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際工程融資及問題透析

時間:2022-05-10 04:24:00

導語:當前國際工程融資及問題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國際工程融資及問題透析

摘要:從解放初期配合外交政策中國向廣大第三世界國家提供的各種形式的無償援助開始,中國的施工企業已經開始走出國門,以特殊的方式為受援國建造了一個個具有深遠影響和意義的標志性項目。1979年中國批準第一批四家企業在境外從事國際承包工程,從而帶動了我國國際工程承包事業的蓬勃發展。在三十多年的發展中,我國國際工程承包事業經歷了從小到大從無到有的過程,并且對我國的國際經濟貿易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盡管如此,我國國際工程承包事業目前還面臨著許多問題。本文主要概述了國際工程融資,同時闡述了其存在的相關問題,最后綜合國際金融形勢和中國現有國情論述了其應該采取的相應措施。

關鍵詞:國際工程融資項目

一個工程項目的各個階段的參與者不止一個國家,并且用國際通用的管理模式來管理的工程就是國際工程。國際工程承包是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興起的,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了,是一項國際經濟交易活動。各國的咨詢公司、工程承包公司和投資單位不在本國參與建設和投資的工程的總和,就形成了全部的國際工程。

在項目的實施過程及投標過程中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定義為融資。歷來國際承包商最關切的問題之一就是資金問題。企業確定市場競爭力的關鍵也是企業根據對外投資,生產經營和調整資金結構和對外投資的需要,通過資金市場和籌資渠道來經濟有效的籌措資金的能力,其主要表現在融資能力和經營管理兩個方面。中國企業承包項目的類型有:現匯項目、中國政府支持的雙多邊合作框架下的合作項目、投融資類項目。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中國的政策性銀行或者商業銀行向與中國長期友好的一些國家就具體的合作項目提供了具有優惠性質的貸款和商業貸款,由中國承包企業具體實施,此類項目在中國承包企業的主營業務中也占了相當大的比例。但是與國際知名承包商相比,中國企業通過不同形式的融資獲取項目的能力和數量還相當有限,融資能力對承包競爭力的影響也沒有得到相關的重視。

一、我國國際工程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國際交流能力的增強,我國國際工程企業的融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然而同時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

首先,世界經濟市場大環境的不景氣,以及發展中國家經濟困難,使得國際工程承包商的資金壓力越來越大,對我國承包企業融資產生了不利影響。同時世界債務危機也使得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對貸款和投資更為謹滇,解決其資金的渠道也更加受到阻滯。承包工程公司數量的增加和國際承包市場的建設項目的減少也導致了競爭日益加劇。

其次,除了國際市場環境而導致的融資困難,中國的對外承包公司還有自身的特殊因素。第一,相關政策以及經濟運行機制的影響,我國的一些政策法規都不太完善,同時也卻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協調機構。使得中國承包企業受現有體制限制,對投融資類項目原動力不足。同時中國現有的鼓勵承包企業參與投融資項目的信用保險體系也不夠完善。第二,銀行業對承包企業的影響。在我國,國有銀行正處于發展之中,商業銀行對其提供的政策性支持逐漸消退。在銀行的具體信貸業務中,銀行對國際承包業務支持不足,服務品種也比較少。同時,我過大多數國際承包工程企業多數存在資產質量不高,資本不足和資產負債比率等問題,也使得商業銀行望而卻步。第三,我國國際承包企業自身的局限性。我國大多數的國際工程承包企業大多數屬于國有企業,其傳統的運營機制還都處于改革和運行之中,所以存在很多的問題,比如:經營方式和經營組織落后,歷史包袱較重,資產負債不合理和企業資產結構不合理,具有海外投融資經驗的專業人才不足等。簡而言之,我國承包企業從傳統的現匯項目領域向融資類項目發展需要全方位的提升,尚有很長的路要走。

綜上所述,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該國與世界經濟的互補程度以及該國市場的認同認知程度以及該國市場所具有的優勢劣勢等因素,可以影響其國際承包事業的發展。要使得我國國際承包工程事業獲得發展,必須著力于我國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調整,企業自身競爭力的增強,以及資金等方面的問題。

二、增強我國國際工程企業融資能力的策略

要想增強我國國際工程企業融資能力:

首先,政府應該完善相應的政策法規。統一和完善各個政府部門的政策法規,使得各部門政策一致。此外還要加強國外承包市場協調機構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國外投資政治風險擔保制度。建立專業性的金融機構從而對國外工程承包提供服務,加快國有企業重組,深化企業承包改革,以及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的進程,同時讓財政部門對國際工程承包企業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其次,要加強我國國際工程企業的金融機構支持。積極采用銀企合作的模式開拓此類項目,揚長避短,擴大國際承包工程的商業信貸資源,盡快改善買方信貸政策,盡快制定一套外匯政策,適合工程承包業務的。對國外承包企業提供,增強銀行的功能,建立集中高效的信用體制。建議選擇傳統的有各類可調動資源的國家挖掘有潛力的項目源進行嘗試,采取靈活的模式尋找切實可行的項目資金解決方案。

第三,對我國國際工程企業自身能力的建設也進行加強。對國際工程企業存在的問題加強政策支持力度,同時加強與跨國企業的合作,靈活的利用外資,利用政府出口信貸與對外經援優惠貸款相結合,從而降低國際工程企業的融資成本,擴大國際工程企業進行國際采購的途徑,以企業自己所經營的主業為突破口,向主營業務產業鏈逐步延伸,逐漸積累經驗,拓展更廣泛的業務領域和空間。

總而言之,任何一家成功的國際工程承包公司,之所以能夠成功,不僅僅取決于其管理經驗,技術支持以及它在商務交易中贏得的信譽,還要看它使用資金的能力和籌集資金的本領。國際工程承包工程是具有廣闊發展前景且利國利民的事業,國家也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只要我們客觀的承認自己與國際先進承包商的差距,并采取相關策略付出更多努力,相信我國的國際工程承包業務也必然會邁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R尼爾.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綜述.水利電力出版社,1995.

[2]AD.F普賴斯.國際工程財務.水利電力出版社,1995.

[3]宋均發等.企業融資渠道與與技巧.1994.

[4]湯禮智.國際工程承包實務.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1993.

[5]雷勝強.國際工程承包經營管理策略.煤炭工業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