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產業經濟論文

時間:2022-01-04 10:59:42

導語:文化創意產業經濟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化創意產業經濟論文

一、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整體運行狀況

2012年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全年收入9285.83億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14.5%;資產合計11999.31億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20.2%;利潤總額721.8億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8.4%。文化創意產業越來越彰顯出巨大的競爭力。另一方面,文化創意產業屬于智力資源密集型產業,產值增加必然帶動就業增加。2012年,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從業人數達到152.9萬人,比2008年增長了45.9萬人,年均增長8.3%,占全市就業人數的13.81%。這說明北京文化創意產業不僅實現了產值的穩步增長,同時也實現了就業的穩步增長,就業機會的擴大與經濟增長同步推進,就業崗位的創造與產業結構調整協調一致,實現了保增長和促就業的良性互動。

二、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

(一)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

2004年以來,文化創意產業占GDP的比重呈逐年穩步提升的態勢,2004年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9.5%,至2013年,這一比重達到了12.34%。而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份額以及對GDP的拉動度更能真實地反映增長快慢和波動情況,更能反映其較快的增長勢頭。其中產業貢獻率指各產業增加值增量與GDP增量之比,產業拉動度指GDP增長率與各產業貢獻率之乘積(見表1)。可見,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徘徊在10%-14%之間(除2008年達到26.66%外),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的支柱作用凸顯。在2013年北京地區GDP9.06%的增長率中有1.13個百分點是文化創意產業拉動的。文化創意產業正在成為北京經濟的一個重要的增長點,整個宏觀經濟越來越依賴于文化創意產業的高速增長。

(二)對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作用

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的很大部分,尤其是創意產業屬于現代服務業,甚至屬于生產性服務業),近年來得到了長足發展,新興業態迅猛發展,對北京區域經濟的貢獻率不斷上升,其發展無疑是北京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內容和方向。北京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68.2%上升到2013年的80%,說明產業逐漸向第三產業轉移,體現出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通過灰色關聯分析可以測度北京文化創意產業與三大產業的關聯性,進而對促進北京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較準確的把握。1.文化創意產業與第三產業的關聯度最大文化創意產業與其他產業會存在關聯性,包括前向關聯性和后向關聯性。前向關聯性指文化創意產業要依賴于其他產業對文化創意產業產品以及創意的需求,需求越大越能刺激經濟的擴張,從而推動整個經濟的發展。后向關聯性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依賴于對其他產業的最終產品的需求,需求越大,越能促進其他產業的發展。運用灰色關聯度研究文化創意產業與三大產業的關聯性能更好地解釋其對經濟帶來的增長效應。灰色關聯度是指從反映系統行為特征的數據序列和與其相關的因素數據序列入手,通過灰色關聯度來考察主行為因子和相關行為因子的關系緊密程度。本文運用此方法來研究北京文化創意產業與北京三大產業之間的關聯性。由表3可知,2004-2013年北京文化創意產業與第一、二、三產業的灰色關聯度分別為0.578981、0.590253、0.629877。因此,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和第三產業的關聯度最大,對第三產業的增長有著強勁的帶動作用。原因有以下兩點。首先,文化創意產業是一個高滲透性、高附加性、高投資、高收益的綠色產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所占比重正在逐年增加。其次,文化創意產業在人才吸收與培養、基礎設施、融資渠道等方面也需要第三產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2.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可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產業結構的優化過程實質上是在城市中較低層次的產業形態經歷成熟之后逐漸走向衰落、較高層次的產業形態在新生的基礎上不斷成長的過程,城市功能也隨之發生優化,產生對區域經濟更大的影響及帶動效應。北京文化創意產業整體規模的擴大一方面提高了第三產業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促進了向第三產業轉移的過程,形成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另一方面,北京文化創意產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地提高了第三產業的整體效率,從而有效地優化了第三產業的內部結構,使第三產業能夠更加高效、快速、優質地發展,而第三產業的發展也為文化創意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同時,文化創意產業有著非常廣泛、強大的融合功能,能對其他產業產生滲透、融合作用,把文化、技術、制造、服務融為一體,一方面可以增加其他產業及產品的文化含量,提高產品檔次,優化產業結構,進而促進其他產業升級,使其他產業更好地與社會、自然和諧發展,使其產品更好地滿足消費者更高的精神需求,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通過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可以加快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使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具有更大的社會價值和意義。因此,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可以促進其他產業的升級與發展。

三、對未來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由文化創意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度以及灰色關聯度的實證研究可以知道,文化創意產業是一個特殊的新興產業,它自身的發展能夠促進經濟增長,且有著明顯的外部性,并且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有效手段。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不但利于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而且對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北京經濟正處于全面調整的關鍵時期,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因此,根據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理論分析及其他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機理研究,可對北京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提出以下建議。1.提升產業發展能力產業發展能力是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作為我國的首都,北京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打造了良好的基礎。為了提高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能力,首先,要打造具有北京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形成一批影響力強、規模大、效益好的企業集團和產業集聚區域,發揮文化創意產業的整合優勢,提升品牌競爭力,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其次,要加強國際間的合作,利用好北京國際化都市的定位,推進文化創意產業參與全球競爭,從中吸收、借鑒國際成功經驗,增強自身實力。2.增加文化創意產業數量,優化產業結構文化創意產業屬于滿足人們精神層面需求的產業,具有高智力、高盈利能力等特征,屬于高端產業,其數量的多少是一個城市產業結構是否優化的重要標志,因此增加其數量可以實現第三產業規模的持續擴大,滿足人們對精神層面的追求。3.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人才激勵機制文化創意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產業的競爭力來自于人才的競爭力。只有人才資源豐富,才能不斷優化文化創意產業產品質量與內涵,推動產業市場化發展。這就要求培養一批德才兼備的人才隊伍。通過創意專業建設、創意學院建設等,培養多層次的創意人才,為產業發展提供豐富的人力資源儲備。另外,要多渠道吸引優秀文化創意人才,運用合理的激勵方法扶持文化創意人才,鼓勵承擔重點文化項目。同時要多鼓勵院校與政府、院校與社區、院校與企業建立人才合作培養機制。

作者:李朝鮮馬麗榮單位:北京工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