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質量經濟學探索

時間:2022-08-22 03:52:57

導語:會計信息質量經濟學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信息質量經濟學探索

摘要:本文以會計信息質量經濟學作為理論基礎,首先介紹了會計信息的概念特點和經濟學的含義,其次對我國會計信息質量對經濟學的影響闡述,通過研究發現,我國會計信息質量對經濟學的影響有雙面性,既有有利影響又存在不利影響;然后對會計信息質量對經濟的影響原因分析;最后,本文認為企業可以通過三個方面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不但要關注外部管理,更多要從企業內部員工和內部制度控制監管上作為著力點。

關鍵詞:會計信息質量;會計信息失真;會計制度

1引言

會計信息對企業有一定的經濟影響,作為決策者的重要信息之一,會計信息提供信息給企業輔助他們做出決策,會計信息的質量的高低也直接決定了決策的精確度。會計信息失真會對企業產生重大影響,不僅僅是導致投資決策錯誤,更能夠造成企業破產、大量失業、銀行倒閉等。發生在1929年和1933年之間美國的經濟危機主要是由會計信息失真造成的,給美國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很大的沖擊。目前我國社會經濟中也面臨了很多會計信息質量的各種隱患,國內對會計信息質量對經濟的嚴重影響還未重視起來,本文從經濟學角度分析會計信息對企業的影響,并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對經濟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2相關理論

2.1會計信息概述。(1)會計信息質量含義。信息是指對人們有用的數據為主的資料,反應客觀世界的最新變化,信息需要通過一定的渠道傳播,才能被人們采納接受;會計信息是指企業會計向其投資者、債權人或者會計信息的其他使用者所提供的反應企業經營狀態和財務狀況的報表、報告或者附表等信息。會計信息對企業非常重要,既能穩定市場,又能幫助企業獲取更多的利潤。(2)會計信息質量特點。會計信息要求具備真實性,其真實性是指會計人員要如實反映企業的會計信息,客觀公正的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態。真實性是會計信息最基本的特點。如果失去了真實性,會計信息就會失去其存在的意義。除此之外,會計信息還具備可靠性、及時性、相對性和實質重于形式等特點。①可靠性;可靠性取決于會計信息的真實性;②相關性;與使用者的決策具有相關性;③可理解性;便于信息使用者理解,通俗易懂;④可比性;主要指對比性;指的是內部使用者和外部投資者所看到信息之間的差異性,對比性一般會導致信息不對稱的發生;⑤實質重于形式;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確認計量;⑥重要性;對事件的重要性區別對待,采用不同的方式;⑦謹慎性;及在進行會計計量時不能多計資產少計負債等;⑧及時性;指會計信息及時提交給用戶,避免失效。2.2經濟學含義。通常上認為的經濟學是關于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主要研究關于價值生產、價值流通以及分配和消費的規律,經濟學比較標志性的學術論著是1776年亞當斯密編寫的《國富論》,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以后,目前已經呈現出多方向多元化的發展,主要有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等,這些理論在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發揮著作用,指導科技的發展與進步。經濟規律是經濟學的核心,通過對資源進行優化和再生來體現經濟的發展規律。經濟學研究的對象也應該是這些經濟規律與本質,而不應該單純停留在資源的再生上面,這樣的經濟學不是科學的經濟學,想要研究經濟的發展規律和變化規律就要有統籌性,能整體上統一研究,而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就是相互對稱的兩個部分,齊頭并進才能全面研究經濟發展規律。

3會計信息質量對經濟學的影響

會計信息質量對經濟學的影響時雙面的,既有好的一面,同時也有不利的一面,要盡量加大有利影響減少不利影響,從何提高國家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也能提高國家的綜合能力,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分析論文,得出以下研究成果。3.1有利影響。首先,能正確反應企業經營成果;會計信息能夠系統全面的反映企業在某一會計期間的經營狀況和結果。企業的經營狀態決定了未來發展命運和狀態,因此,很有必要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態。其次,有助于經濟決策;企業為了達到日常目標,通常在不同的戰略方案中做選擇,找出最適合企業發展的方案,從而更好地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例如,對于經營規模比較小的企業,其現金流量較小,對于企業來說,應當盡量提高生產利潤,然后擴大再生產,提高規模;反之,對于經營管理比較復雜業務范圍比較廣泛的企業,資金鏈比較充分,往往會選擇開拓新的流域來降低風險,開拓市場。再次,改善企業經濟管理;會計信息不僅僅能夠向信息使用者反饋企業的經營狀態和財務結果,也能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具體來說,例如,某企業要生產什么產品,如何控制成本和確定銷售價格以及選擇怎樣的市場銷售,都要依賴于會計信息,沒有會計信息提供的資料,決策者無法正確地做出決策,這對企業非常可怕。因此,從企業內部管理來講,及時準確的會計信息能夠改善管理確保企業健康的發展。3.2不利影響。目前,我國會計信息質量的研究表明,會計信息質量最大的問題是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和會計信息不對稱。會計信息質量失真及不對稱對經濟學會產生不利影響,從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分別闡述會計信息質量對經濟學的影響:(1)不利于正確的經濟決策: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包含了人類的選擇活動,從這個角度來講,會計信息對經濟決策的影響以做出決策的信息的錯誤,最后做出不利的決策;(2)不利于經濟制度的健康發展:制度經濟學認為,經濟學是研究國家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也就是說經濟學與國家制度、宗教文化和環境等都要結合,會計信息不對稱或者會計信息失真作為經濟制度的一方面,對經濟學的影響時顯而易見的;(3)不利于宏觀資源率的合理配置:會計信息質量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會影響對宏觀資源配置產生不利影響,信息不對稱和信息失真不利于提高資本市場的有效性,不利于國家進行經濟的宏觀調控;(4)在某些方面助長了歪風的盛行,例如,偷稅、漏稅,壟斷行為等,會影響正常市場經濟秩序,從而組成了國家經濟的發展的不穩定因子。

4會計信息質量對經濟影響原因分析

會計信息對經濟的影響主要的作用機制是:會計準則影響會計計量的結果,會計計量的結果影響企業相關利益方的利益,環環相扣。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實性”是各利益關聯方博弈的結果,因此,會計信息對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會計會計準則政策的選擇上。本文從會計信息的作用機制對影響原因進行分析,主要從信息不對稱、信息失真、對會計信息的依賴四個方面闡述。4.1會計信息不對稱。會計信息的不對稱性主要是針對會計信息的可比性特點來講的,信息不對稱會直接影響經濟的發展。不對稱性主要表現是投資者看到的信息和內部管理者所知道的真實信息完全不一致,目前日漸增多的財務丑聞事件,例如東芝事件、長虹“財務門”事件,都是常見的信息不對稱事件,對經濟的發展有惡劣的影響,因此,嚴格管理企業信息質量有重要的意義。4.2會計信息失真。會計信息失真就無法如實反映企業主體的真實狀況,產生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很多,真多我國的情況進行總結分析,不完善的會計制度是基本原因;經濟學認為,團體中小團體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最終目標,因此,在追求個體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會在一定范圍內對其他群體的利益造成沖擊,會計制度就類似于合同的作用,約束各方的行為結果。理想的會計制度能夠取得多贏的效果,而我國的會計制度,從空間和時間上都需要進一步的發展完善。由于企業產權中各個主體的利益沖突存在不同的驅動,無可避免會存在利益沖突;經濟學假定人是理性的,能夠理性的獲取利益最大化,但是,明顯政府更關系稅收,而企業則要通過各種渠道進行納稅籌劃減輕稅負;投資者關系分紅,債權人關心總債務的回收,不同團體的利益是沖突的。因此,管理者為了自身利益不惜違法,例如四川長虹公司的“財務門”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4.3管理者依賴會計信息。會計信息是企業管理者決策層做出經濟決策的直接依據,信息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了決策的結果,然后對信息的過多依賴,會被不法分子利用,從這個方向做手腳,從而不利于公司的發展。因此,公司決策者在做出經濟決策時要綜合各方面環境,不但要考慮國家的經濟政策、還要考慮市場環境以及未來發展等,而不能只依靠會計信息。4.4忽視會計信息的重要性。雖然會計信息是企業管理層賴以決策的依據,但是有的管理層在做經濟決策時會忽視會計信息,前面提到既不能過度依賴,但是也不能直接忽視,要綜合考慮企業更方便的因素。

5會計信息質量對經濟影響的對策研究

本文通過研究認為,針對目前我國的會計信息質量研究現狀,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要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和會計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因此本文主要針對這兩方面進行分析研究。5.1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避免會計信息失真。(1)加強對企業的日常監督管理,避免一些人為的會計信息失真發生;(2)定期對相關人員的日常學習教育,提升專業人員的業務熟練程度和專業度,從根本上杜絕這種情況發生;(3)宣傳國家法制,提升全員意識和職業素質;(4)針對一些有意違法行為進行嚴懲。5.2加強管理,杜絕會計信息的不對稱性。(1)定期或者不定期,安排人員對企業會計信息進行批量檢查,對發現問題的部分,找出相關責任人,分析原因,如果是認為故意而為,則對責任人予以嚴重懲罰,嚴重者予以開除;如果是由于專業度欠缺而產生的,則需要及時更換崗位,挑選出更適合的人從事該項工作,并對相關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教育,建立學習型企業,整體上提升企業員工的學習力;(2)吸取美國安然公司、中國長虹、日本東芝公司等的教訓,避免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企業應當通過正當合法的方法提高利潤,提升在經濟市場中的競爭力,而不是通過作假造假的方法;(3)結合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相關項目,定期對企業的盈利能力、銷售能力和償債能力進行分析,正確判斷、估計企業的未來發展情況,做出有利于企業壯大的經濟決策。5.3推行檢舉制度。企業內部檢具制度,積極提倡員工參與企業日常管理,一旦發生影響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情況,應當及時舉報。另外,在社會中經濟環境中,各個個不同經營領域的企業也應當相互學習相互監督,綜合發展。5.4建立模范企業帶動行業的發展進步。選擇規范企業作為模范企業代表;國家機關可以從企業中選擇會計信息質量比較規范的企業作為表率,作為其他企業學習的標桿,明星企業的形象往往是其他企業借鑒學習的對象,告誡企業只有通過正規手段才能獲得國家和大眾的認可,進而獲得良好的口碑,良好的口碑更有利于企業光輝形象的樹立,進而促進企業發展。綜上可知,想要從根本上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解決信息失真和不對稱問題,必須要需要解決3方面的問題,首先是法律問題,保證有法可依;其次是解決人的問題,保證人員的專業性和職業道德,最后是從企業內部解決問題,完善企業經濟管理制度。

6結語

綜上研究發現,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對國家和企業百利而無一害,不僅能夠大幅提升企業的經濟利潤,還能增強國家GDP總收入,而且企業在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上的競爭力也會有明顯的提升。未來國家和企業逐漸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相關會計制度和控制制度也將進一步完善,中國會計存在的問題也將會越來越少。

參考文獻

[1]王平心,焦建玲.公司信息透明度內涵剖析[J].河南社會科學,2011(6).

作者:蔣冰丹 單位: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