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安全下中國服務業論文
時間:2022-04-29 08:45:00
導語:產業安全下中國服務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產業生存環境評價指標。由于中國企業資本主要是通過銀行貸款,這里以一年期銀行年平均貸款利率來衡量服務業“產業融資環境”;由于國內產業間工資相對水平的比較決定了國內優秀人才的去向,較高的工資水平更有利于吸引優秀人才,本文以根據國內產業間工資的相對水平來衡量“產業勞動力要素環境”;以研究開發費用占GDP的比重來衡量“產業技術要素環境”;以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來衡量服務業“產業基礎設施環境”;以最終消費率來衡量服務業“產業市場需求環境”;以世界銀行的《全球運營商環境報告》中企業經營環境排名來衡量“產業政策環境”。
2.產業國際競爭力評價指標。反映服務業“產業市場競爭力”的是服務業貿易競爭指數,以服務貿易出口額與進口額的差額與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之比來衡量;反映服務業“產業效益效率”的是服務業勞動生產率,以服務業人均年產值來衡量;“產業市場集中度”用產業內最大4家企業的銷售額與產業總銷售額之比來衡量。
3.產業對外依存度評價指標。“產業進口對外依存度”反映國內服務業的生存對服務進口的依賴程度,以服務業進口額與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來衡量;“產業出口對外依存度”反映國內服務業的生存對服務出口的依賴程度,以服務業出口額與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來衡量;“產業資本對外依存度”反映國內服務業的生存對外國資本的依賴程度,本文采用何維達、宋勝洲等(2003)的方法,以服務業外商直接投資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來表示。
4.產業控制力評價指標。主要反映產業受外資的控制程度,由“外資股權控制率”、“某外國對產業的控制程度”兩個二級指標組成。其中“外資股權控制率”以外資股權控制服務業企業產值與國內服務業總產值之比來衡量;“某外國對產業的控制程度”以產業外資國別集中度來衡量,本文以在中國服務業外商直接投資所占比重最高的國家(地區)的比重來表示。
二、中國服務業產業安全指標警限設置
為了分析中國服務業產業安全的狀態,本文將指標安全狀態分為五種,即很安全、安全、基本安全、不安全和很不安全,其不同狀態對應的分數值分別是[80~100]、[60~80]、[40~60]、[20~40]和[0~20]。中國服務業產業安全指標體系構建后,其指標數據會達到哪種狀態水平,可用臨界值來描述。本文在確定臨界值時,主要參考國際通用標準、國內外歷史數據和一些學者的研究成果(Reagle和Sal-vatore(2000);何維達、潘玉璋、吳玉萍(2009);王培志(2008);何維達、何丹(2007)等)。
三、中國服務業產業安全各評價指標的安全狀態測度
本文選取2001-2012年的數據樣本對中國服務業產業安全狀況進行測度,數據來源于歷年《中國統計年鑒》、《中國貿易外經統計年鑒》、《第三產業統計年鑒》及中國投資指南網。對其安全狀況進行測度,首先要對各評價指標數據進行估算。對應各指標體系所對應的安全范圍,借鑒何維達、何丹(2007)與何維達、潘玉璋、吳玉萍(2009)關于指標分值到安全狀態分數值的映射處理方法,對中國服務業產業安全各評價指標進行估算,得出:2001-2012年間,中國服務業產業融資環境基本處于安全區域;中國服務業產業勞動力要素環境以2003年為界,2001-2002年間中國服務業產業勞動力要素環境得分不斷下降,基本處于不安全區域,2003-2012年間中國服務業產業勞動力要素環境得分則不斷提高,處于基本安全區域;2001-2012年間,雖然中國服務業產業技術要素環境得分不斷提高,但仍處于不安全區域;在此期間,雖然中國服務業產業基礎設施環境得分不斷提高,但仍處于不安全區域;雖然中國服務業產業市場需求環境仍處于安全區域,但得分不斷下降,已經由安全狀態下降到基本安全狀態;產業政策環境則處于不安全狀態。在此期間,我國服務業的市場競爭力基本處于不安全區域;我國服務業產業效益效率則由不安全狀態轉為基本安全狀態;而中國服務業產業市場集中度仍處于很不安全區域。在此期間,我國服務業產業進出口依存度處于安全區域;中國服務業產業資本對外依存度則處于很安全區域。在此期間,中國服務業外資股權控制力得分下降,由很安全狀態下降到安全狀態;中國服務業外資國別控制度得分呈先升后降變化趨勢,總體處于不安全區域。
四、政策建議
根據上述對中國服務業的安全測度以及各有關指標的評價,雖然我國服務業總體處于基本安全區域,且產業生存環境安全度和產業國際競爭力安全度得分不斷提高,但得分依然較低,特別是產業國際競爭力仍處于不安全區域,而隨著外資不斷進入我國服務業,我國服務業產業控制力安全度得分不斷下降,由安全轉入基本安全區域。因此,筆者認為,提高我國服務業產業安全度關鍵在于提高服務業整體競爭力,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大力發展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提升中國服務業整體實力
當前必須對服務業進行內部結構調整,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的能力。對能對國民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起明顯推動作用的、代表未來服務業發展方向、特別是具有國際水平的生產服務業等重點行業,要優先重點發展,并從財稅、價格、投資、信貸和資金扶持等方面予以支持和適度傾斜。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戰略規劃要與科學技術中長期規劃和工業發展規劃相銜接,鼓勵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走專業化道路。給予技術密集型的現代生產性服務業企業與高技術企業同等待遇。要制定我國服務業標準體系,促進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有序發展。一方面在以高科技為基礎的現代服務領域,如金融、電子商務、現代物流、互聯網等領域,加快搭建標準化平臺,促進這些領域形成規模經濟;另一方面在勞動密集型、傳統服務業中,通過制定相應標準,提高進入市場的門檻,提高企業專業化水平。加快對壟斷性生產性服務業的改革步伐,實行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準入制度,鼓勵民營資本進入現代服務業領域,增加現代生產性服務的有效供給。
(二)優化服務業發展的政策環境
完善的制度和良好的內外部環境是現代服務業快速有序發展和競爭力不斷提升的重要基石。一是調整和完善服務業稅收政策。包括落實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支持研發服務企業產品,企業實際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可以按有關政策規定享受所得稅抵扣優惠政策;改革營業稅,建議對于服務外包采取增值征稅的方式;建議從發展服務業的角度來考慮增值稅的調整問題,主要涉及到服務購入的抵扣問題。二是完善價格與收費等政策。主要體現在使用土地和水電氣的價格方面。三是建立公開、平等、規范的服務業準入制度。鼓勵和支持各類資本進入法律、法規和規章未禁止的現代服務行業和領域。四是推動壟斷性服務業的政府規制改革。五是推進服務業專業化、社會化改革。
(三)提升中國服務業企業國際競爭力
維護中國服務業產業安全歸根到底是要提高中國服務業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需要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施品牌戰略和“走出去”戰略全面提升中國服務業企業國際競爭力。
(四)加強對服務業重點行業的安全監控
建議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對我國服務業的重點行業如商貿物流業、金融業、文化產業的產業安全進行監測評估,定期安全評估報告。會同行業協會等有關部門建立物流行業產業損害預警系統、金融業產業損害預警系統等,做好服務業重點行業產業損害調查的組織協調工作,建立和落實服務業產業安全責任機制。
作者:歐陽彪王耀中單位: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
- 上一篇:職業教育均衡發展下區域經濟論文
- 下一篇:樓宇經濟下生產性服務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