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對比研究

時間:2022-01-12 08:38:21

導語: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對比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對比研究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環境的惡化,經濟發展資源環境的關系倍受重視。本研究從“脫鉤”理念的角度,采用概括與比較分析的手段,對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關系的評價方法進行概括梳理總結,將脫鉤分析方法分為五類和三個維度,對比各評價方法的性能差異,為相關學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資源環境;脫鉤;對比

1引言

近幾年,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并逐步成為世界上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國之一,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資源環境卻被嚴重的惡化,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系成為學者們爭相研究的重要課題。研究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關系的關鍵是解決如何建立兩者之間的聯系,“脫鉤”理念被引入到資源環境領域并很好解決這個問題,成為評價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關系的重要工具。目前研究采用“脫鉤”的理念較多的是對國家層面或省市層面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能源利用[1、2]、碳排放等的理論研究,但是并沒有學者對這些“脫鉤”方法進行總結性的研究,本文將對各脫鉤評價方法進行梳理總結,為相關學者開展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系研究提供支持和參考。

2“脫鉤”評價方法對比研究

由于知識背景等的不同,不同學者對“脫鉤”的理解有所差異,建立的“脫鉤”評價方法也不甚相同,通過對脫鉤評價方法相關成果進行概括、梳理和總結,根據評價模式的不同,將脫鉤分析方法分為五類。

2.1基于倒U型曲線的脫鉤分析方法

該方法最早是由庫茲涅茨在分析人均收入水平與分配公平程度之間關系時提出,是通過建立兩者的曲線,觀察其形狀或走勢,進行分析評價的方法,因為結論為兩者的曲線呈倒U型,所以又稱作“倒U型”曲線方法。這種方法對于評價經濟或人口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具有明顯的優越性,因此在環境保護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故也稱作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法。社會發展初期,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質量惡化,但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人們對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和環境管理環保意識的加強,環境質量隨經濟的發展反而改善,即環境質量與經濟發展呈“倒U型”發展。該方法采用曲線的評價模式,直觀易懂,計算簡便,但是只能由圖形初步觀察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變化關系,要深入了解兩者的關系還需要輔助其他方法。

2.2基于物質消耗強度的脫鉤分析方法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3]和王崇梅[4]分別提出了脫鉤因子分析方法和的脫鉤指數分析方法,由于這兩種分析方法都是以物質消耗強度為評價基準,故為基于物質消耗強度的脫鉤分析方法。(1)OECD脫鉤分析方法。OECD組織[3]在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反應框架(DPSIR)基礎上,提出了評價經濟發展與環境壓力關系的脫鉤指數和脫鉤因子。當脫鉤因子屬于(-∞,0)區間,則處于未脫鉤狀態,當脫鉤因子屬于[0,1]區間,則處于脫鉤狀態。OECD還將脫鉤進一步分為絕對脫鉤和相對脫鉤。若經濟驅動力變量增長率為正,環境壓力變量增長率為負或零則為絕對脫鉤,若經濟驅動力變量增長率和環境壓力變量均為正,但經濟驅動力變量的增長率大于環境壓力變量增長率的增長幅度則為相對脫鉤。(2)脫鉤指數(DI)。脫鉤指數(DI)是指一定時期內某種資源消耗量變化的速度或某種污染物(如SO2)排放量變化的速度與經濟規模變化的速度的比值[4]。DI若在(0,1]區間內,則為脫鉤狀態,若在(1,+∞]區間,則為未脫鉤狀態。(3)OECD脫鉤指數與DI脫鉤指數比較。OECD組織脫鉤因子和DI脫鉤指數的脫鉤狀態圖非常相似,以(0,1)區間為中心相互對稱。兩種方法的不同只是在于OECD用1減去了脫鉤指數,提出了脫鉤因子對脫鉤程度進行評價。這也是為什么兩者的脫鉤狀態圖以(0,1)區間為中心相互對稱。故將兩種脫鉤方法都歸結為基于物質消耗強度的脫鉤分析方法。基于物質消耗強度的脫鉤分析方法計算簡便,容易理解,所需數據量較少,但對脫鉤程度的劃分過于簡單,只分為絕對脫鉤、相對脫鉤和未脫鉤三類。

2.3基于物質消耗總量的脫鉤分析方法

vehmas等[5]根據環境壓力的變化量(ES)、經濟增長的變化量(GDP)和單位經濟GDP環境壓力的變化量((ES/GDP))的符號判定脫鉤類型及脫鉤程度。由于這種方法是基于指標總量的變化量進行評價的,故為基于物質消耗總量的分析方法。Vehmas等對脫鉤程度做了詳細的劃分,對于推進脫鉤理論的發展與應用有重要作用,但作者認為仍存在一些問題,復鉤是相對于脫鉤而言,如果先出現脫鉤狀態,在下一階段出現反彈,則稱復鉤是合理的,但若連續的出現復鉤狀態,沒有反應脫鉤反彈的過程,就不太貼切,作者認為稱為“耦合”更合適。這種方法與GDP增長率和環境負荷的下降率相聯系,可直觀了解經濟與環境負荷的情況。

2.4基于物質消耗彈性的脫鉤評價方法

在Vehmas的基礎上,Tapio[6]提出了利用彈性值來表征脫鉤指數。以0~0.8、0.8~1.2和大于1.2為界限,將脫鉤狀態大致分為三類,即脫鉤、復鉤、耦合,八種情況,即擴張性復鉤、擴張性耦合、弱脫鉤、強脫鉤、衰退性脫鉤、衰退性耦合、弱復鉤、強復鉤。Tapio將脫鉤程度進行了更詳細的劃分,針對這樣精細的劃分,不同學者持有不同態度,有些學者認為這樣可以清楚地將經濟驅動力與環境壓力變的各種組合給予合理的定位,是研究成果的一大特色,但也有學者認為這樣可能容易導致混亂。該方法簡單明了,無需大量數據就可以得出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的關系,而且具有預警作用。應用非常廣泛。

2.5基于物質消耗增長率的脫鉤分析方法

陸鐘武[7]在IPAT模型基礎上,利用GDP年均增長率和單位GDP環境負荷年均下降率。該方法將資源消耗與GDP的脫鉤程度分為3個等級:絕對脫鉤、相對脫鉤和未脫鉤。該評價方法與GDP增長率和環境負荷的下降率相聯系,可直觀了解經濟與環境負荷的情況。但是脫鉤程度的劃分精度低,只能區分為相對脫鉤、絕對脫鉤與未脫鉤。

3脫鉤分析方法的對比總結

根據判斷脫鉤程度因素的個數還可將脫鉤分析方法分為一維、二維和三維。不同脫鉤分析方法的對比結果如表1所示。

4結論

本文根據評價根據評價模式的不同,將脫鉤分析方法分為基于倒U型曲線、物質消耗強度、物質消耗總量、物質消耗彈性、物質消耗增長率五類,并根據判斷脫鉤程度因素的個數將脫鉤分析方法分為一維、二維和三維,通過對比,作者認為各方法各有千秋,而Tapio的基于物質消耗彈性的三維分析方法相對來說更合理。

作者:任靜 李敏 路曉明 單位:鄭州科技學院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任靜,于魯冀.基于灰色關聯度分析的河南省節能減排策略探析[J].四川環境,2014,33(02):103-106.

[2]任靜.碳排放影響因素研究綜述[J].資源與產業,2015,17(01):79-83.

[3]OECD.Indicatorstomeasuredecouplingofenvironmentalpressuresfromeconomicgrowth[R].Paris:OECD,2002.

[4]王崇梅.中國經濟增長與能源消耗脫鉤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20(03):35-37.

[5]VehmasJ,Kaivo-ojaJ,LuukkanenJ.Globaltrendsoflinkingenvironmentalstressandeconomicgrowth[R].Turku:FinlandFuturesResearchCentre,2003:6-9.

[6]TapioP.Towardsatheoryofdecoupling:degreesofdecouplingintheEUandthecaseofroadtraficinFinlandbetween1970and2001[J].TransportPolicy,2005(12):137-151.

[7]陸鐘武等.脫鉤指數:資源消耗、廢物排放與經濟增長的定量表達[J].資源科學,2011,33(01):2-9.