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業范圍經濟與不經濟思索

時間:2022-05-11 04:57:00

導語:運輸業范圍經濟與不經濟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運輸業范圍經濟與不經濟思索

在一般制造業中,范圍經濟是指多種產品共同生產時,由于共同使用生產要素,會產生成本節約,從而使其相對于這些產品單獨生產時具有更低生產成本。它是一個企業繼規模經濟之后,規模在縱向上達到飽和,從而轉向橫向,也就是多元化經營的一個策略。而在運輸業中,其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概念與一般制造業的略有不同。這主要是由運輸產品的特殊性引起的。運輸產品是貨物和人在空間位置上的移動,是一種位移服務,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等質量維度。在受雇運輸的情況下,運輸業者從提供的運輸產品中取得對應的市場收入。如果將制造業企業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概念直接引入運輸業,將導致運輸業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相互包含,使得其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幾乎無法分開。也就是說,運輸范圍經濟和規模經濟共同作用,構成了運輸網絡經濟[1]。

一、運輸業中的范圍經濟。

在運輸業中,密度經濟是指在固定設施和載運工具的能力不變時,運輸網絡上運量的同比例增加,所引起的運輸成本下降的情形;幅員經濟是由于增加產品運輸種類引起產量增加使單位成本降低;運輸范圍經濟是保持運輸密度和產品種類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將運輸網絡覆蓋范圍擴大,從而使網絡總運量增加而引起單位運輸成本的降低。這三個概念可用如下的圖示形象說明:上圖為A、B、C、D四個節點構成的確定的運輸網絡系統。其中,密度經濟是由于運輸線路上(以AB線路為例)運量增加,客貨流量提高而引起的單位成本下降;幅員經濟是通過增加運輸產品種類(如在BD間、BC間使用不同檔次車輛、開行更多服務內容的線路等)來使單位運輸成本降低;運輸范圍經濟則是保持運輸密度和產品種類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將運輸網絡覆蓋范圍擴大到E節點處使網絡總運量增加而引起單位運輸成本的降低[2]。

二、范圍經濟與范圍不經濟

(一)運輸的兩種主要方式。

一個完整的運輸系統是由站口為節點,以固定路線為連接,包括相關管理和服務組成的,具有運輸服務功能的網絡。直達運輸和中轉運輸是其最基本的兩種結構形式。直達運輸就是從起點到訖點的運輸。其成本主要是運行成本、管理成本、裝卸費用等必需的固定成本。軸輻運輸,也稱中轉運輸,是指從起點出發,中途經過中轉,然后到達終點的運輸。采用軸輻式運輸可以把不同站點處的貨流量合并到同一條路線上,以增加密度經濟效應,從而降低單位運輸成本。同時,不同路線的貨物可以分享中轉處的設施和服務,也使得管理成本減少。但中轉運輸會增加中轉貨物的運輸距離、裝卸時間及費用,使其成本上升。這樣一來,采用中轉運輸是否具有經濟性,在于比較直達路線結構所帶來的單位運輸成本的降低與貨物中轉運輸所帶來的單位運輸成本的增加[3]。前者大于后者,中轉運輸具有經濟性;否則,不具有經濟性。

(二)軸輻式路線結構經濟性的模型分析。

如上圖左,為直達運輸結構示意圖,這里面是三次直達運輸的一個表述。A地到B地,A地到C地,B地到C地,以及它們各自的回向。上圖右,為軸輻運輸結構示意圖,這里的路線理論上有N*n條,以及它們各自的回向。現假設:(1)各站之間的貨物流動量相同;(2)各車輛成本及站口的相關費用相同;(3)軸輻式路線結構中航線的平均距離與直達路線結構中路線的平均距離相當。符號說明:(1)N為站口數量;(2)q為各站口間貨流量,包括往返運輸量;(3)qd為直達路線結構時每條路線上的貨流量;qz為軸輻路線結構時每條路線上的貨流量;(4)為直達路線結構時各路線上的固定成本;為軸輻路線結構時每條路線上的固定成本;(5)C(q)為各路線上的可變成本,C(q)=βqγ其中,β>0,0<γ1;(6)TFd為直達路線結構時各路線上的總成本;TFz為軸輻路線結構時每條路線上的總成本。對于直達運輸來說,其運輸總成本TCd=1/2N(N-1)(+C(qd));對于軸輻運輸來說,其運輸總成本TCz=N(N-1)(+C(qz))。那么,運輸總成本小于直達路線結構的運輸總成本是軸輻式路線結構的采用條件,即TCz≤TCd,化簡得:2(+β(N-1)γqγ)≤N(+βqγ)。該不等式中,和我們可以認為是大致相等的,β、γ又是固定的系數,所以式中只有N和q兩個變量。在完成相同的運量q的情況下,軸輻式路線結構相對于直達航線結構具有更低的密度經濟指標,可獲得更多的密度經濟效應,具有更低的成本。隨著貨流量q的增加,所獲取的密度經濟效應增加,但兩者之間的差距在不斷縮小,即采用軸輻式航線結構在獲取密度經濟效應上的優勢在不斷減小。當這種優勢即差距縮小到一定程度,軸輻式航線結構不再具有范圍經濟[4]。

提高運營線路流量以獲得密度經濟,增加多樣化運輸內容以產生幅員經濟都可以使運輸的網絡經濟效益得到改善。但在運量和運輸種類都已經飽和的前提下,更有效的措施是擴大運營區域取得范圍經濟。但隨著運輸網絡擴張,網絡節點增加使運輸成本增加,一旦該成本增加的幅度高于客流密度提高使運輸成本降低的幅度,則出現了網絡不經濟現象。這里的運輸網絡該擴張到一個什么程度,如何讓用路線數量和客流量來表示,是一個需要進一步量化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