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國學在企業文化中的運用論文

時間:2022-12-20 04:46:00

導語:探索國學在企業文化中的運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索國學在企業文化中的運用論文

企業文化的精髓無非是管理人才。所有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理念都是圍繞人才的管理而生。各種所謂的現代企業模式只是為了最大限度的發揮人才在工作中的能力。用現代語言組織就是:以人為本,尊重人的感情和信仰,最大限度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更好的發揮企業中各種有機組成部分的應有價值,就必須最大限度的發揮企業文化的能量,這就牽涉到企業文化中的內涵精髓,現代企業文化形式多樣,各種理論盛行,到底哪一種理論更適合本企業的發展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

中國的企業,是生活在擁有五、六千年傳統文化的土地上,我國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國學是我們的文化精髓,如果能夠將國學作為當代企業文化的指導思想,那么這將會對企業的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才可以做出一流的企業,把企業做大做強。

一、國學在企業文化中的經世致用

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其涵蓋范圍很廣,學科上分為諸多流派。國學的概念雖然很廣泛,但主要強調的是國學的經世致用性。這就是國學最核心的作用。現代國學更是在其原本基礎之上,與現代思想理念以及西方先進的文化相結合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

一個企業在發展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在彰顯企業文化很強的品牌意識、產品創新的問題上如果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只是以當前的企業文化枯燥的管理概念為指導,用于企業發展中出現的各種龐雜問題,某一些問題可能很好解決,但是新出現的和深層次的問題就難以取得良好效果。一旦遇到這種現象又沒有更好的應對措施,而老是依賴精明的決策者來解決,沒有更加適合的運用企業文化執行力,沒有一個成規模、效率高的文化應對體制,更沒有更和諧、更明智的文化核心思想來指導方向和定位,那么企業的發展遲早會陷入瓶頸。每個企業本身生來就不是具有完美的執行力以及發展力,而如果沒有一種適合的文化體制來規范和引導企業發展的話,那么,企業就將淪為一個沒有生機和活力的落后作坊了。

國學的經世致用,從先秦諸子百家、漢唐道統、宋元理學、明清賢達,到思想、鄧小平理論、乃至構建和諧社會理想都有所體現,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并不是狂言。在企業建設中,我們應以中國先哲們睿智的思辯傳統,深邃的人生哲理,思考和解決在事業、命運和企業管理實踐當中遇到的諸多困惑和矛盾,提高哲學思維能力,倡導和諧管理,創新思維,理智、科學和勇敢地面對挑戰。

二、以和諧文化引領企業發展

和諧之于國學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在古代思想家中的觀點看法出可以看出:大家雖然各自見解不同,但基本都遵循這樣一個論點:和諧。無論儒家的仁義;還是道家的清凈無為;亦或者是莊子的自然而然;逍遙自由都體現了和諧一詞深刻的指導含義。在現代企業文化中,和諧對企業的管理、發展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強大的企業,它的各個部門,各機構應該是統一協作的。企業的和諧發展離不開“仁”,“仁”指的就是安身立命之本,強調克己、修身、養性。

很多企業借用或者參照其他比較成功的理論為己用,而忽視了大環境下需要立身本位的企業文化,不明白應該以何種成熟的文化主旨來引導企業發展。現代企業所用的多為淺顯的理論和簡單的形式主義,借用看來的或者是東拼西湊的各種理論來為企業安身立命。而當企業中發生問題時,單純的引用簡單的解決模式,并不能從根本上來解決問題的癥結,正所謂“治標不治本”。這樣長此以往,問題只會越來越多,沒有和諧,何來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三、“義”是企業獲取信譽的保障

孔子最早提出了“義”。孟子則進一步闡釋了“義”,他認為“信”和“果”都必須以“義”為前提。他們把“義”作為儒家最高的道德標準之一。儒家把“義”與“仁”、“禮”、“智”、“信”合在一起,稱為“五常”。其中的“仁義”成為封建道德的核心。《論語。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又:“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孟子。離婁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國學中至關重要的核心詞就是誠信,而歷來的思想家倍加推崇的也是誠信,在現代企業文化中,誠信的運用更為關鍵,企業在發展中若想獲取持續性的領先地位,不僅需要在戰略上整合市場,在戰術上講究策略,更要貫徹誠信原則。企業不僅要對產品質量做到精益求精,而且要對顧客保持高度的責任感,來贏得顧客的滿意和忠誠,做到信譽、品牌、誠信三位合一,并將之貫徹實施到底,企業自然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取得一席之地。

四、兼容并包、百花齊放

國學中各種思想,能夠兼容并包、百花齊放,可見其凝聚力在其中的作用之大。各種文化及思想流派在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同時,不免與其他文化產生矛盾甚至沖突,而國學的凝聚力則為各種文化及思想流派入提供了一個軟著陸場,使它們得以良性發展,不會因各自的不同而產生對立面。各種競爭在現代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推動企業前進的同時,也使得企業內部的文化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如果不對其加以控制,會成為企業的掘墓者!國學中“求同存異”的思想為企業內部的多元思想提供了一個整合的平臺。公務員之家

國學思想的包容性以及開放性注定會在商業領域大放異彩,而現代企業文化更需要具有強烈指導性的國學來加以優化!

企業文化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容,其核心是企業的精神和價值觀。一流的企業做文化,二流的企業做標準,三流的企業做品牌,四流的企業做服務,末流的企業做制造。企業文化決定著企業的特征和企業的發展,只有積極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優秀基因,結合企業自身資源條件,建設起創新的和諧的特色企業文化體系,才有可能提高自身企業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