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經濟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作用
時間:2022-09-06 09:02:54
導語:產業經濟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產業經濟的發展,對于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有著顯著的推動作用,特別是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集群,能夠促進區域經濟整體發展,提升產業經濟的競爭力,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提高區域的可持續發展水平。本文通過對產業集群發展模式各方面優勢的探究,分析了產業集群在推動產業經濟發展,推動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區域經濟;產業集群;經濟可持續發展
一、產業集群可以提高區域經濟競爭力
產業集群是產業經濟一種非常有效的發展方式,可以提升區域生產能力,是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產業集群的形成,可以在局部區域內形成較為專業的市場分工,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為區域競爭力的提高創造條件。
(一)產業集群可以提高區域內企業的生產率
在經濟學理論中,產業集群可以為其內部企業帶來較好的外部發展環境,產業集群內部的企業可以共同使用交通、資金、公共設施等有利資源,同時集群內部形成小型產業鏈,可以讓企業在短距離內實現完整的采購和產出銷售,產業集群的整體規模不斷擴大,其中單個企業也會獲得更多利益。
(二)產業集群可以優化區域資源配置
眾多的同類型或是相關產業聚集在一起的產業集群,會形成一種資源洼地效應,大量的企業聚集在這里,對于資金和各種原材料的需求急劇增長,會刺激產生更多的供給。產業集群內部的企業之間具有很強的關聯效應,其中一家企業擴大生產規模,產出和需求增長,就會帶動和它相關的多家企業同時成長,為中小企業的快速成長塑造了良好的環境。新興的中小型企業很容易在產業集群的區域扎根,方便發展,不會出現頻繁的區位轉移,為區域經濟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三)產業集群可以提升產業競爭力
產業集群的形成,會誘使更多的資源向本產業傾斜,相對于區域內的其他產業,產業集群在企業家資源、政策資源、資金資源、勞動力資源等方面要有更多的優勢。在一定的區域內,各種資源的總量是有限的,由于產業集群的形成,資源向目標產業傾斜,具備更多的發展優勢,競爭力自然要強于其他產業。相同行業中的中小企業,會不自覺地凝聚在大企業周圍,這對企業自身內部經濟規模的短板是一種彌補,這些企業彼此之間是一種既相互合作又存在競爭的關系,在市場條件的制約下,督促企業向著更好的方面發展,更有利于新興優質企業崛起,從而使得整個產業的競爭力得到提升。
二、產業集群能夠促進區域內的技術創新
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是推動產業集群形成,以及促進產業集群不斷發展的重要力量。如果一個企業在某區域內長久安逸的發展,不存在同行的競爭以及合作,那么就很難產生技術創新的動力,技術水平低,創新能力不足,也是阻礙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產業集群的形成,能夠建立起一套產業內的溝通網絡,在相互競爭機制的約束下,單個企業想要獲得突破性發展,必須在技術上進行改善和創新。而一旦產生新技術,在一段時間后,就會被同行業者所掌握,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迅速提升,大部分企業又回到同一水平線上,這樣,新一輪的創新就會開始。同時,產業集群的存在,使得本產業發展所需的各種資源比較充足,也為企業的創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和空間,企業創新的成本和風險相對降低。
三、產業集群有利于區域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在一個產業集群內部,不同的企業個體之間會在產品、技術等方面形成特有的產業聯盟,這種相互合作的方式促進的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多種產業鏈條向外延伸,推動了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產業自身的升級。圍繞著本產業發展而產生的相關服務業,在拉動區域內就業的同時,產業集群內部的分工更加趨于專業化。
四、產業集群能夠提升區域內城鎮化水平
鄉鎮地區的產業集群發展,能夠在很大程度生推動鄉鎮的城市化進程。產業集群的存在,能夠為鄉鎮城市化發展提供經濟基礎,鄉鎮以產業集群作為依托,通過“產城集合”的方式推動自己的城鎮化進程。鄉鎮中小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生存能力普遍較弱,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很容易在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產業集群的存在,能夠為鄉鎮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肥沃的土壤,特別是如果能夠吸引一些大型企業的入駐的話,將會對各個中小企業的發展產生極強的帶動作用。
五、總結
產業集群是產業經濟發展的一個良好模式,通過外在經濟規模的擴大,為集群內部企業吸引更多的資源傾斜,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促進本產業的技術進步,提升本產業的競爭力。特別是對于鄉鎮區域來說,產業集群的存在,還能夠推動鄉鎮區域的城市化進程,推動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柳麗 單位: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民政局
參考文獻:
[1]賈會棉,劉松穎.以特色產業集群推動保定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J].明日風尚,2016(22).
[2]劉平凱.民爆產業經濟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的研究[J].經濟視野,2016(14):153-153.
[3]吳霞.新能源產業與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協同度評價——基于中國30個省域數據的實證分析[J].特區經濟,2017(4).
[4]汪朝,武云亮.縣域產業集群與城鎮化互動機理研究——以無為電纜集群為例[J].皖西學院學報,2016,32(1):68-71.
- 上一篇:林業產業經濟分析及路徑
- 下一篇:淺析“互聯網+”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