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技術經濟學課程教學模式分析

時間:2022-05-06 09:07:04

導語:高職技術經濟學課程教學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技術經濟學課程教學模式分析

摘要:高職技術經濟學課程是經濟類、管理類以及工程類等專業(yè)的核心課程,本門課程實踐應用性比較強,為此,本文首先說明了高職技術經濟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其次闡述了高職技術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安排,最后詳細介紹了技術經濟學課程教學模式的設計措施。

關鍵詞:技術經濟學;高職院校;應用性

技術經濟學是高職經濟類、管理類以及工程類等專業(yè)的核心課程。技術經濟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交叉學科,在國內有關怎樣在高職院校開設技術經濟學的研究論文比較少,探討高職院校技術經濟學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技術經濟學課程教學模式為研究對象,優(yōu)化高職院校技術經濟學課程教學模式,以提高經管專業(yè)學生技術經濟實踐應用能力。

一、高職技術經濟學課程教學目標的設定

1.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項目經濟分析評價能力

技術經濟學課程說到底就是通過項目經濟分析,將形成的評估結論為決策提供依據。因此,技術經濟學理論教學不能脫離實際,應該將教學目標關注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項目經濟分析評價能力。

2.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技術經濟學課程應該重視實驗教學,通過上機實驗操作,有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為學生就業(yè)奠定堅實的基礎。技術經濟學是實踐應用性和綜合性非常強的一門課程,涉及管理學、財政學、金融學、經濟學等學科。上機操作實驗是本門課程應用性教學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建議在教學安排過程中,安排兩周左右項目軟件操作實訓,旨在鍛煉學生利用技術手段對項目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的能力,最后還要求學生會撰寫評估報告,完成與實現教學目標。

二、高職技術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設計

在對高職經管專業(yè)開設的技術經濟學教學內容設計前,先要明確教學設計目的。《技術經濟學》課程將項目工程相關知識與我國技術經濟實踐發(fā)展相結合而形成的一門學科,是應用經濟學的分支之一。《技術經濟學》注重實驗,課程中有大量案例,通過實驗與案例分析,有助于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就業(yè)奠定堅實的基礎。高職經管專業(yè)《技術經濟學》教學內容應該突顯應用性,為此,在安排課程教學內容時,可以多安排應用教學課時,建議安排至少40課時,項目安排為:投資估算項目,要求學生掌握編制投資估算表的方法;經濟評價項目,特別要求學生掌握電子表格對指標進行評價;通過財務報表進行財務評價等。

三、高職技術經濟學課程教學模式設計措施

1.整合理論教學以及專題實踐教學

《技術經濟學》課程設計過程中,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很有必要整合理論教學以及專題實踐教學,而且理論教學與專題實踐教學各有側重,最終服務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目標。為此,在技術經濟學課程總體設計過程中,特別是在理論知識內容教學時,可以融入專題案例。例如在講解有關總成本費用計算理論知識時,可以融入專題案例,即要求學生用Excel軟件制作產品成本估算表。

2.采用層次性情景案例教學

層次性情景案例教學指的是案例具有層次性,具體分成大案例和小案例。大案例指的是覆蓋技術經濟學整個教學系統的大型案例,學生通過大案例學習,能夠了解技術經濟學的全貌。小案例由大案例分解出來的小型應用案例,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布置設計大案例,要求學生分組完成,每個小組成員再進行分工,獨立完成小案例,通過每個學生的努力,從而完成一個大案例。采用這種大小案例融合在一起的層次性情景案例教學法,有助于知識結構體系的完善,也有利于鍛煉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上機操作實驗

技術經濟學實驗課建議一學期至少要安排三次,主要實驗內容包括項目經濟指標計算與評估、建設項目投資評估、項目財務狀況評估等。安排項目經濟指標計算與評估的實驗目的是讓學生掌握電子表格進行估算的方法。實驗內容包括分析案例材料,解決實際問題;會應用電子表格計算項目收益率;根據項目壽命期情況制訂投資方案;估算動態(tài)投資回收期等。安排建設項目投資評估實驗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投資估算的一般方法與步驟,根據問題建立項目投資估算表,從而完成建設項目投資估算,為決策提供依據。實驗內容包括利用Excel軟件制作電子表格,根據電子表格估算項目投資總額。安排項目財務狀況評估的實驗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應用電子表格制作現金流量表,并且通過現金流量表估算項目收益率和投資回收期等。實驗內容就是根據案例材料,要求學生編制現金流量表,估算收益率和投資回收期等。

作者:嚴興 單位:江西冶金職業(yè)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劉凌.《技術經濟學》課程中有關案例選擇的思考[J].華章,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