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發展需求下經管類高職教育發展研究

時間:2022-10-19 08:31:57

導語:區域經濟發展需求下經管類高職教育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域經濟發展需求下經管類高職教育發展研究

經管類高職教育應該適應于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在傳播知識、培養技術人才等方面,經管類高職教育應圍繞著區域經濟而展開的,以實現進一步推廣科學技術,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區域經濟與經管類高職教育在社會經濟發展和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推進下關系更加密切,本文對區域經濟發展需求下的經管類高職教育發展戰略進行了簡要的論述。當前,我國一些地方的經管類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對接嚴重不協調,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服務區域經濟意識不強,人才培養質量與區域經濟發展需求脫節,區域產業與經管類高職教育對接的體制機制不健全。為此,高職院校一定要站在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認識到區域經濟發展對于經管類高職教育的影響。因此學校專業的設置,需要立足于區域經濟發展目標,樹立適應于時展的經管類高職教育觀,堅持教育發展區域化、市場化原則,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技術動力。加強專業內涵建設,使專業設置與與區域經濟發展相匹配,創新經管類高職教育模式,建立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培養區域產業實用型人才。

一、經管類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的關系

(一)經管類高職教育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為企業提供更多優秀管理人才

區域經濟發展既需要具有開拓型的、具有一定文化素養的高素質人才,同時,也需要具有較強應用能力的管理人才。因此,經管類高職教育一定要適應區域經濟的發展。根據區域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設置專業,不斷創新教學模式,使得經管類高職教育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與市場對于管理人才的需求相符合。培養高技能的人才,傳播先進管理技術是經管類高職教育的教學目標,經管類高職教育可促進區域管理水平提升,首先,經管類高職教育傳授的技能應該是比較先進的,傳播技術,開發技術,在實習實訓中使用推廣先進技術都有利于區域創新能力的提升。促進先進管理技術在區域生產中使用,對區域管理水平提升做出貢獻。其次,經管類高職教育要為產業升級提供技術支持,提供勞動力支持,提供人力資源保障,在區域產業升級方面發揮促進作用,促進區域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通過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為企業產業升級創造條件。因此,經管類高職教育要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調整專業,這種對市場的靈敏反應,可以為區域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的協調作用,有利于勞動力就業和市場的發展。相對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經管類高職教育和企業的合作更密切,同時,經管類高職教育也和市場的聯系更緊密,這不僅有利于緩解我國的就業壓力,還有利于經管類高職教育就業率的提升。

(二)區域經濟發展速度和規模,也會影響到經管類高職教育的就業率

經管類高職教育的發展,還直接影響著區域投資環境的好壞,對于改善區域投資環境,提升區域競爭力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爭取更多的發展機遇,許多地方都在開展競爭,加強投資環境建設,對投資環境努力進行改善。區域投資環境既包括自然環境,也包括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人文環境。隨著社會的發展,在投資環境評價中,彰顯了區域政治、經濟、文化等人文環境的重要性。在改善教育文化環境方面,經管類高職教育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經管類高職教育不僅可以為企業提供技能型人才,還能夠為企業產品研發提供幫助,幫助企業技術創新,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顯著的階段性特征。在不同的階段,無論是資源配置,還是區域產業結構、工資待遇等都會發生變化。在早期發展階段,技術傳播主要靠師傅帶徒弟個別傳授、技藝傳承,到快速發展時期,隨著專業分工的日益深入,應用型人才需求增加,這就為經管類高職教育發展提供了客觀條件。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以及不斷擴大的經管類高職教育規模,區域企業的數量和發展水平,對區域對高職人才的需求產生了直接的影響。例如,我國的東部沿海地區具有發達的經濟,經管類高職教育發展速度逐年加快,中西部地區相對來說比較落后,經管類高職教育發展速度也不如我國的東部沿海地區。從總體上說,區域經濟發展不僅影響經管類高職教育的辦學質量,同時,也影響到經管類高職教育的就業率。比如區域經濟增長速度以及區域經濟總量規模,直接影響著區域對于社會勞動力吸納能力,進而影響到高職學生的就業。如果區域經濟有迅速的增長,就會讓一些知名企業慕名而來,到該區域入駐。同時也會擴張對企業投資規模,并大大提高對于人才的需求。并由此保障高職就業率,促進經管類高職教育發展。如果區域經濟增長緩慢,就會對區域企業的發展形成阻礙,并對高職的就業率產生嚴重的影響。

二、區域經濟環境下經管類高職教育發展型式的確立

由于區域的范圍有大小之分,既可以指發達地區這樣大的區域,也可以指省、市、縣等中小區域,因此高職教育在區域經濟環境下的發展型式,可供研究的角度很多。除了上面所述的大區域外,還可以研究一省、一市或一縣等中小經濟區域內的職業教育發展型式。由此可見,確立職業教育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辦學型式,主要包括如下內容:第一,職業教育體系。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區域,應考慮建立較為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使其涵蓋初等、中等和高等職教、短期培訓和學歷教育等。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地區,不應追求體系的完善,而應根據地方經濟實力和發展需要,建立相應的職教體系。第二,職業教育層次經濟發達地區,高等職業教育所占比重較大,而經濟欠發達地區,更應重視初等和中等職教的發展。第三,職業教育類別發達地區由于產業結構較為合理,三次產業的結構趨于現代化,第二、三產業所占比重較大,因此職業教育的類別、專業設置上應以第二、三產業為主。而在貧困地區,職業教育應更多地為農業服務,主要面向第一、二次產業培養所需人才。如果類別失衡,勢必造成人才的流失和浪費,對于地方經濟的發展不利。第四,市場化地區職業教育的發展,雖需要借助政府和民間的力量,但最根本的是要引入市場機制,讓職業教育機構主動尋求與社會經濟生活的密切聯系,在市場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只有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職業教育才能真正融入地方經濟的發展,并與之形成良性互動。

三、區域經濟發展需求下經管類高職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經管類高職教育人才培養定位不準,服務區域經濟意識不強

經管類高職教育培養技能型專門人才,歸根到底就是為社會生產服務,為社會提供所需技能型人才。而社會生產所需人力資源多少,與區域經濟發展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區域經濟發展規模和速度,直接影響著經管類高職教育的規模和水平。然而在現階段,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存在著很大的不均衡性,這也直接導致區域經管類高職教育發展不均衡。如果經管類高職教育不注重現實環境,課程設置與區域經濟發展相背離,就會影響到經管類高職教育的發展。還有,經管類高職教育類型特色不鮮明。大多數經管類高職教育主要是以課堂學習為教學形式,許多高職院校對知識傳授非常重視,有著比較顯著的學科知識痕跡,而這些完全不符合經管類高職教育人才“以就業為導向”的培養目標。當前,許多經管類高職教育把學生作為廉價的勞動力,片面強化學生簡單技能訓練,人才培養模式往往變成學生從事簡單技能的頂崗工作。導致學生思維和邏輯訓練嚴重不足,并且知識積累過于單薄。服務區域經濟的意識不強,也是當前許多高職院校存在的問題之一。當前,我國許多高職院校沒有將服務對象設定為區域企事業用人單位,同時,也沒有認識到自身的社會服務作用,沒有認識到區域經濟發展對于自身人才培養、科技開發以及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導致參與區域經濟發展程度不夠,在促進區域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方面都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專業設置與經濟發展需求脫節,與區域產業對接機制不健全

高職院校辦學和專業設置方面,必須要對接區域經濟發展。設置專業一定要考慮到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但是,從目前各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來看,普遍存在不具備較強的針對性,隨意設置專業設置的現象,例如,會計、電子商務等幾個專業是許多地區經管類高職教育專業設置率比較高的專業,由于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發展想脫離,導致這些專業畢業的學生就業率較低,并且存在較大的畢業即失業的問題。另外,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后,一些等新興專業,嚴重匱乏管理技能型人才,所以急需一批專業技能型人才。由于高職院校缺少優勢特色,專業設置跟不上時展步伐,導致經管類高職教育發展不能有效服務于區域經濟,同時,也對經管類高職教育的就業率產生直接的影響。從目前經管類高職教育發展現狀看,經管類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無法對區域經濟發展給予滿足。經管類高職教育畢業生專業技能、人文素質、職業道德等都很難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長此以往,導致高職學生低工資、高跳槽率的問題發生。高職人才培養質量堪憂。經管類高職教育與區域產業對接不深入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一是區域宏觀調控機制不健全。二是辦學活力不足,專業設置適應行業企業需求能力不強,自我調適機制不健全,三是尚未形成校企合作的長效體制,企業參與經管類高職教育積極性不高。企業參與合作開發課程很少,導學生頂崗實習作用很弱,經管類高職教育無法與區域經濟發展達到良好對接。

四、區域經濟發展需求下的經管類高職教育發展戰略

經管類高職教育是一種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的教育形式,所以,高職院校在辦學上,需要將自身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將原有的封閉式模式打破,主動對接區域經濟發展需求,構建良好的生態環境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社會力量參與辦學人才培養之路。首先,經管類高職教育一定要樹立區域經濟相互理念,形成“政校行企”互惠聯動機制,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其次,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建立現代經管類高職教育體系,走開放辦學之路。與區域企業開展多層次合作,積極探索共建之路,按區域產業崗位設置專業,為當地支柱產業培養高技能人才。區域產業崗位是對高職院校專業結構進行優化的依據,隨著近些年區域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和調整,一些新的就業崗位隨之產生,所以,經管類高職教育要明晰人才培養目標,通過調研和預測區域產業崗位工作,優化專業結構,使專業結構同步于區域的經濟結構。同時,經管類高職教育要走內涵發展道路,專業建設堅持“產業一崗位一能力一課程”模式,培養區域產業不可替代人才。產業是高職辦專業的基礎,良好的產業背景直接影響到高職辦學特色。專業設置要與區域產業相對接,根據區域產業崗位的要求建設專業,同時,從自身實際和學生需求出發,拓展課程,設置通識課程、專業核心課程,體現受教育者職業取向的多元化,突出經管類高職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和科學性。

五、結語

經管類高職教育要抓住時機,對自己的戰略定位積極調整,將陳舊觀念摒棄,將自身發展對接區域經濟發展,立足區域經濟,對區域企業的對接進行強化,對區域經濟人才、技術需求積極探索,實現經管類高職教育的區域化,促進經管類高職教育健康發展。

作者:謝朝陽 單位: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