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現代物流發展論文

時間:2022-08-31 04:40:00

導語:鐵路現代物流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鐵路現代物流發展論文

摘要:本文闡述了鐵路發展現代物流的必要性,以及鐵路由傳統運輸向現代物流轉化的契機。結合鐵路的自身優勢,提出了鐵路物流企業的建設及鐵路建立虛擬物流聯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關鍵詞:現代物流;貨運;鐵路運輸;虛擬企業

1.鐵路發展現代物流的必要性

物流過程是企業產品制造、流通鏈條中的主要組成部分,被公認為是繼制造商和商業利潤之后的“第三利潤源泉”,是降低成本的最后邊界。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物流業的發達程度和水平高低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同時被譽為經濟發展的加速器。[1]

在加入WTO以后,由于物流業的市場準入,中國物流市場的競爭也將更趨激烈。根據我國在WTO協議中的有關承諾,國外運輸可以直接進入我國從事鐵路集裝箱、冷藏、快運、特貨和多式聯運等專業性運輸。中國鐵路只有發展現代物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才能迎接來自國際的外部挑戰。同時國內的民營企業、多元化股權結構的新興物流企業(如廣州的寶供、北京華運通物流公司)發展迅速,這類企業的優勢在于經營觀念、機制、管理方式能夠適應市場快速發展的要求,將成為我國物流產業發展進程中最為活躍的部分。以及部分傳統工業運輸、倉儲、批發企業(如中外運集團),在其原有業務領域的基礎上、通過向物流服務領域延伸,成為物流產業中強有力的競爭者。面對國內物流業的競爭,鐵路也必須加快向現代物流轉換的進程。

2.鐵路發展現代物流的契機

鐵路發展現代物流已勢在必行,我們只有充分認識到我國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轉化的條件和優勢,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搶占物流發展先機,加快鐵路物流的發展。下面對鐵路發展現代物流的幾個契機逐一作出客觀地分析。

2.1壟斷與競爭問題

一方面運輸市場存在著5種運輸方式,且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替代性;另一方面,在鐵路行業內部,鐵路的經營大體僅限于國鐵一家,因此,將鐵路行業定義為:“外部的非壟斷性與內部的壟斷性并存”是比較合適的。[2]

外部的非壟斷性問題。運輸市場的完善意味著各種運輸方式間替代性的增強,這其中包含了其它運輸方式對鐵路運輸方式替代性的增強。如在我國的運輸市場上,公路運輸已延伸至長途;而民航在發揮超長距離運輸優勢的同時,也將自己的服務向中長途、城際間延伸。在各種運輸方式間替代性已經日趨強化的狀況下,鐵路外部的壟斷日益淡化。

其次,鐵路內部的壟斷性問題。迄今,中國鐵路的主要經營者基本國鐵一家,尚未出現第二個主體可以與國鐵進行對等或平行地進行競爭經營。雖然中國鐵路網中已出現了一些合資鐵路和地方鐵路,但這些鐵路大體上分布與鐵路網的末梢或支線,基本與國鐵不構成競爭格局。從這個意義上講,在鐵路行業內部,確實存在著國鐵一家壟斷性經營的問題。

社會運輸形式的多樣化促進了鐵路觀念的改變,只有主動地滿足現代物流的要求,鐵路才能成為現代物流尋求社會運輸力量的首選。為了解決內部的壟斷可以通過組建若干鐵路路網集團公司,增加競爭機制,打破壟斷。因此,觀念轉變是鐵路向現代物流轉化的第一個挑戰,同時第一個契機。

2.2政策與法規

“十五”規劃中,明確了交通運輸的發展方向是貨運物流化。建立綜合的物流體系,為鐵路提供了一個發展機遇,鐵路應抓住這一機遇,實現運輸資源的重新配置。

黨的十六大以后,鐵道部提出了實施鐵路跨越式發展的戰略部署,主輔分離輔業改制作為鐵路跨越式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鐵路分離中最重要的問題是產權制度改革滯后,推進主輔分離和改制,必須解決輔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從建立現代企業產權制度實施突破。政府必然會在鐵路創建現代企業的過程中給予政策上的傾斜,這就為鐵路發展現代物流提供了另一個重要契機。

2.3信息技術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為物流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基本保障。現有的管理信息系統的,以及庫存管理、采購管理、配送中心管理等軟件的開發,同時最優化算法和模擬預測算法的應用等,對各子系統的信息加以綜合利用和處理,優化了決策支持系統,為客戶提供了安全、高速、可靠和低成本的物流服務。

電子商務平臺的應用提高了信息共享程度,構造了資金流、實物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一體化服務體系。電子商務平臺提供了運輸全程的實時監控信息,使物流中心實時的掌握所托運貨物的運行路線、到達時間、裝卸搬運情況已有無貨損貨差等意外情況。

信息技術的應用和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和完善,為鐵路從傳統運輸服務向現代物流服務的轉變提供了第三個契機。

3.鐵路物流企業建設

3.1發揮鐵路自身優勢

一方面,在現代物流運輸中,可分為干線運輸和集散運輸兩類。在國內運輸方式中,鐵路是大宗物資、長距離運輸的主要方式,鐵路運輸在時限、價格、服務的綜合優勢上應比公路、航空運輸更具競爭力。

另一方面,在中國特定國情的背景中,其他的運輸方式在若干方面對鐵路不具有替代彈性,從而決定了鐵路在現代物流發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較之公路,鐵路運輸有更長距離的經濟輻射性。公路運輸的經濟輻射作用一般以短距離最優,在短距離內可以最大限度的覆蓋區域經濟。由于鐵路運輸的連續性、直通性、最優的全天候性、陸路中長距離物流的規模不可替代性,使其較之公路運輸具有更長距離的經濟輻射作用。

較之航空,鐵路運輸有更大空間的經濟輻射性。鐵路運輸在所經過的區域可以集散物流,可以將偏僻區域的物流輸送到鐵路網絡的任何一點。

較之管道,鐵路運輸有更多樣化的經濟輻射性。管道運輸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只能運送油類或經過液化處理的物品。鐵路運輸幾乎可以涵蓋所有的物品。

較之水運,鐵路運輸有更密集的經濟輻射性。水運只能在極少數同行的水系對經濟發生輻射作用。而鐵路將一國所有的區域聯結起來。

3.2建立鐵路物流企業

鐵路物流企業完全獨立于鐵路運輸主業之外,一般采用現代企業制度,實行股東會、董事會、經理層的法人治理機構。鐵路物流企業的建設過程中,應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貨運物流化。所成立的物流企業是在發揮鐵路干線運輸優勢的前提下,將鐵路貨運由傳統的承運、交付組織方式,向儲存保管、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服務的方向轉變;將鐵路貨場傳統的計劃管理、作業方案和設備管理向現代物流的供應鏈管理方向轉變,最終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實現企業良好的經營利潤。

貨運多樣化。改變貨運產品單一的局面

,形成滿足不同客戶運輸需求的系列產品。貨物運輸的營業辦理也向多樣化轉化,整車,零擔和集裝箱已初具規模。

產權明晰化。建立現代化的企業制度,采用現代化企業的經營、管理和法律制度,促進鐵路物流企業經營者職業化,以滿足現代企業運行的要求,規范經營者行為,督促經營者盡心盡責的工作。

服務綜合化。發揮貨運站作為物流結點的功能。改革傳統的貨運站和貨場的管理,將鐵路貨運作業、裝卸、包裝、保管、倉儲、流通加工、配送等業務進行整合,將單一的、各自分散的、斷續的業務整合成全程優化的、各環節之間無縫銜接的完整的供應鏈系統,確定每個貨場、貨運站的物流服務特性。對于中小貨運站可以將物流服務定位于技術層次較低的簡單物流服務;對于大型樞紐貨運站可以將物流服務定位于需用電子化、信息化、機械化裝備的現代物流服務。進一步可與公路運輸貨站、港口碼頭、航空貨站集約成為有綜合職能和高效率的綜合物流中心,并與城市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很好地銜接、溝通、協調,分工協作,以實現更大范圍的物流服務綜合化。[3]

貨代第三方化。目前鐵路多經貨運企業為數不少,經過幾年的發展,鐵路貨代企業已逐步擁有一定的設備和人力,但貨代企業的業務基本停留在鐵路運輸的延伸服務上。因此,將鐵路貨代企業發展成第三方物流企業非常必要。鐵路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把來自各種顧客手中的小批量貨源整合成大批量裝載,利用鐵路進行運輸。其優點是:(1)使鐵路貨運的規模經濟效益提高,小批量貨物可以集中到達發運地,便于整合運輸。(2)節省了托運人的發貨時間,減少了貨物在途停留,提高運輸效率。(3)收集的大量貨物可以集中一次發運到目的地,不用中途倒裝,減少作業量,減少了貨物的破損率。由于以上優勢,可以為主業吸引更多的貨源,同時,第三方物流企業也可從中獲得利潤。

3.3鐵路物流企業的虛擬化

現代物流之所以有別于傳統物流,在于它將從未有過的現代技術、手段和管理方法用于物流管理和運作,最大限度地協調與調動地區或全國的社會物流資源為客戶提供服務,以獲得整體效用的最大化。在IT和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企業不能單獨打拼,而必須在競爭中求協作,在協作中求發展。任何一個企業部同時處在多條供應鏈和超時空的增值網中.為了從中獲取最大的能量,企業必須建立一個立體化、網絡化的虛擬系統,進行信息集成和管理,發揮系統內的自有資源和系統外的社會資源的總體效用,增強競爭力。[4]

(1)虛擬物流企業的建立。現代綜合物流的虛擬化是指物流經營人將他人的資源為己“所有”通過網絡,把他人的資源變為自己物流的一部分,借助他人的力量突破有形界限,延伸、實現自身的各種功能,進而擴展自己的能力,增強自己的實力。所以,物流的虛擬化是以信息技術為連接和協調手段的臨時性、動態聯盟形式的虛擬物流。現代綜合物流的虛擬化,以電子通訊技術為手段,以客戶為中心,以機會為基礎,以參與成員的核心能力為條件,以協議目標和任務為共同追求,把不同地區、國家的現有資源迅速組合成為一種沒有圍墻,超越空間約束,靠電子網絡手段聯系,統一指揮的虛擬經營實體,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質量、低成本的物流服務。

(2)虛擬企業的特征。它具有三個顯著的特征:1.松散性——由獨立企業自愿為某一目標暫時結合在一起,完成某一要求。2.靈活性——隨時根據市場反饋信號調整組織結構,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加盟的人數不限,加盟的方式不限,完成任務便宣告解散,再進入下一個虛擬組合;3競爭力強——可通過分享高技術、分擔成本費用的手段迅速融資和提高綜合技術實力,實現優勢互補,集中競爭優勢,形成規模效益。

(3)鐵路物流企業的主導作用。在現代物流條件下,商品運輸由單一的傳統運輸方式變成多種運輸方式的最佳組合,為此,鐵路必須改變服務理念,仿效其他行業組建虛擬企業的成功案例,與基于其他運輸方式的物流企業建立虛擬物流聯盟,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最終在利益上實現“雙贏”或“多贏”。鐵路作為物流聯盟的主導核心必須建立一個有效的合同體系實現對成員企業的監督以確保聯盟的運行績效。此外還要有激勵機制以鼓勵成員之間的協調和信任行為。

綜上所述,面對國際、國內物流給鐵路運輸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鐵路必須充分認識到發展現代物流契機,建立鐵路現代物流企業,增強鐵路物流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同時,鐵路現代物流企業的建立,也是落實鐵路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實現鐵路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張智文.關于加快我國現代物流科技發展的若干建議[J].鐵道貨運,2004(1):4-7.

[2]恒輿.構建鐵路運輸企業集團的戰略思考[J].綜合運輸,2004(1):45-47.

[3]黃鶴群.鐵路開展物流化服務的思考[J].鐵道貨運,2003(2):1-2.

[4]李宗豪.現代綜合物流及其“虛擬化”發展趨勢[J].中國流通經濟,2001(6):38—40.

Abstract:biningrailway’sownadvantage,thispaperputsforwardtheconstructionofrailwaylogisticsenterpriseandthenecessityandpossibilityofsettingupvirtuallogisticsalliance.

Keywords:modernlogistics;freight;railwaytransportation;virtual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