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洪資源對國民經濟影響論文

時間:2022-10-11 03:23:00

導語:雨洪資源對國民經濟影響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雨洪資源對國民經濟影響論文

[摘要]本文探討了雨洪資源合理利用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分析了雨洪資源利用對國民經濟的貢獻量,構建了雨洪資源利用的經濟價值評價模型。并以西安市為例,利用該模型測算出2007年西安市雨洪資源的合理利用推動GDP增長125787.2萬元,但同時尚有76556.61萬立方米的雨洪資源未得到合理利用。

[關鍵詞]國民經濟雨水利用影響評價

一、我國水資源概況和雨洪資源利用潛力

中國水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相當于世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位列世界第一百二十一位,是聯合國認定的“水資源緊缺”國家。在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問題,其中缺水比較嚴重的城市有110個,全國城市缺水年總量達60億立方米。

城市雨水利用是一種多目標綜合性技術,有著廣泛深遠的意義。如能對城市雨洪資源進行有效利用,不僅可增加城市水源補給,美化與清潔城市環境,改善城市小氣候,而且還可降低地面沉降量,控制雨洪,減少城市防洪排澇基礎實施投資,帶來可觀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經測算僅西安市一地2007年雨洪資源量為76790.62萬立方米。

二、雨洪資源利用是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途徑

鑒于我國的水資源緊缺,2008年8月29日,《循環經濟促進法》獲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制定了一系列財政、稅收、金融等政策,激勵全社會各行業發展循環經濟。其中規定,“國家實行有利于資源節約和合理利用的價格政策,引導單位和個人節約和合理使用水、電、氣等資源型產品”。但是,在農村,目前仍普遍沿用“土渠輸水、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工業用水的效益也非常低下,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浪費現象也很嚴重。長期以來,黃河下游的引黃水費標準是每立方米3.6厘,在城市,由于政府實行補貼,自來水的價格甚至不及成本。

這種因價格形成機制不合理造成的低水價,實際上鼓勵了水資源的高消費,根本不能對水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成為制約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主因。因此,雨洪資源的合理利用將是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途徑。

1.雨洪資源利用可以緩解缺水矛盾

人類可以利用的水資源絕大部分來源于降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十分重視雨水資源的利用。在以色列,通過采取種種措施,降雨資源的利用率達98%。從理論上講,182m2面積上200mm的有效降雨可以滿足1個人1年的用水需求(用水量按3m2/月計)。

2.雨洪資源可用來回灌地下水

目前我國城市地下水位不斷下降,為了合理利用和保護地下水資源,保障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各大城市均劃定地下水禁采區。但地下水位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超采所致,人工開采超過天然補給,必須由人工補給平衡,這樣地下水位才有可能得到控制。加強雨洪資源利用,將雨洪資源存儲在地下,補充地下水資源,供需要時開發利用,這也是城市雨洪資源利用比較經濟、常見的形式。在增加地下水補給的同時,可使雨洪的匯流歷時增大、洪峰流量減小,減小城市管網的壓力,清除內澇。

3.可將雨洪資源就地存留,實現人與洪水的協調共處

在《21世紀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的綜合報告中談到,人與洪水的關系經歷了三個階段:農業社會是局部斗爭,被動防守;工業社會是全面治理,主動控制;而現在的知識經濟時代則是與洪水協調共處的時代。通過實踐,人們逐步認識到,要完全消除洪災是不可能的,人類既要適當控制洪水,改造自然;又必須主動適應洪水,協調人與洪水的關系,這樣才能保證人類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人們必須約束自己的各種不顧后果、破壞生態環境和過度開發利用土地的行為,從無序、無節制地與洪水爭地轉變為有序、可持續地與洪水協調共處。具體做法是:發生大洪水時,要有計劃地讓出一定數量的土地,為洪水提供足夠的蓄泄空間,以免發生影響全局的毀滅性災害,并將災后救濟和重建作為防洪工作的必要組成部分。

三、雨洪資源利用的經濟價值評價模型

根據雨洪資源分布特點,雨洪資源利用的經濟效益評價指標主要包括:

1.節約水費支出

雨洪資源的集蓄利用,能夠有效的緩解城市用水短缺的困難,節約資源利用者的水費開支,或者說雨洪資源利用后對家庭和單位支出的影響。節約水費支出是雨洪資源利用經濟效益評價的重要指標,也是企業或個人決策是否利用雨洪資源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時,由于雨水的利用途徑多樣,其中包括第一產業用水,第二產業用水,第三產業用水及生活用水三個個部分,其計算公式為:

Rf=r1×(P1-Y1)+r2×(P2-Y2)+r3×(P3-Y3)(公式1)

上式中,Rf——節約總水費的支出

r1——第一產業雨水利用量(m3)

P1——第一產業自來水的水價(元/m3)

Y1——第一產業用水雨水利用的供水價格(元/m3)

r2——第二產業用水雨水利用量(m3)

P2——第二產業用水自來水的水價(元/m3)

Y2——第二產業用水雨水利用的供水價格(元/m3)

r3——第三產業用水及生活用水雨水利用量(m3)

P3——第三產業用水及生活用水自來水的水價(元/m3)

Y3——第三產業用水及生活用水雨水利用的供水價格(元/m3)

由于目前并沒有對雨水進行定價,同時雨水的價格和它的工程成本是密切相關的,因此,在政府沒有制定合理價格之前,用雨洪利用設施的工程成本來代替Y1、Y2、Y3比較合理。公務員之家

2.未合理利用雨洪資源導致的缺水損失

缺水系指在一定的流域或區域內,由于資源、工程、水質或管理等原因造成水資源承載能力(含水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不足,致使其水資源數量(可供量)或質量在總體上或時空分布上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合理需求,其水域水體不能持續正常使用或不能保持良好的生態系統。根據實際情況,缺水損失用以下公式估算:

W=(G/G0)×10-4(公式2)

其中,W——未利用雨洪資源缺水損失(萬元)

G——未利用雨洪資源量(億m3)

G0——萬元GDP耗水量(萬m3/萬元)

3.雨洪資源經濟價值評價

基于以上分析,城市雨洪資源利用經濟價值評價模型可以用以下式表示:

Vr=Rf+W(公式3)

其中,Rf——節約總水費的支出;

W——未利用雨洪資源缺水損失(萬元)

四、以西安市為例的雨洪資源利用經濟價值測算

1.雨洪資源利用量的確定

經測算,西安市近年來的雨洪資源利用量為

2.雨洪資源利用節約水費支出

根據陜西省物價局《關于調整西安市城區供水價格有關問題的批復》,目前西安市的現行水價為工業企業用水價格每立方米3.45元,經營服務用水水價每立方米4.30元。

雨水利用的工程方案較多,其中將屋面、路地面雨水收集,凈化后用于小區景觀用水和雜用水的方案較好。經測算為1.39(元/m3)。

根據公式1可以求得各年節約水費支出如下表:

3.西安市雨洪資源利用的經濟效益核算

減少缺水損失額的測算:根據公式2測算,西安市每年由于合理減少缺水損失額如下表:

根據公式3和表2、表3,可確定目前西安市雨洪資源利用的經濟效益如下表:

五、結語

城市雨洪資源的合理利用,較大幅度推動了國民經濟增長,對于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意義重大。本文構建了雨洪資源利用的經濟價值評價模型,并利用其測算出,2007年西安市雨洪資源的合理利用推動GDP增長125787.2萬元,但同時也有76291.09萬立方米的雨洪資源未得到合理利用,被作為廢水排入河流,該部分的雨洪資源的合理利用將為當地經濟帶來巨大的推動作用,對這部分的經濟價值的測算,以及其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有待于進一步展開研究。

參考文獻:

[1]水資源價格改革催生2萬億水生意[N].投資者報,2008.9.5

[2]張泉:雨洪資源與太原市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3.9(13)

[3]李永根:河北省現實及中長期缺水損失評價[J].河北水利水電技術,2004(3):7-10

[4]黃亞偉:西安市城市雨水利用可行性與技術方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