看教學視頻、登錄醫學社交網站及利用微信平臺等進行交流、學習,其中通過微信及QQ的方式學習者占100.0%,并且使用頻率很高,每天使用者占總人數的95.8%。認為快速通訊技術對醫學學習有益者占90.0%。
3快速通訊技術對現代醫學教育的影響分析
3.1快速通訊技術對現代醫學教育的推動作用
3.1.1快速獲取
快速通訊技術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而快速地獲取信息。醫學生不需要一直等待至獲得課本和筆記本、手冊再來回憶信息,他們可以拿出自己的手機立刻獲取。目前有許多醫療應用程序允許用戶查找藥物劑量和常用方法、各類醫學教程的PPT及文檔,以及回憶各種解剖結構。這些醫學媒介快速信息的獲取和普及在課堂外的時間給學生提供了方便和快捷、可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利用他們的時間和增加學習機會。此外,這種信息的快速獲取有助于其前后聯系、鞏固學習效果。例如,醫學生在回憶某個疾病的定義或診斷、治療標準時,信息回憶不全就可以拿出手機查看下載的醫學APP、在線搜索,甚至可以在醫學社交網站或微信平臺提問,以此來及時完善醫學知識的記憶。
3.1.2形象記憶
Ho等發現,個人數字助理比紙質記錄更能提高醫學生的學習和反應。除了獲取信息,快速的通訊技術還可能提供更加激動人心的新的學習方式。例如,解剖學視頻錄像用戶能夠觀看解剖學的三維(3D)重建,而不是印刷的紙質課本上較為單調的二維平面圖像。此外,用戶還可以將腹部計算機斷層掃描和虛擬的三維解剖結構進行切換和關聯。教科書上一些較為抽象和難以理解的生理病理過程也可以通過三維動畫模擬及真實錄制的視頻來改善。例如,產科學習正常分娩機制時,醫學生常會被胎先露的下降、俯屈、內旋轉、復位、外旋轉等抽象的程序所迷惑,但通過三維模擬動畫片的觀看,他們會形成一個較為清晰和具體的理解。現在醫學生進入臨床或實習時,也經常用播客和視頻點播等新型的學習方式作為形象記憶的補充。本文的調查結果也顯示,這些生動和直觀的方式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是課堂學習的有益補充。形象的模擬實踐對醫學生的臨床實習也具有非常大的幫助,通過對真實的實體視頻觀摩,包括與患者的交流,體格檢查,疾病的具體表現、手術過程等臨床學習,會減緩醫學生在進入臨床時的焦慮感,幫助其建立一定的自信和實踐能力。
3.1.3增強交流
社交媒體為醫學生提供了一個與教師及其相互間建立友好關系的平等機會。例如,Twitter可以讓醫學生通過講座資料的要點和各種信息,來創建一個主題對話。社會媒體平臺為全球背景下的醫學教育整合提供了一條強有力的途徑。例如,Facebook上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群,有超過50萬來自世界各地的用戶點擊“喜歡”,每周有一個新的“形象挑戰”張貼,并且Facebook的用戶還可以對此發表評論、對疾病進行診斷,從而進行交流和促進學習。最近的系統評價發現,社交媒體可以提高合作和溝通。從而對醫學生擴大知識面、擴展認識面及提高醫患溝通能力有很好的推動作用。與國內外的先進教學方式相同,重慶醫科大學的教學工作中也大力推進微信平臺等公共交流方式,導師在課余時間上傳醫學文章、視頻等彌補了有限的課堂學習時間,醫學生還可以通過該平臺提問、交流學習心得,是醫學學習的有力助手。
3.2快速通訊技術對現代醫學教育的負面影響
快速通訊技術對醫療教育的益處非常明顯,但目前有一些文章指出,快速通訊技術目前對醫療教育還有一些負面的挑戰。例如,只要手機開啟,醫學生就會被持續不斷的短信、電子郵件和電話轟炸,正常的學習日程和事務常常被打斷。移動技術潛在地影響了醫療工作者對醫療行為的專注性,分散了對患者的注意力。這些技術還有可能使醫學生不再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學習,對知識點僅進行零碎的瀏覽,而不是全面章節的序貫閱讀。此外,網上鋪天蓋地的信息量可能讓醫學生很難篩選和理解。出于對患者的保密和醫學生敬業精神的擔憂,一些研究者和專業協會已有關患者的網上醫學咨詢和針對患者就醫的專業指南。其他的挑戰還包括專業或個人界限的模糊、成本及技術問題。總的來說,快速通訊技術對醫學教育的影響是很難評估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改變非常快速,涉及的領域也變幻多端,因此醫學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挑戰是跟上創新的速度,同時限制這些新技術負面的影響。
3.3利用快速通訊技術以改善醫學教育
作者認為,在利用快速通訊技術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應該記住其限制性。醫學生進入的是一個由人體解剖、生理及疾病表現、藥物等復雜知識組成的、對他們來說非常新奇的世界,快速通訊技術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和入口。Santos-Rego等也強調,教學專業人士應該有充分的準備,以便利用基于快速方法(通訊和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另一方面,為了娛樂、通信、在線交流等,學生已經習慣于使用電腦、手機及平板來搜索各種有用的信息。然而,除了單純地吸收醫學知識,醫學教育者可利用這些快速通訊工具和技術,進一步改善醫學教育模式,使醫學生在全新的職業生涯中成長為一名能夠診治患者,且具有洞察力的時代承擔者、敏銳的觀察家和富有同情心、善于交流的醫生。
作者:單位:重慶醫科大學
- 上一篇:醫學生誠信缺失與誠信教育的思考
- 下一篇: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培養途徑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