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土建工程監理控制與成本控制

時間:2022-11-02 10:14:07

導語:電力土建工程監理控制與成本控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力土建工程監理控制與成本控制

1土建工程計量監控在電力工程中的體現

電力工程施工階段主要是靠施工單位按時段完成土建工程的數量為支付。為保證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之間共同的利益,監理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土建工程計量在電力工程建設階段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計量的是否合理,對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有著深遠影響,同時也能夠反映出監理人員是否為合格人員,更對電力工程的合理實施有著影響。多年的工程經驗告訴我們:對施工圖紙的審查和工程量變更的及時規范、核算土建工程中施工的工程量、進行月末報表數據的分析,掌握土建工程中所發生的工程量的變更、處理臨時工程項、了解土建工程施工技術方案中的工程量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樣可以幫助我們能夠更好地對工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及時掌握并能夠作出相應的調整,保證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工程計量實施過程中,對于管理措施的執行是十分重要的。這就需要首先對監理人員進行挑選。優秀的監理人員需要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和過硬的專業技能,在工程實施過程中能夠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良好的處理和解決。并且,工程施工方需要對各個環節的流程把握得當。在現場的監理人員要做好相關數據資料的搜集和記錄,之后交由相關審核人員進行相關的指導,并最終進行。其次,需要對信息進行收集、對數據進行管理。信息的收集要確保其真實性和充分性,這樣工程計量才能得到保證。相反,數據信息的管理錯綜復雜,會導致施工工程的拖延,也會造成人員分配的不明確。各個文件要進行歸類,及時記錄工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并及時反饋,保證工程的進度不被拖延。最后,施工人員要進行嚴格管理,積極參與到現場施工中,對施工的進度以及出現的問題做好及時的記錄,并隨時向各個單位反饋,做到對施工工程的實時監控,確保每個人都能掌握工程的進展程度,對工程作出合理的處理。

2土建工程計量監控在電力工程中所遵循的原則

對于鋼筋砼工程來說,施工圖紙所列出的鋼筋數量,在施工中用來進行工程搭建和加工引起損耗的部分已經考慮到補充量,在施工中缺乏相關材料需要經過監理人員的核實之后,才能夠對其進行相應的補充,在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員方法不當而造成材料的損失將不會被考慮在內。用來實施土石方工程的開挖材料作為永久或暫時的補充材料時,已經開挖的部分工程量不能夠被重新記錄,在計算時或者僅計算用來填滿建筑的工程量、或者就是在記錄了開挖的部分工程量之后,需要填充的建筑量直接利用開挖方進行計算。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地表出現破損、斷裂,施工單位為此進行的一系列補救措施,需要多增加工程的計算量。已經完成的工程,由于建設單位不滿意需要造成部分工程的修改,這些需要進行相應的工程量的增加計算。在施工中遇到的特殊情況需要改變工程計劃時,要申請相關負責人,在得到同意后可以增加工程量。

3電力工程成本控制所采取的措施

推行成本控制,最主要的是建立責任成本中心。在工程中每個人的責任都需要盡到,并且對這一過程進行嚴格的監督。對于出現問題的階段一定要責任到人,切實的追究其責任,并對有關工程進行改進,防止成本的浪費。對于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都要進行相關的責任成本控制,將任務細化的每個人的身上,更大程度的使工作人員明確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到一絲不茍。在這樣的一套管理控制體系下,電力工程的實施成本可以得到有效地控制,提高經濟效益。對于各個人員的責任一定要切身落實,實行獎罰分明,公開化、透明化。通過細化到每個人的成本管理來控制整個工程的成本控制,這樣才能更好的節約資源。在項目工程開始實施前,需要對工程所用到的圖紙進行認真的檢查和審核。對于施工難度較高的項目工程更要留意圖紙的正確與否。項目工程實施的重中之重在于開端。如果按照錯誤的圖紙進行施工,將會極大地浪費成本,對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都是巨大地損失。在工程實施中,也要對項目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合理的修改并及時告知施工人員做到同步化。對于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工期延誤,要及時的對工期進行調整。因此,加強管理是控制成本的一種有效措施。對于項目工程的竣工要及時作出成本的結算,做到信息的反饋。項目工程的完成需要及時交付甲方文檔并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管理。這樣做對企業的發展戰略作出相應的調整是十分必要的。重視項目成本的核算可以有效地為成本分析提供信息數據。

4結論

電力土建項目監理控制和成本控制,主要是能夠使企業在保證能夠滿足全社會需求的同時也能夠做到節約企業資源。企業為了能夠合理的分配資源和減少開支,在項目工程開始前做監理控制和成本控制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首要條件,因此對電力土建項目監理控制和成本控制是實現企業資源充分發揮的重要手段。在電力工程實施階段開展監理控制和成本控制意義重大,需要各個部門的配合,同時良好的管理和有效地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張松巖 單位:國網阜新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