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創業哲學

時間:2022-05-28 04:44:00

導語:高校生創業哲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生創業哲學

一、創業的本質

創業是不拘泥于當前資源條件的限制下對機會的追尋,將不同的資源組合以利用和開發機會并創造價值的過程。創業的本質是創造,創業是富有創業精神的創業者與機會結合并創造價值的活動。創業具有四個特性:一是創業具有新穎性,或者是新產品、新服務,或者是新事業,或者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達到新的規模或新的層次。二是創業具有主動性,是人們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是積極進取精神的體現,是使命感的驅使。三是創業具有艱難性。四是創業具有影響性,對個人、家庭、社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創業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過程,是活出生命意義的過程。我們可以從創造、創新和創業這一組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去理解創業的本質。創造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創新是對現有事物的更新和改造過程,而創業則是開創某種事業的活動。雖然三者都給予認識主體一種“全新的”感覺,都具有獨創性,都含有“創”的成分,但創造強調原創性,創新為“推陳出新”,而創業則注重把創造與創新的東西變成現實,開創出新事業。創造在于它的原創性,能夠孕育出前所未有的東西。然而,創造有時并不一定完美,只有創新才能使創造盡善盡美,只有創業才能使創造和創新落到實處。

二、創業與就業的關系

首先,創業不等于就業。一方面,兩者的定義不同。創業是指勞動者個人或團隊主動地開創基業和不斷創造新事業,并獲取創業收入的活動過程,包括一切創新創造活動。而就業是指勞動者個人受雇或從事某一相對穩定的職業,并獲得工資性收入或勞動報酬的活動過程,包括受雇企事業單位的正規就業和自謀職業的非正規就業。另一方面,兩者的主體不同,創業的主體可以是個人或團隊,而就業的主體就是個人。其次,創業與就業存在緊密聯系。創業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創業主體在創業過程中,會對社會就業產生重大影響,即消滅舊的就業崗位,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最后,創業者不一定都是就業者,就業者也不一定是創業者。就業活動必然為就業者帶來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但創業則不一定。由于創業是一種創新的過程,具有一定風險性,因此創業者有可能創業失敗而帶來損失,也可能成功創業帶來大大超過一般就業收入的風險收益。

三、創業精神

大學生創業成功的關鍵是“敢創業”,即要有創業精神。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實質可以概括為: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善于學習、勤于實踐;住機遇、拼搏進取;實事求是、敢于冒險;團結協作、同心同德;誠實守信、以義取利;追求卓越、永不止步。創業精神是激發大學生創業沖動的源泉,是支撐大學生創業活動的靈魂。擁有創業精神,可以讓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信念堅定、目標明確、意志頑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彼岸。創業精神的首要涵義就是有信念。

信念是生命的力量,是創立事業之本,信念是創業的原動力。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條件去開創自己未來的事業,相信自己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成為創業的成功者。其次是自強。自強就是在自信的基礎上,不貪圖眼前的利益,不依戀平淡的生活,敢于實踐,不斷增長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與才干,勇于使自己成為生活與事業的強者。再次是自主。自主就是具有獨立的人格,具有獨立性思維能力,不受傳統和世俗偏見的束縛,不受輿論和環境的影響,能自己選擇自己的道路,善于設計和規劃自己的未來,并采取相應的行動。自主還要有遠見、有敢為人先的膽略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能把握住自己的航向,直至達到成功的彼岸。最后是自立。自立就是憑自己的頭腦和雙手,憑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奮斗,建立起自己生活和事業的基礎。

四、創業的激情與實踐創業的首要條件是創業激情。

馬克思認為,人“是一個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熱情是人強烈追求自己的對象的本質力量”。激情是人的意趣和性情的自然表達,是創意的源泉,也是提升和凝聚人氣的途徑。沒有理性,不可能生成實力,而沒有激情,則不可能造就魅力。

大學生創業僅有良好的愿望和滿腔的激情是不夠的,更需要了解創業的規律,掌握一定的創業知識和技能。創業是一項艱苦復雜、充滿挑戰的工作,要真正實現創業目標,就要有豐富的知識和過硬的本領,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各方面的能力。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各方面的技能越多、越深,創業活動就越能有效地開展。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會遇到種種無法預料的新情況、新問題。社會實踐是大學生增強創業意識,經風雨、見世面、煉品質、長才干的最重要途徑,社會實踐是一大法寶,大學生創業意識的產生、創業能力的提高及創業心理品質的鍛造都離不開社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