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藥對肺炎及疫病的防治對策
時間:2022-04-21 04:12:50
導語:蒙藥對肺炎及疫病的防治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介紹了蒙醫藥文獻中對疫病的防治及現代蒙醫對肺炎的防治藥物。
關鍵詞:蒙醫藥疫病病毒(2019-nCoV)
2019年12月以來,在湖北省武漢地區陸續發現了多例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患者,致病部位主要位于肺部[1]。TheLancet[2]指出,病毒與人類SARS的基因不同;RuichenWang等[3]報道這種新的冠狀病毒(2019-nCoV),與SARS-Cov相似約70%,應被認為是一種新型的人類感染性冠狀病毒。除了中國以外,日本、泰國、韓國、意大利和美國也發現了這種病毒,且確診病例的數量一直在逐漸增加。隨著疫情的蔓延,該病已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按甲類傳染病管理。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陸續頒布《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關于進一步做好病毒感染的肺炎中西醫結合救治工作的通知》,中醫藥、中西醫結合防治策略正在發揮更積極的作用[4],因地制宜優化診療方案,針對有效治療方案和有效藥物開展臨床研究。2020年1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病毒感染的肺炎蒙醫預防和診療方案(第二版)》。本研究介紹了蒙醫傳統理論對疫病的認識、防治方法及常用藥物等方面。
1蒙醫對肺炎的認識
蒙醫藥理論認為,肺炎屬于“肺黏疫病”范疇,其病位在肺,由“黏蟲”引起(“黏”即致病的微生物[5],雖系外援范疇);“疫病”為易傳染,發病迅猛,難治特性的疾病,可載血散布于全身,致各臟器受損,重者死亡。肺炎主要由致病四緣紊亂所誘發,即接觸患病人員、氣候反常、飲食不潔、受寒、勞累、環境污染等。2019-nCoV(黏蟲)經呼吸道侵入肺臟,致三根相對平衡失調,血、協日偏盛,與巴達干、赫依相搏,使肺受損,繼而引發全身臟腑功能受損而發病。
2蒙醫用蒙藥對疫病的防治方法
2.1體外用蒙藥預防法。《蒙醫金匱》[6]中記載,體外用佩戴法和熏療法可預防疫病。佩戴藥方:九黑散、九能散等粉細粉裝于布囊,掛于頸部,置于胸前,可預防各種疫病的傳染。熏療方:黑云香十一味散、麝香二十二味散等來熏療,可預防各種疫病的傳染。2.2服藥預防法。《甘露四部》[7]中記載,防疫病分兩種:護己和防他兩種。護己時,早上起時嚼大蒜或抹在鼻子里可防護一天。防他時,用納格布-9,空腹口服給于1粒,可預防“疫病”的傳染。《蒙醫金匱》中記載用特防方劑[6],早晨空腹5-7丸,可預防疫病傳染。2.3服藥治療法《蒙醫金匱》和《甘露四部》中記載預防和治療疫病的藥方;治療方劑以殺黏、清黏熱,解毒,涼血藥為主,排泄藥物(排汗、利尿、下瀉藥)和鎮“赫依”藥輔助,調節體素藥(增強臟腑功能的藥物)結合;臨床用藥應結合病變部位和合并癥靈活使用。蒙醫認為,傳染性疫感的前3天屬于“巴達干”期[6],用湯劑出汗(蒜炭、訶子、梔子、苦參、肋柱花、川木通、菊花、石膏、拳參與酒混合給藥,藥物吸收時排汗);第4-6天屬于“協日”期[6],給苦參-7湯、查干湯、三子湯,額日頓-7湯促成熟;清熱除疫時[7],給布如納格-29,布如納格-32,德瓦-10等,這時忌涼性藥物和高營養性食;第7-13天疫病的發散期,這時給與涼性藥抑制火盛;常用肋柱花、木鱉子、齒緣草,角茴香、拳參、訶子等粉中粉煎湯給藥出大汗排毒[7](依赫-7湯,德瓦-3,德瓦-10,額日頓澈力么,快-9方,額日赫木-12,清瘟十二味丸,嘎日迪-5或)。根據蒙醫傳統理論用于治療疫病方劑按功效分為清疫,清熱解毒,改善臟腑功能等方劑。2.3.1清疫(瘟),除黏藥物清瘟十二味丸[8],清感九味丸[8],巴特日-7[8],巴特日-14[9],巴拉其日干-14,二十九味藁本丸[7],新吉召木道日吉,嘎日迪-5[8],呼日沖[10],沙日毛都-7[10]。《甘露四部》中把德瓦-5[7]、德瓦-10[7]稱為傳染性疫感的總藥方,其認為布如納格-32[7]、可治療疫病等一百多種病;快-9方[6]可治協黏疫病和重性疫感。2.3.2清熱方劑清熱方劑:額布日-25[8],額日赫木-8[8],嘎扎-8湯,烏蘭毛仁湯[10],道古勒-額伯斯-7湯[9],阿嘎日-35[11],額日頓-7湯[11],查干湯[12],圖喜木勒-3[8]。2.3.3改善肺心臟功能方劑改善肺心臟功能方劑:清肺十八味丸[8],沙參止咳湯散[8],沏切其日甘-5[12],心紅花-7散[10],阿嘎日-8[12],檀香-3散,安神補心六味丸[8]。
3蒙醫治療肺炎所用蒙藥
趙福全[13]報道,根據《病毒感染的肺炎蒙醫預防和診療方案(第二版)》,用蒙醫藥理論指導下治療6例肺炎患者時,確診病例前三天給與蒙藥道古勒-額伯斯-7湯出汗排毒退燒,效果顯著2-3天完全退燒,接下來對肺炎普通型時,早:清瘟十二味丸,中:清肺十八味丸,晚:二十九味藁本丸,藥引:沙參止咳湯散。重癥型時,早:阿嘎日-8,中:清熱八味散或清熱二十五味散,晚:二十九味藁本丸,藥引子:道古勒-額伯斯-7湯。辯證施藥,多痰:沏切其日甘-5;氣喘:阿嘎日-8,出血:止血八味散[8];神昏:安神補心六味丸、贊丹-3湯。下瀉時:巴特日-7味丸。消化不良時給予通嘎拉-5,壯西-21。用蒙醫藥辨證施治了12天后,完全治愈1例出院,其他患者病情好轉。JiuwangYu等[14]從蒙醫藥方劑中賽選具有明確清熱解毒的蒙藥材,研究發現蒙藥材活性成分可能阻礙病毒S蛋白與人體血管緊張素ACE2蛋白結合,“封堵”住病毒進入細胞通道,從而起到抑制病毒的作用。
4結論
總結相關的文獻和臨床報道,蒙醫對疫病和肺炎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治療方法,且療效確切。在抗疫過程中,蒙醫藥積極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為優化防治疫病和肺炎提供了寶貴的藥方和經驗。
作者:李福全 圖雅 單位:1.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蒙醫醫院 2.中國中醫科學研究院中醫藥發展研究中心
- 上一篇:肺炎對醫學教育的反思及對策
- 下一篇:疫情對經濟影響筆談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