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服務業發展問題研究

時間:2022-09-17 10:32:58

導語:農業科技服務業發展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科技服務業發展問題研究

【摘要】農業科技服務業對于現代農業的發展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因此,要完善科學技術創新對于農業科技服務業的支撐體系。首先,建立科技、信息、金融等部門的聯動機制,形成農業科技服務業的標準化服務體系。其次,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和科學技術的應用,建立鼓勵農業科技服務業創新的長效機制。最為關鍵的是要發揮政府作用,加大財政對農業科技研發、成果推廣和轉化的政策投入,并且確保農業科技的使用效率。最后要強化農業科技服務業的人才隊伍建設。

【關鍵詞】吉林省;農業科技服務業;問題;對策

農業科技服務業是指把現代科技知識、技能、方法、研究成果運用到農業生產、加工、銷售、流通等環節,以及運用信息、經驗等要素向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提供多層次、多形式的智力服務的新興產業。農業科技服務業主要包括含科技培訓、科技信息交流、技術咨詢、技術孵化、技術市場、科技評估和鑒定等和農業技術相關的科技服務業,以及農業科技研究活動。

1吉林省農業科技服務業發展現狀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吉林省通過農業科學技術體制改革和科技管理體制的完善,以及民營科學技術機構的發展,初步建立了有吉林特色的服務農村的農業科學技術服務業體系。該體系以農業專業院校和農業科研機構為主體,農業生產部門、流通部門積極參與,非農部門高度協作。而且該體系與吉林省的農業發展相適應,與農業科研的基本學科相配套,著實為吉林省農業的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當前,對于吉林省這個農業大省來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重點任務。鄉村要振興,農業科技必須先行,這對農業科技和農業農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堅持產業導向、問題導向,主動擔當,統籌謀劃,推動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落地見效;要強化新品種、新產品、新裝備研發和新技術新模式應用培育,著力推進“藏糧于技”;要精準對接需求,建立一批科技支撐集聚發展的典型,打造一批科技支撐產業強村(鄉)的樣板。但不可否認的是,吉林省的科技服務業目前仍然以政府部門提供為主,科技成果的推廣也大多依靠行政命令,市場在其中起到的調配作用很小。在改革開放40年的今天,工業等其他產業部門已經高度市場化,但農業的相關體制市場化的腳步仍然緩慢。舊有的農業技術推廣體制束縛了科技成果在農業領域的有效運用。發展農業科技服務業、建立現代化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是發展農村經濟的有效途徑。

2吉林省農業科技服務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2.1管理機制存在問題阻礙農業科技服務業發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科技服務業的管理機制卻深受計劃經濟體制的遺毒危害。根深蒂固的管理模式阻礙了農業科技服務業的創新發展。目前設立的農業科研機構,由不同主體投入,不同層級由于隸屬不同,缺乏應有的交流和分工協作。橫向同一層級的科研機構,呈塊狀分布特點,難以聯動合作。所以,很難形成縱向和橫向的優化組合。最后形成的結果是,各層級農業科研單位的科研成果重復,科技資源浪費嚴重,不能有效配置。2.2農業科技服務體系與科技服務的推廣不完善。長期以來,農業科技服務業的推廣靠政府,即以政府主導型為主。這種模式在市場經濟體制日益完善的今天弊端顯露,一是在市場逐漸占主導地位下,政府的主導和推廣作用被弱化;二是沒有適時建立政府主導的公益性和多元化主體參與的市場型推廣部門有機結合的運作機制。致使大部分的農業科研成果沒有實現有效的推廣、使用、轉化、回饋。而且,目前的農業科技服務業以單純的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技術推廣為主,沒有形成產業鏈似的系統的農業科技服務。農業科技服務業的從業人員結構不盡合理,缺乏專業的培訓。2.3農業科技服務業的產業化水平較低。農業科技服務業的目的是激發農業的潛在生產能力及農業現代化的邊界向外擴張,促進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的生產力,最終促進農業經濟的增長。而目前的農業服務業產業化水平低直接導致了農業科研與市場需求的脫節,科技鏈與產業鏈不能實現對接。

3促進吉林省農業科技服務業發展的對策

3.1建立科技、信息、金融等部門的聯動機制,形成農業科技服務業的標準化服務體系。科研院所、農業園區、涉農企業、農戶之間的利益聯動要有效地運轉起來,合作交流的創新機制能夠促進全產業鏈延伸的一體化服務體系。同時創新農業科技服務業有關部門的組織模式,促進區域內科技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通過樹立典型示范農業園區,促進比較優勢的發揮。與農戶定時積極溝通,從源頭和根本上實現農業科技服務和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化的良性互動。這樣,才能保證農業科技服務業為農業現代化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3.2完善農業科技服務業的創新動力機制,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和科學技術的應用。農業科技服務業的創新動力機制不完善,創新動力不足是全國普遍存在的問題,吉林省也不例外。造成創新動力不足的原因是農業科技服務業的創新體系運行效率低。首先,要完善利益收入的長效獲取,必要時啟動政府采購行為。其次,完善農業科技服務業的創新激勵機制,保證科技人員共享科技成果的收益,同時建立農業科技人員的績效考評機制。最后,引導資本尤其是社會民間資本進入農業科技服務業從事創新,提高涉農企業的風險防控能力。3.3發揮政府作用,加大財政對農業科技研發、成果推廣和轉化的政策投入。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科研成果產生的社會效益要大于個體或部門的收益,這是由于信息的外溢效應造成的。因此,要想建立農業科技服務業的長效創新機制,就要依靠政府的政策來注入新的要素。要加大財政對農業科學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的投入,增加對農業生產前沿技術的支持,設立農業科技創新的專項資金,注意科技投入向優勢區域和優勢產品集中,確保農業科技的使用效率。3.4強化農業科技服務業的人才隊伍建設。農業科技服務業的發展在于科技的創新,而科技的創新依賴的是人才隊伍的建設。現階段要不斷完善農業科技服務業的人才開發、選拔、培養、培訓機制,組成先進的農業科技服務業人才隊伍。3.5加強農業科技服務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吸收先進經驗。農業科技服務業的交流與合作可以跨省,也可以跨越國界。如今,農業現代化毋庸置疑需要科技化的支撐,這不僅是我國的趨勢,也是世界的趨勢。因此,在農業科技向全球化的縱深發展之時,科技主導型的現代化農業需要農業科技服務業領域的交流和合作。跨省乃至跨國的交流與合作,能促進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的結合,發揮農業科技服務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何衛中.加快現代農業服務業發展對策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4(03).

[2]劉開云.科技服務業研究述評與展望[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12).

作者:魏維 單位:長春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